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精)/赵馥洁文集

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精)/赵馥洁文集

1星价 ¥92.2 (7.2折)
2星价¥92.2 定价¥12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899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2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20389969 ; 978-7-5203-8996-9

内容简介

本书为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赵馥洁先生的文集,赵馥洁先生是我国有名的哲学家,在传统价值哲学方面颇有建树。全书力求按社会变迁-主体变化-观念变更的逻辑路径论述中国历史上的价值观念演变;力求从每一时期纷纭复杂的价值观念中选择出占性的或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观作为这一时期价值观念的标志,并具体分析这种价值观念的丰富内涵;力求分析每一时期价值观念与非价值观之间的分歧、争论和矛盾冲突,以呈现此一时期价值观念的全貌。

目录

导论
(一)价值观念演变的历程
(二)价值观念演变的规律
(三)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演变的特征

一 “敬德”的提出——西周的价值自觉
(一)价值主体的换位
(二)价值规范的设立
(三)价值取向的转变
(四)价值评价的自觉

二 “人道”的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价值冲突
(一)王道衰微、礼崩乐坏的时世
(二)多元价值体系的建构
(三)价值取向的论辩
(四)人道的升值

三 “纲常”的树立——汉代的价值抉择
(一)价值选择的曲折道路
(二)“三纲五常”的价值意蕴
(三)“纲常”价值观的巩固和强化
(四)正统价值观的批判

四 “自然”的崇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价值转向
(一)动乱时世的价值危机
(二)崇尚“自然”的价值内涵
(三)矛盾冲突中的价值观念震荡

五 “万善”的“同归”——隋唐时期的价值综合
(一)统一时代的价值主体
(二)多维的价值取向
(三)开放的价值视野

六 “天理”的营造——宋明时期的价值重建
(一)价值重建的社会土壤
(二)价值重建的历史行程
(三)“存理去欲”的价值意蕴
(四)义利之辨的激化

七 “利欲”的萌动——晚明至清中期的价值反思
(一)“天崩地解”的时代
(二)“利欲”的价值含义
(三)“存理灭欲”价值观的“洄流”
……

八 “人权”的伸张——近代的价值启蒙
九 “个性”的解放——五四运动时期的价值重估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赵馥洁文集 第二卷 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  三是发展社会经济。政治上的高度集中统一,需要有强大的国力为基础。而在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制度下,要保持强大的国力,必须发展小农经济。在南北朝门阀士族的统治下,农民依附于贵族庄园主,缺乏人身自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唐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发展生产、增强国力的需要,实行了均田制、租庸调制和轻徭薄赋、爱惜民力等政策,使广大农民从严重的人身依附下解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从唐太宗到唐玄宗的百余年间,经过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农业出现了繁荣景象,手工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富有的巨商相继出现,富商大贾们奔趋四方,辗转求利,十分活跃。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交通的发达和驿站制度的建立。驿站交通系统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向四面辐射,舟船车马,遍及全国,远达四裔,结成了统一的交通网络。交通发达又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东到日本有陆、海两条通道。由于海上运输,载运量大,又节约运力,唐中期以后,开辟了由长安、洛阳通向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的发展促使了经济的繁荣。杜甫赞唐玄宗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使人口有了急剧的增加。中国历史上,人口**次达到五千万是在东汉,第二次达到五千万则是在唐朝,此后直至清代以前,中国人口没有超过唐朝。在古代,人口是生产力的标志,因而也是财力和国力的标志。  四是繁荣文化事业。统治者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无疑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唐代的统治者也不例外。他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另一方面追求文化精神生活的丰富。为此,他们推行了比较开明、宽容的文化政策,以繁荣文化事业。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魏徵曾平实地分析了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之短长,提出了“各去所短,合其所长”的主张;在教育上,设立各类学校,中央直系的学校总称为“六学”或“六馆”。算学、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的专业教育开始确定,出现了世界教育史上*早的分科学校。并形成了教育、研究、行政三者结合一体的体制。地方设置里学,使教育深入乡间;在史学上,设立史馆,以重臣统领,聚众修史,而且在修史的思想上,立足统一,纵观全局,避免南北的对立,消除了北朝后期尊东伪西的偏见;在文化典籍的整理和编撰上,摆脱狭隘的地域观念,纠正详南略北的偏向,例如唐人道宣撰《续高僧传》,凡南北方高僧,都编入此书,克服了南朝梁释慧皎所撰《高僧传》重南轻北的偏颇。孔颖达撰《五经正义》、颜师古定《五经定本》,“博综古今,义理该洽”,统一了自东汉以来长期存在的学派争论和诸儒异说;在民族文化政策上,体现了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民族平等思想,使汉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都得以发展和繁荣,兼容并包,胡汉交融,呈现了异彩纷呈的面貌;在中外文化交流上,实行了国外汉学家所称赞的“世界大同主义”,开放汲取,外域撷英,使中亚、西亚、南亚等外域的佛学、医学、历法、音乐、舞蹈、体育、宗教、建筑艺术等涌入中华,使唐人的文化生活气象万千。并接收国外的留学生和欢迎国外的文化使者,向外域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  隋、唐王朝的统治者,尤其是唐代统治者的上述种种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反映在价值观念上,就必然是一种多元综合的价值观念体系。凡是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封建国家安定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的各种价值,都是他们所崇尚的对象;凡是反映这些价值的价值观念,都是他们所倡导的思想,这就是唐代儒、释、道三教鼎立、三教融合的重要原因所在。  ……

作者简介

  赵馥洁,1940年生,陕西省富平县人。现任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陕西省哲学学会名誉会长、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学术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学术顾问、国际中国哲学会中国大陆学术顾问等职。长期在高校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价值哲学和中国哲学史专家,主要学术贡献是开拓性地研究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建构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体系,梳理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多项。出版著作多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曾荣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被国家人事部、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称号。2004年9月被授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2010年8月,荣膺“陕西省首届社科名家”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