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60965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38页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36096547 ; 978-7-5360-9654-7
本书特色
散文的一个基本特质是真实。从作者的散文,可以看到真实的“我”,其中或是真实的故事经历,或是真实的心绪感受。 《正是看花时节》收录《日从冬至长》《见云淡而知山远》《北师大的市井》《闲来说个辛弃疾》等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随笔精选集, 文章笔触细腻, 感情真挚, 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智慧不断思考和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诠释了一种生活姿态, 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 来自对人生的感悟, 对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目录
枇杷晚翠
琼英三叠
曾见此花开
短墙红杏花
独自芳菲
又见桐花
旧时夏月
相彼鸟矣
寻鹊
秋晨布谷
车前
竹胎盈盘
日从冬至长
四时人心
……
节选
那天早晨,一阵风吹来,海棠花瓣簌簌飘落,打在我身上,又在地上翻起一阵花浪。于是我心里就这么问着。 不是伤感,只是敏感于季节的轮换,亦是珍惜岁月之意。每个季节都有让人期待之处,期待的心思却有所不同。就因为这不同,感慨便油然而生。 海棠之前,杏花、梨花、樱花、玉兰花,再早些的迎春、连翘、山桃花、榆叶梅,那些看得见的、让人春意盎然的花,都已春红谢尽。千姿百态的月季要等到夏初才开始绽放,蔷薇的妩媚则也只是在月季初放的前后之间。因此,海棠花的飘落,可看作是春的一个背影。 其实我是知道的,这个背影不是春天的一个,如果背影有两个、三个的话。而如果只有一个,这背影也一定不是海棠,当是另有其主。 是谁? 荼蘼。 那一年,在繁花将近、绿意渐深的时候,突然发现就在邻家门外,一片星星点点的小白花。走近细看,藤本的枝干,花与叶皆似蔷薇,只是都细小、单薄了些。尤其是那花,单瓣素颜,不似蔷薇那般妩媚娇态。回家查了查资料,方知就是传说中的荼蘼。 为什么是传说?因为只在诗中见过。 比如,有个诗句叫作“开到荼蘼花事了”,意思是,暮春的一点美丽结束于荼.花开之后。许多人都知道它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其实《红楼梦》也是引用了宋人的诗句,它出自南宋末年诗人王淇的《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宋朝是思想与生活皆浪漫的时代,特征之一就是一唱众和,也有跟风从众的时尚。因此,以荼.咏暮春,王淇必定不是**个。在他之前,欧阳修、苏轼这些文化大家,一定会说说荼.的。范成大、杨万里,似乎也难拒风雅。辛弃疾甚至告诫:“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宋朝的浪漫,只是它的文化自信的一个侧面。但是仅这一个侧面,就足以让后人仰望。因此,宋朝之后,元、明、清时代的人们,甚至是与它同时代的辽、金,自然不会游离于历史的时尚之外。在我们看作是古代的那些时代,荼蘼开遍人心的世界。可以想见,海棠飘零的时候,荼蘼繁华正起。
作者简介
鲍坚,福建省永泰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著有长篇小说《清风有骨》(再版名《庙堂之忧》)、《俯仰之间》、散文集《无非世事》。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