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事绵延(社会记忆视角下的中国互联网历史)/新闻传播学问题与方法论丛

包邮网事绵延(社会记忆视角下的中国互联网历史)/新闻传播学问题与方法论丛

¥63.3 (7.1折) ?
1星价 ¥63.3
2星价¥63.3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383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22703831 ; 978-7-5227-0383-1

内容简介

互联网历史是媒介历史与互联网研究的重要命题。书写互联网历史的意义不仅因为互联网历史重要,而且因为互联网是当下媒介、传播、文化以及技术动态变化的“中心”,其历史反映了社会变迁及特定社会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的历史也是个人、社会与时代的历史。在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互联网与之同行20余年,是中国历史—社会转型的重要变量之一,参与并折射着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因此,到了必须研究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时刻。本书聚焦从社会记忆视角“管窥”中国互联网历史,侧重探究中国互联网的社会史,强调从网民使用与记忆的视角、自下而上地书写中国互联网历史。

目录

导论 互联网历史研究的脉络、理路与反思 **章 互联网历史学的兴起、发展动态与研究路径 **节 互联网历史、社会记忆与媒介记忆 一 社会记忆、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 二 媒介记忆与互联网记忆 第二节 媒介历史、互联网历史与社会记忆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本书的研究问题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互联网三十年历史的媒体记忆与多元想象 **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的“开端记忆”及其建构 一 1994年的开端记忆 二1987年的开端记忆 第三节 十年“节点记忆”的主题与多元互联网想象 一 10年记忆的主题及其互联网想象 二20年记忆的主题及其互联网想象 三30年记忆的主题及其互联网想象 第四节 媒介记忆凸显的中国互联网历史线索 一 作为“成就”的互联网发展史及技术进步史 二 作为“英雄”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及其创业史 三 沉浮的互联网商业发展史 四“陈列馆中”被唤醒的互联网使用史 第五节 媒体记忆凸显与遮蔽的互联网历史 第三章中国网民的“群像”及其历史演变 **节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 中国网民与互联网的扩散 一 中国网民研究 二 创新扩散理论与中国互联网扩散研究 三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相关研究 第三节 中国民的“群像”及其变迁 一 网民规模的演变与历史节点 二“80后”“90后”是主要使用人群 三 早期以男性网民为主 四 城乡普及率的结构性差异及其演变 五 互联网向低学历群体扩散的进程 六 网民职业的“变与不变” 七 互联网向低收入人群扩散的过程 第四节 中国网民演变的趋势与互联网的未来 第四章 网民的互联网使用、网络自传与生命故事 **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第二节 生命故事、媒介记忆与网络自传 第三节 网民使用互联网的历史及其生命历程 …… 第五章 BBS记忆:追溯中国BBS的文化与遗产 第六章 消逝的网站及其记忆:媒介传记与网站历史 第七章 QQ记忆中的媒介、情感与社交关系 第八章 中国互联网历史研究及其想象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世文,1982年3月生,湖北十堰人,传播学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学术团队负责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站)博士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在站)博士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传播、传播理论、文化研究。近年来,出版专著《新媒体事件的框架建构与话语分析》等,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1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中英文论文5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