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205468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47页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312054686 ; 978-7-312-05468-6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挑选了来自全国各地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领域内专家、学者的高质量学术论文10,内容从近10国内外科学传播发展概况的梳理到媒体融合时代科学传播的困境及生物多样性科学传播策略、在到科学精神的理解;从科学教育视角下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到学前STEM教育的开展方式及策略;从科幻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到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对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进行阐述,旨在推进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在科学前沿领域内研究与发现,促进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科学教育体系推广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目录
序言
科学传播十载,研究成果几何:文献计量学视角的动态解析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教育视角下的审视
学前STEM教育的另类打开:C4L模式及其开展策略
试论科幻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
自媒体环境下生物多样性科学传播策略分析:以“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为例
“科学”伪装的利用:对美国“科学神创”运动的反思
中学科学教师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及其机制: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的科学教师为例
媒体融合时代科学传播的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
在传统科学课堂中嵌入可视化的教学方法与案例研究
议程注意周期视角下中日主流媒体对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报道框架研究:以《人民日报》与《朝日新闻》的转基因报道为例
科学传播十载,研究成果几何:文献计量学视角的动态解析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学教育视角下的审视
学前STEM教育的另类打开:C4L模式及其开展策略
试论科幻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
自媒体环境下生物多样性科学传播策略分析:以“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为例
“科学”伪装的利用:对美国“科学神创”运动的反思
中学科学教师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及其机制: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的科学教师为例
媒体融合时代科学传播的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
在传统科学课堂中嵌入可视化的教学方法与案例研究
议程注意周期视角下中日主流媒体对争议性科技议题的报道框架研究:以《人民日报》与《朝日新闻》的转基因报道为例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