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从地球到月球(精)/凡尔纳科幻经典

从地球到月球(精)/凡尔纳科幻经典

¥19.3 (4.3折) ?
00:00:00
1星价 ¥27.5
2星价¥27.5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5729025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86
  • 出版时间:2012-07-01
  • 条形码:9787505729025 ; 978-7-5057-2902-5

本书特色

1、《从地球到月球》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太空登月体裁的科幻小说。 2、《从地球到月球》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人文等知识,书中所有的数字及描述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和理性知识的结合,为青少年的想象力开辟了一个神奇的境界。 3、凡尔纳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科学奇迹”从零开始成为现实的理想世界,而20世纪,这些科学幻想真的成了现实。 4、《从地球到月球》有许多幻想启发了科技发明的进步,如载人的炮弹使人联想到后来的宇宙飞船,这一点在科幻小说界是独一无二的。 5、鲁迅先生曾亲自翻译了两本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即《从地球到月球》)和《地底旅行》(即《地心游记》)。 6、鲁迅评价凡尔纳是“学术既覃,理想复富”的杰出作家,能“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独抒奇想,托之说部,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离合悲欢,谈故涉险,均综错其中,阃杂讥弹,亦复谭言微中,……比事属词,必洽学理,非徒摭山川动植,侈为诡辩者比”。 7、文字生动有趣,人们评价凡尔纳:“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9、凡尔纳是世界公认的伟人,他为读者塑造了一群科学勇士和先驱者形象,影响了无数人。他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把在地理、地质、航海、生物、气象、物理、化学、考古等方面的知识巧妙地穿插在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刻画中。 10、1927年设立的儒勒·凡尔纳奖,专门奖励优秀的科幻原创作品。 11、法国评选的“历史上伟大的100个国人”中,凡尔纳位列第15名,紧随其后的是拿破仑。 12、 爱因斯坦、星际航行技术的奠基者俄国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苏联太空**人尤里·加加林、V-2火箭和阿波罗4号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发明人沃纳·冯·布劳恩、气球及深海探险家皮卡德、无线电发明者马克尼、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小王子》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电影《异形》《银翼杀手》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为代表的的无数科学家、发明家、科幻小说家和冒险家等宣称深受凡尔纳小说的影响、启迪。 13、潜水艇之父西蒙·莱克在自传开头写到: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14、我,不吝惜把所有美好的想象献给未来! ——儒勒·凡尔纳 15、敢于希望,才能成就伟大。 ——儒勒·凡尔纳 ★超好看 1.硬壳精装,封面全新设计,四色印刷、uv工艺,装帧精美,可平摊阅读,提升阅读体验。 2.排版疏朗,字号大气,内文高克重胶版纸,环保米白色,轻松阅读不伤眼。 3.设计师精选丝带、堵头布,呼应封面色。 ★超好读 ·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版本直译全译无删减,忠于原作,匠心呈现。 ·知名翻译家陈筱卿倾心之作。 ·全本精心注释勘校,无障碍阅读外国名著。

内容简介

《从地球到月球》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大炮俱乐部的主席巴比凯恩提议向月球发射一枚炮弹,以便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尔当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枚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枚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凯恩、米歇尔和尼科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乘着这枚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本书情节惊险,充满超人的想象,书中凡尔纳的科学设想竟与现代宇航员的真实经历相差无几,令人震惊。

目录

目录

导读/1

**章 枪炮俱乐部/1

第二章 巴比凯恩的报告/9

第三章 巴比凯恩报告的影响/17

第四章 剑桥天文台的回复/21

第五章 月球的传说/27

第六章 在美国不能不知道的东西

    和不再允许胡乱相信的东西/34

第七章 炮弹赞歌/39

第八章 大炮的历史/49

第九章 火药问题/56

第十章 两千五百万朋友与一个敌人/63

第十一章 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69

第十二章 世界各地行动起来/76

第十三章 石岗/83

第十四章 十字镐和镘刀/90

第十五章 铸炮欢庆/96

第十六章 哥伦比亚德炮/101

第十七章 一份电报/108

第十八章 亚特兰大号上的乘客/110

第十九章 大会/120

第二十章 攻击与反击/129

第二十一章 一个法国人是如何摆平一件事的/139

第二十二章 美国新公民/148

第二十三章 炮弹车厢/155

第二十四章 落基山上架起的望远镜/162

第二十五章 *后的细节/167

第二十六章 发射/173

第二十七章 云层厚重/179

第二十八章 一颗新星/184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九章 火药问题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便是火药问题。公众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这*后一个问题的解决。炮弹的大小和大炮的长度都已经定下来了,那么制造推动力所必需的火药应该是多少呢?这种已被人类掌控住了的可怕的玩意儿将在大炮的制造过程中扮演非同寻常的角色。 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而且很坚决地一再说,火药是十四世纪时由施瓦兹僧侣发明的,他甚至为这一伟大的发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现在,几乎已经证实,这一说法应该归入中世纪的传说之中了。火药并不是哪一个人发明的,它是直接从希腊火硝衍生而来的,它同希腊火硝一样,都是由硫黄和硝石构成的。只不过,自那一时期起,这些原本只是用来燃烧的混合物,转化成爆炸物了。 然而,虽然博学的科学家深知火药发明者的故事纯属谬误,可是却很少有人了解火药的威力。而必须了解这个才能明白委员会所讨论的这一问题有多么重要。 一升火药重约两磅(约九百克);它燃烧时产生四百升气体,这些气体释放出来,在高达两千四百度的高温的作用下膨胀开来,充盈着四千升的空间。因此,火药的体积与其爆炸时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一比四千。我们由此可以想见,当这些气体被压缩在四千分之一的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的时候,它们产生的推动力该有多么惊人。 第二天,委员会的成员们进行讨论时,他们已经对此有足够的了解。巴比凯恩请埃尔菲斯通少校先发言,因为后者在战争期间曾经担任过火药部主任。 “亲爱的同事们,”这位著名的化学家说道,“我想先举出一些无可辩驳的数字作为我们讨论的基础。前天,尊敬的J.-T.马斯顿用极富诗情画意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的那种八十磅的炮弹,仅仅用十六磅的火药就能被射出炮口。” “您对这个数据有把握吗?”巴比凯恩问道。 “绝对没错,”少校回答道,“阿姆斯特隆炮只用七十五磅的火药便能发射一枚八百磅的炮弹,而哥伦比亚德·罗德曼炮只用一百六十磅的火药就能将半吨重的炮弹射到六英里远的地方。这些都是事实,毋庸置疑,因为这些数据都是我亲自从大炮委员会的会议纪要中摘录的。” “好极了。”将军称赞道。 “那好!”少校接着说道,“从这些数据中要得出的结论就是,火药的用量并不随着炮弹的重量的增加而增加。确实,一枚二十四磅的炮弹需用十六磅的火药,换句话说,对普通大炮而言,火药的用量是炮弹重量的三分之二,但这一比例并不是恒定的。你们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一枚半吨重的炮弹使用的火药并不是三百三十磅,而只是一百六十磅。” “您的意思是……”主席问道。 “亲爱的少校,”J.-T.马斯顿反诘道,“如果您将您的理论推向极端的话,您根本不用火药就能将一枚很重的炮弹发射出去。” “我的朋友马斯顿即使是讨论严肃的问题也这么乱开玩笑,”少校回敬道,“不过,敬请放心,我马上就提出一些有关火药的数据,这将满足他那作为炮手的自尊心。只是我必须强调指出,战争期间,即使是*大的大炮,其火药的用量也被减少了,经过试验,减少到炮弹重量的十分之一。” “非常精确,”摩根将军说,“不过,在决定推力所必需的火药数量之前,我觉得*好是先商量一下火药的种类。” “我们将使用粗粒火药,”少校说道,“它燃烧得比粉状火药要快。” “那是肯定的,”摩根说道,“但是,它爆裂得厉害,会损伤炮膛的。” “是的!不过,对于一门旨在长期使用的大炮来说,这确实是一大缺陷,可是对于我们的哥伦比亚德炮来说,就无伤大雅了。我们不会有任何的爆炸危险,只要大炮瞬间点火,其推动力便能发挥到极致。” “我们可以,”J.-T.马斯顿说,“钻好几个洞,以便同时在不同的点点火。” “当然,”埃尔菲斯通少校回答道,“不过,这样操作起来更加困难。因此,我再回到我说的那种粗粒火药的问题上,它能解决这些难题。” “好呀。”将军说道。 “罗德曼在给他的哥伦比亚德炮填充火药时,”少校继续说道,“使用的是一种如栗子一般的粗粒火药,它是用在铸铁锅炉里简单烤焙的柳木炭制成的。这种火药既坚硬又有光泽,摸了手上也没有印迹,并且饱含氢和氧,一点就着,尽管容易爆裂,却对炮口没有什么损伤。” “很好!我觉得,”J.-T.马斯顿说道,“我们用不着犹豫了,就选它吧。” “除非您喜欢金粉火药。”少校哈哈大笑地说道,但他的话让他那爱发火的朋友用铁钩子做了一个带威胁性的动作。 在这之前,巴比凯恩一直没有参加到讨论中来。他让大家说,自己只是在听。很明显,他已经有了一个主意,但他只是简简单单地说道:“现在,朋友们,你们的意见是用多少火药呀?” 枪炮俱乐部的那三名成员彼此看了一会儿。 “二十万磅。”摩根将军**个开口说道。 “五十万磅。”少校反对道。 “八十万磅!”J.-T.马斯顿大声嚷道。 这一回,埃尔菲斯通少校不敢指责他的这位同事太夸张了。说实在的,这是要将一枚重达二十万磅的炮弹发射到月球上去,而且还得让它的初速度达到每秒一万二千码。这三位同事在提出各自的建议之后,会场上沉默了一会儿。 *后,巴比凯恩主席打破了沉默。 “正直的同事们,”他语气平缓地说道,“我考虑这一问题的原则是,我们在一些既定条件下制造的这门大炮的后坐力奇大无比。因此,我要让尊敬的J.-T.马斯顿惊讶了:我想告诉他说,他的计算太保守了,而我建议把他的八十万磅火药翻一番。” “一百六十万磅?”J.-T.马斯顿闻言,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说道。 “正是。” “可是,那就得使用我那半英里长的大炮了。” “那是显而易见的。”少校说。 “一百六十万磅的火药,”委员会秘书又说道,“将要占据一个将近二万二千立方英尺的空间,可是,您的大炮的容量只有五万四千立方英尺,那一半都给火药填满了,而炮管又不够长,无法让气体膨胀到产生足够的推力去推出炮弹。” 没有人反驳这一说法。J.-T.马斯顿说的是事实。大家都看着巴比凯恩。 “不过,”主席接着说道,“我坚持认为需要这一数量的火药。你们仔细想一想,一百六十万磅的火药将产生六十亿升气体。六十亿升呀!你们想想看呀!” “那怎么做呢?”将军问道。 “这很简单。必须把这么多火药减少,同时还得保证这个推动力。” “对!可是,用什么方法呀?” “我来说给你们听吧。”巴比凯恩简单地回答道。 主席的那三位同事眼睛全都直勾勾地看着他。 “这再容易不过了,”巴比凯恩说道,“其实,就是将这么一大堆的火药的体积缩减到四分之一大。你们都知道构成蔬菜基本纤维的那种人们称之为纤维素的奇妙的物质吧?” “啊!”少校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亲爱的巴比凯恩。” “这种物质,”主席说道,“可以从各种物体,尤其是棉花中获得,而且是*纯净的。其实棉花只是棉桃上的绒毛而已。而棉花浸泡在硝酸中,就会转化成一种极难溶化,而又极易燃烧、极易爆炸的物质。几年前,1832年,一位名叫布拉科诺的法国化学家发现了这种物质,把它称为‘木质炸药’。1838年,另一位法国人佩鲁兹研究了它的各种特性,*后,1846年,巴勒的化学教授松班建议将它用于战争。这种炸药,就是硝棉……” “或者叫木棉素。”埃尔菲斯通少校插嘴说。 “也叫火棉。”摩根将军也凑上来说。 “美国人就没有给它取个名字吗?”J.-T.马斯顿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驱使下大声嚷道。 “很遗憾,没有。”少校回答道。 “不过,为了让马斯顿感到满意,”主席接着说道,“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们的一位同胞可能与纤维素的研究密切相关,因为摄影术中的一种主要物质胶棉就是一种火棉,是溶于兑了酒精的乙醚里的火棉,而它就是当时还是波士顿医学院学生的梅纳德发现的。” “太好了!为梅纳德和火棉欢呼吧!”枪炮俱乐部的大嗓门儿秘书叫喊道。 “我再继续说木棉素,”巴比凯恩接着说道,“你们对它的那些特性都很了解的,而这些特性将让我们把它视若珍宝。这种物质很容易获得:把棉花浸入冒烟的硝酸里十五分钟,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晒干,就行了。” “这的确非常简单。”摩根将军说道。 “再者,木棉素耐潮,我们认为这一特质非常宝贵,因为大炮装填火药得好几天工夫,而且它的燃点不是两百四十度,而是一百七十度,另外,它的燃烧速度极快,可以先点燃普通火药,然后再引燃它。” “好极了。”少校说。 “只是它贵了点儿。” “那有什么关系?”J.-T.马斯顿反驳道。 “*后一点,它可以给炮弹以四倍于普通火药所给予的速度。我还要补充一句,如果在其中掺进它的重量的十分之八的加了硝酸盐的碳酸盐的话,它的爆炸力还会大幅度增大。” “这有必要吗?”少校问道。 “我不认为有必要,”巴比凯恩回答道,“因此,我们用不着一百六十万磅火药,只需四十万磅火棉就行了,而且因为我们可以毫无危险地把五百磅的棉花压缩成二十七立方英尺,所以这种物质在哥伦比亚德炮里只占据着一个三十托瓦兹高的空间。这么一来,炮弹在飞往月球之前,在六十亿升气体的推动下,在炮膛里有七百多英尺的空间可以穿越!” 听到这里,J.-T.马斯顿激动得难以抑制自己了,他像一枚炮弹似的猛扑进他的朋友巴比凯恩的怀里,如果后者不是身板硬朗,抗得住炮弹的冲击的话,可能就会被马斯顿顶穿了。 委员会的这第三次会议在这一小插曲中结束了。巴比凯恩和他的那几位无所畏惧的同事刚刚解决了炮弹、大炮和火药等极其复杂的问题。他们的计划已经拟定,就等着实施了。 “小事一桩,小菜一碟。”J.-T.马斯顿说道。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2.8 — 1905.3.24) 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其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生共计创作了六十多部长篇小说; 法国将2005年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代表作: 《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地心游记》《气球上的五星期》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