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人物传记
么书仪老师的求学、就业、为人妻、为人母的经历,是离我们比较远的40后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心灵史。可以了解上上一代人的经历,值得一读。
- ISBN:978752280328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22803289 ; 978-7-5228-0328-9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份私人的、个体的记录,但它也是若干百姓家的缩影,是大时代里小人物共同的生活史和心灵史。 老师自己求学、就业、为人妻、为人母的经历,是具体而微的40后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心灵史。 本书提供了理解中国二十世纪社会历史的一个角度。
内容简介
《寻常百姓家》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么书仪对父母及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全书分为上下两编,时间跨度为1919年~2000年,上编写父母从河北丰润县农村移居到唐山、天津、北京,由农入商,再由商务工,克勤克俭、养家糊口、抚养子女的经历,展现了普通百姓在1949年前后几十年间的人生历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面貌;下编写自己求学、就业、为人妻、为人母的经历,是具体而微的40后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心灵史。本书是一份私人的、个体的记录,但它也是若干百姓家的缩影,是大时代里小人物共同的生活史和心灵史。
目录
序一/1
序二/5
一 父亲叙述的家族和历史/1
二 母亲叙述的家族和婚姻/33
三 小茶叶胡同14号/49
四 兵马司胡同52号的前六年/69
五 兵马司胡同52号的后十一年/121
六 父母的北流村十年/165
七 回城之后/193
八 母亲是树/209
九 父亲的哭泣/223
十 别离母亲和父亲/237
后序/258
作者简介
么书仪,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1978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专业修习戏剧,毕业后任职于社科院文学所。2006年退休。著有《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元代文人心态》《晚清戏曲的变革》等。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