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61288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56128860 ; 978-7-5561-2886-0
本书特色
1、从教35年特级语文教师的经验提炼,助你避开套路,少走弯路。 2、8种维度,30节关键课堂,80个智慧精华,全面解读语文教育。 3、丰富案例,实用技能,手把手带你弄懂语文教学。 4、宏观视野+微观指导,优秀语文教师的成长助手。 5、现代简约装帧,版式疏朗,方便阅读。
内容简介
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语文教学到底怎么教?回归本真,语文教学其实没那么难。 特级教师刘祥从自身实战经验出发,针对一线语文教师的种种困惑与需求,分析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提炼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与教育思考,为你带来精彩且实用的八节必修课,回归语文本身,与你一起探索语文教育的诗与远方。
目录
**章 必修课:建构宏观认知
**节 语文教学中的六大顽疾
第二节 追寻适应时代的语文课堂
第三节 “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第四节 课程:走向语文教学理性的必由之桥
第二章 必修课:知晓备课秘密
**节 如何确立教学内容
第二节 如何设计教学流程
第三节 如何建构合理的教学体系
第四节 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
第三章 必修课:学会合理导入
**节 新课导入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必须理顺四种关系
第三节 知识、技能与情感
第四节 亮出你的学习任务
第四章 必修课:开展真正阅读
**节 文本细读与目标落实
第二节 发现文字背后的生命
第三节 引出质疑的观点
第五章 必修课:策划有效活动
**节 不妨让学生去说
第二节 营造语文的独特韵味
第三节 给课堂一些温度
第六章 必修课:培养思维理性
**节 走出教参的思维束缚
第二节 换一个角度学课文
第三节 目中有“人”
第四节 驯养与滋养
第七章 必修课:把握课改动向
**节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课程”迷失
第二节 任务群教学中的关系定位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表达
第四节 问题:将整本书阅读引向思考*深处
第八章 必修课:践行“真我”写作
**节 让写作成为真正的课程
第二节 永不过时的“真情”“真性”
第三节 好作文是鼓励出来的
第四节 下水才知水深浅
后记
节选
不妨让学生去说 阅读、探究与质疑,只有作用于学生身上并转化为语文学习中的一种主动行为后,语文教学才有真正的价值。从本质上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教得好,仅是落实学科教学目标的要素之一;学生学得好,才是语文学科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 学生学得好,当然不能只依赖教师的教,更需要借助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同学间的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是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活动,当然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和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捕捉。 一、学生说什么 常态化的课堂上,无论组织何种形式的阅读、思考或探究,都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开始隐藏自己,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教材,并在反复阅读中不断深化对学习任务的理解,直至较为全面地认知任务内容。让学生主动地表达,是教学取得实效的要点所在。 当然,让学生去说,绝非没有目标地随意说,也非浮光掠影地探知皮毛。说,既是为了表达个性化的见解,也是为了形成观点的碰撞。说,不但需要表达,而且需要倾听。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说些什么呢? 这是一个无法形成固定答案的宽泛问题。因为,从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能适用于所有的课文与课堂。不同的教师、不同文体的课文、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情等因素,都制约着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活动。无论这样的对话,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是生本之间进行。 课堂起始阶段的“说”,通常以交流阅读感悟为主。说的内容,是学生与文本初步对话的成果。 我在2017年课改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任何一篇新课都习惯于让学生先说两方面的内容: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没有理解。*初我是放开让学生自由地说,后来发现这样的“说”缺乏必要的理性支撑,便转而限定“说”的范围,让“说”成为特定任务驱动下的自觉对话。且看下面这个片段: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通过预习,你了解了一些什么样的内容? 生1:伽西莫多被绑在了平台上示众,很多人都嘲笑他,骂他。他很渴,很烦躁,那个吉卜赛姑娘拿了一杯水给他喝。他流下了一滴眼泪。 师:你了解的是故事梗概。 生2:小说写伽西莫多被绑上了平台,接受了笞刑。善良的吉卜赛姑娘给了他一杯水,感动了他。 师:你了解的也是故事梗概。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回答问题。 教师展示**张PPT: 1.通过预习,我读懂了这样一些内容(人物、环境、主题、情感、结构)…… 师:预习一篇课文,不能只停留在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这远远不够。还要知道文章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营造了什么样的结构等。我们常说读懂一篇文章,什么才是懂呢?就是要将这些问题都琢磨到位。只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不是真正的学习。事实上,普天之下的文章,都存在“写了什么”的问题,更存在着“为什么写”“怎么样写”“还可以如何写”以及“这样写好不好”等问题。只有将这样一些问题都带入我们的预习中,我们的学习才有明确的目标。否则,每一节早读课,都只是读一遍课文,了解一下梗概,学习便永远低效。 该片段呈现的并非一次理想的对话活动。影响对话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于学生的“说”缺乏课程意识的支撑。语文活动中的“说”只有围绕特定学习任务而展开,才能真正激活学习思维,引导学习朝向纵深发展。要达成这样的目的,离不开教师的训练。所以,我直接用PPT告诉学生“说”的具体要求。这样的告知,*初带有强制灌输的成分,但几节课下来便能够形成习惯,便可以保证此后的学习能够在相对理性的对话活动中有序展开。 文本细读之后的“说”,则应指向思维的深度开启。该环节研究离不开特定学习任务的有效驱动。教师只有在看似“无疑”处陡生波澜,才能将学生带入陌生化的学习情境之中,促使其开动脑筋探究新的学习内容。 且看下面这个片段: 师:这段文字中,有人“恨他奸诈”,有人“恨他丑陋”。其中,伽西莫多的“奸诈”,在课文中没有任何证据材料,人们为什么还要这样恨他?*后这句话,又该如何理解? 生:这段文字中,所有的恨,都没有因果关系。也正因为没有因果关系,才更能反映出围观群众的愚昧。*后这句话,与伽西莫多全无丁点关系,完全是一种情绪的随意发泄。 师:是啊,骂人者看似个个皆有理由,却又个个全无理由。对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肆意地宣泄自身的负面情绪,这绝非文明社会应有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病态人格,只能形成于病态的社会中。作者塑造这样的一个群像,真正的目的,不在于写人,而在于批判社会。 师:但是,矛盾来了。这样一群愚不可及的人,竟然在结尾处发出如此的欢呼,这结局合理吗?人们真的如此容易感动吗? 教师展示第八张PPT: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生:这个结局如果放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不会发生。作者这样安排,我觉得,是为了作品主题表达的需要。他要表现爱斯梅拉达的爱的力量,就不但要让这爱心感动伽西莫多,还要感动愚昧的看客。如果看客们还是像原来一样无动于衷,或者仍然咒骂伽西莫多,那么,这个作品也就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了。 师:你能将情节和主题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这是良好的思维品质,很好,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下面,你再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鲁迅先生写这个故事,会安排这样的一个结局吗?为什么雨果会这样安排?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 这个片段发生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的后半部分,其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打通前后情节的关系,立体化感知作品中的人情、人性。而将鲁迅引入课堂,则可以借已知而探究未知,同时将来自具体故事的情节设计和两种不同创作风格建立关联。有了这样的课堂对话活动,课堂便有了思维的深度。
作者简介
刘祥,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学名师,“长三角”教育科研优秀个人,“三度语文”首倡者和践行者。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汉字王国
¥13.8¥4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