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2274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0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16227404 ; 978-7-5162-2740-4

内容简介

  《多维视域下的网络社会群体研究》依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1年公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专项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反恐风险预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内容是以文本内容分析、知识图谱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组织行为分析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将网络社会群体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时性网络、互助型组织和偶像型群体,根据国家关于社会组织管理与运行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等,归纳网络社会群体的运行规律,发现网络社会群体的致险因素,提出针对性治理对策和建议。

目录

自序
绪论

**章 社会群体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群体研究的知识谱系
三、社会群体研究的创新视阈
四、小结

第二章 即时性网络:网络社群的社会影响及风险评估
一、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网络社群的组织机制
四、网络社群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五、技术、法规和机制:加强网络社群的导控对策
六、小结

第三章 互助型组织:务工群体服务组织的治理
一、问题与方法
二、农民工社会组织的存在状态
三、农民工社会组织的社会环境分析
四、农民工社会组织管理与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五、小结

第四章 偶像型群体:网络直播失范现象及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二、网络直播失范及其研究方法
三、文献调查:网络直播失范行为的理论探析
四、案例分析:网络直播失范行为的实证研究
五、应对策略:网络直播失范行为的预防预警
六、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社会文化的适应与创新
一、感知认同驱动的群体过程
二、弱关系主导下的群体形态
三、基于符号构建的群际互动与交流
四、高度差异化的群体行为
五、研究展望与构想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磊,男,汉族,河南兰考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群体、文本分析等。朱健序,男,汉族,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网络群体分析、公安情报分析等。李勇男,男,朝鲜族,吉林长春人,工学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究方向为国家安全、情报分析、风险评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