×
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品质课程聚焦丛书

包邮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品质课程聚焦丛书

¥29.6 (5.7折) ?
1星价 ¥29.6
2星价¥29.6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25965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1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76025965 ; 978-7-5760-2596-5

本书特色

作家林清玄说过,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有品质的课程应该有以下共性:一是有理念,理念应是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形成的课程哲学;二是有体系,体系需是严密逻辑优化整合的结构设置;三是有关怀,关怀是对学生成长需求、生活世界的人文关注;四是有深度,深度是学校对课程管理、教师对课程实施、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动探究。如何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学校需在清晰的课程自知、透彻的课程自在下进行全面的课程自审,基于课程自审的结果予以积极的课程自为,还要有适时的课程自励、深刻的课程自省,达到持守的课程自立,*终走向扎实的课程自觉境界。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课程品质”是在一个有限的学校环境下去探求课程实施的优选风格与方式,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课程规划如何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诉求、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在内,则能在清晰学校的内在条件之后找到*适宜课程实施的方案。它是一种因长久培养而形成的求好的精神,这种精神的主体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课程品质是伴随课程改革而来并且体现了课程改革理念的一个概念,多用来表达对课程质量、课程价值意义的评价和追求。本书认为要提升课程品质,学校需在清晰的课程自知、透彻的课程自在下进行全面的课程自审,基于课程自审的结果予以积极的课程自为,还要有适时的课程自励、深刻的课程自省,达到持守的课程自立,*终走向扎实的课程自觉境界。

目录

前言 品质是向好的倾向
**章 清晰的课程自知
**节 进入学校课程情境
第二节 把握学校课程理念
第三节 细化学校课程目标
第四节 建构学校课程框架
第五节 规划学校课程实施
第二章 透彻的课程自在
**节 课程理念蕴于时代背景
第二节 课程目标紧扣教育方针
第三节 课程框架反映育人诉求
第四节 课程实施呈现育人方式
第三章 全面的课程自审
**节 审视学校课程哲学
第二节 回望学校课程目标
第三节 分析学校课程体系
第四节 监测学校课程实施
第四章 积极的课程自为
**节 厚植学校课程理念与文化
第二节 精研学校课程目标任务
第三节 深耕学校课程变革空间
第四节 细察学校课程实施评价
第五章 适时的课程自励
**节 坚定课程发展理念
第二节 探索课程育人目标
第三节 建设课程结构体系
第四节 探究课程实施路径
第六章 深刻的课程自省
**节 评价学校课程理念
第二节 聚焦学校课程目标
第三节 省查学校课程体系
第四节 调控学校课程实施
第七章 持守的课程自立
**节 学礼以立的课程哲学
第二节 自立自强的课程目标
第三节 积极实践的课程体系
第四节 自持自守的课程实施
第八章 扎实的课程自觉
**节 一以贯之的课程理念
第二节 清晰真切的目标意识
第三节 科学高效的路径观念
第四节 履方致远的课程实施
第五节 扎实自觉的课程管理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波,高级教师,合肥市骨干教师,合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合肥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合肥市第九届、十届青联委员兼副秘书长,合肥市第十一届市青联常委;安徽省第十届、十一届青联委员,安徽省普通话测试员;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2006年起先后担任四所学校校长,现任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总校长。2010年底作为安徽省中小学唯一的校长代表,被推荐至国家教育bu挂职,负责国家督导办教育质量督导相关工作。2017年挂职合肥市蜀山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分管基础教育科、教研室、电教馆、办公室等。任校长以来所主持及参与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国家、省、市级课题,均以优秀登记顺利结题。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省市级期刊。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