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回望赭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九七八级回忆录

回望赭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九七八级回忆录

1星价 ¥80.6 (6.3折)
2星价¥80.6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76563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91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67656383 ; 978-7-5676-5638-3

本书特色

该书以“高考之路”“同窗之情”“教泽长昭”“校园时光”“多彩人生”五辑,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的选择与之后带来的命运巨大变化等。该书由安师大历史系七八级毕业生、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莫欣领衔主编,六十多人撰文,是安师大历史系七八级的回忆,抒发了手足同学情谊,并回溯当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同时也再现了教师们的崇高形象。该书文章感情充沛,所述读书经历、学习方法、工作经验,既可让同时代的人们梦回青春过往,也能对如今的在校大学生、青年工作者有所启发。同时,书中还有多张照片和说明,与文字内容形成整体,是珍贵的图像资料。

内容简介

赭山几度春,岁月留心痕。万象更新的1978年过去四十余年了,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亲历者和见证者的一九七八级大学生,对于那个时代的高考记忆难以忘怀,校园情感挥之不去,抒怀笔墨从没停滞,于是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九七八级“回忆录同学群”里那些畅忆高考路、赭山梦、师生情、同学谊文字的基础上,汇集成这本“当事人写当时事”的《回望赭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九七八级回忆录》。既是这一代人各具特色的人生境遇和心路历程,也再现了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和校园的历史场景和精神风貌。愿这片“历史的天空”是留给流年岁月和献给母校好看的回忆!

目录

**编 高考之路
四年时光足以照亮你的人生——大学毕业四十年记
我的高考记忆
我上大学
断断续续的求学之路
我的高考岁月
挑灯夜战迎高考
那年那月那谷场
平淡苦涩的高考记忆
我的二次半高考
扼住命运的咽喉
小学毕业考上安师大
登上开往春天的列车
求学读书——我的上大学之路
逆境成就大学梦
我的大学之梦
我的高考那些事
神飞赭麓忆华年
迟来的高考,难忘的1978年
我的高考之路
高考忆碎
四十年前的回忆
差点丢失的梦想
梦想成真
圆梦赭山
第二鳊 同窗之情
潜水皖山同学情
情结与情怀
“七仙女”的神仙往事——大学毕业四十年记
“七仙女客栈”
怀念吴广安
师大缘同窗谊
老吴凡与《老烟儿》
怀念我的挚友——阳光帅哥杨志明
那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回忆我的同学
一封沉甸甸的信
忆忠超
我有同学叫圣宝
忆我的老大哥老大姐
缅怀志明
象牙塔小照
沧桑酿真情——记安师大历史系一九七八级毕业十周年师生聚会
惊叹:珍重之印
零号楼213寝室素描——安师大历史系一九七八级琐忆
岁月沉香
一束阳光的照耀——我与王旭东同学的点滴
我的零号寝室——1978年
忆三位早逝的兄弟
我的室友
一张旧报纸
赭麓往事
大学室友剪影
四年同窗 毕生友谊——读吴雷回忆文
第三鳊 教泽长昭
教材·笔记·老师
恩重如山 情深似海——回忆夏子贤老师
星辰大海总在我身旁——忆大学时期的老师们
旧典校注忆师情
那些远去的肩膀——大学老师留下的剪影
那一张张难忘的脸庞——回忆我的老师
回忆万绳楠老师
春风教泽愧师承
老烟儿
岁在甲申之学案
我记忆中的几位历史系领导
第四编 校园时光
师大情愫
大学“心”路
青春岁月 悠悠往事
老相册里的故事
青春聚会的记忆
魂牵赭山 梦绕镜湖
当年明月在 弦歌忆旧游
快乐的师大时光
大学四年我的学习
流淌的歌
赭山岁月
人生,也就是一片云
往事可以回味——大学毕业四十年回忆录
师大记忆
校园之夜
难忘的四年
赭山青青镜水平——毕业四十周年追忆
第五编 多彩人生
甘蔗
虎跳峡散记
历史系(外一首)
宝岛,并不遥远——台湾散记
我的教坛生涯
我人生的三次大考——为大学毕业四十周年而作
记我教学中的一次“得意之笔”
菘园杂咏两组
宿州赋
苦去甜来这些年
接力
狂歌铜陵游
忆旧安师大
感恩
艰苦玉成
曾经的校园中那片植物园
张跃进歌词选
附录: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一九七八级部分同学简介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四年时光足以照亮你的人生——大学毕业四十年记 曹钟芦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回望来路,1978年至1982年就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四年时光,无疑是自己人生心灵旅途中*为重要的一程。这期间的经历与收获、蜕变与成长,成为我后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石。四年时光虽短,但它足以照亮我的人生。 2018年夏天,我与几位同学相约,重回母校旧地,共忆往昔峥嵘岁月,我戏称此次活动为:纪念我们入读安徽师范大学与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民间纪念活动。探寻自己听过课的教室,重走荷花池旁的石板小路,魂萦旧梦,让人不禁感慨,时光荏苒,物是人非。 一、开往春天的列车 1978,如果在编年史上只写下两个字,那就是“转折”。那是一个从万木萧疏的凛冬到万物复苏的春天的转折。时代的诡谲风云,掀翻了无数人命运的浪花。 1960年7月,我出生在皖北小城灵璧的一个普通人家。我的家乡常常以灵璧石和霸王别姬的故事而为人知。我的中小学时期与那十年动荡基本重叠,我常自嘲,我生于忧患,长于动乱。1976年10月,我刚跨人高二的时候,中共中央粉碎了“四人帮”。1977年,就在我准备步我哥哥姐姐的后尘,再走上山下乡必由之路的时候,高考制度恢复了,我的人生命运也由此而变。 高考突如其来,在我家里,父亲母亲并没有当作多大的事。考试的那几天,我的父亲依然还在外地工作着,我的母亲依然按时上下班,给我的待遇就是多吃了几个鸡蛋。可以说我是在一个轻轻松松而又糊里糊涂的状态下完成了一生中*为重要的考试。“放榜”的时间到了,我考了全县文科第三名的成绩,我所在的班级只考上了我一个人。我的班主任胡老师(《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的母亲)顶着炎炎烈日找到我家,在我家门口等了很长时间,就是为了把分数条亲自递到我的手上,就是为了分享那一份难得的喜悦。多少年来,每当我想到这个情景,想到胡老师的爱,心中都倍觉温暖。 至于我为什么填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一是因为那个时候可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实在是少之又少,二是因为我的历史和地理都考到了92分的高分,历史老师对我的影响又*大。那时的我当然不知道司马迁说过:历史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不知道马克思说过:“我们只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历史学。”假如时光可以重来,我可能依然会选择学习历史,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历史可以比其他任何学科更能开阔人们的胸襟和视野,可以说是历史学习成就了今日之我。 1978年10月,江淮大地秋色正浓,一辆绿皮火车将一个青涩懵懂的少年拉向了未知的世界。一片片村庄一闪而过,一座座城市迎面而来。火车过蚌埠不久在明光站短暂停车,我正好尿急,不知是我当时不知道火车上有厕所,还是“尿令智昏”,我冲到了正对车门的土砖厕所去解决问题。去也匆匆,回也匆匆,当我的一只脚刚踏上车厢的刹那间,火车启动了,我庆幸自己没有被列车落下。其实从更大的角度看,我更应该庆幸自己赶上了开往春天的时代列车。 时至今日,我们在回望评价改革开放的时候都应该扪心自问:假如没有改革开放,我们的命运又会怎样?其实也用不着去想象,除了上山下乡的必由之路之外,能够给我的路一定会很少、很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后来的我会是煤矿井下、建筑工地的一名工人?抑或是吆喝着“酒干倘卖无”的一名商贩?能赶上一个好时代,能在当年只有不到7%的高考录取率(这是就全国而言,就安徽来说,录取率还要更低一些)中脱颖而出,是多么幸运的事情。而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又正值中国当代史上的黄金十年(1978—1988),夫复何求! 二、人生因蜕变而壮丽 安徽师范大学所在的江城芜湖,历史上以全国四大米市之一而闻名,当代史上喧嚣一时的“傻子瓜子”风波则是我大学毕业后的事了。母校依赭山,傍镜湖。湖光山色、江帆塔影的江城与我家乡淮北平原的辽阔粗犷有着不一样的秀丽雅致,动静相宜的校园,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都给了我十足的新鲜感。 荒芜土地上开出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空前的奇葩,就是新三届学生间年龄差距过大。以我所在的历史系一九七八级为例,全年级90人平均年龄接近25岁,年龄*大与*小的相差有十多岁。90人中,包括我在内的十个应届生,自然成了其中的少年派,十个“小矮人”。低龄化意味着幼稚化、边缘化,这自然对我们的自信心多少有些影响,去年我到南京与当年同样是应届生的方亚光同学的交流中,他对此也是感受颇深。 当然,事物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我们这些老大哥老大姐同学,在上大学以前实际上已经上过了一所高尔基式的社会大学。我们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特别是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底层,了解了更多的人间疾苦和世间真相,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早已渗透到他们的骨髓之中,而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刚出中学校门的新生代所不具备的,事实上也

作者简介

莫欣,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起,在安徽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担任教研员,不久后调到安徽省委宣传部,任干部处处长,后来又调任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任副局长,直到退休。曾主持编纂《安徽出版志》《安徽报刊志》,兼任安徽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