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7640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4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07764093 ; 978-7-5077-6409-3

内容简介

《心仪》是《心觉》(心觉[M].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19.11.)的姊妹篇。本书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的内在超越性与外在超越性,以及如何融合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自孔子注《六经》传承历史文化,并以“仁”为**概念创建儒家学说,后有孟子一脉,以心为本体,重视内在道德理性建设,强调自我完善与提升;又有荀子一脉,提出以气为本体,强调科学理性及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两大学派相辅相成,相向而行,诸子百家,推波助澜,形成波浪壮阔的中国文化。本书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文化的特征、优势与不足,倡导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提供深厚的人文资源。本书视野广大而精微,对历史人物、事件评说时有凸起之异峰;字里行间大有清除淤泥、浚通河基、续接万千之深意,特别是对于周子千年历史地位的向往;对于儒家学说三个历史高峰的阐述;对于梁漱溟“两个悔悟”的看法;对于贺麟“直觉”及构建“新心学”的解读,对于金岳霖《论道》的两点想法,以及在本体论研究清理与批判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和中国哲学的形而上构建等皆提出独到见解而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目录

**章孔子以仁立儒学

**节“轴心时代”形成的文化及其发展

第二节孔子信人而不信鬼神

第三节孔子以仁(人)立儒学

第四节关于“极高明而道中庸”

第五节孔子是“内圣外王”的典范

第六节颜回是孔子树立的道德形象

第七节儒家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八节缘何说“孔子之后无圣人”

第九节诸子百家与儒家学说的关系

第二章道德理性的发展

**节“理智”与“理性”

第二节道德理性与科学理性

第三节孔子之后儒家文化的发展道路

第四节孟子心性学说的发展

第五节佛家禅宗对儒家心学发展的影响

……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