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16.5 (3.9折) ?
1星价 ¥23.5
2星价¥23.5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938402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1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13938402 ; 978-7-5139-3840-2

本书特色

秒懂财报从这本书开始,看到经营中的问题、识别投资中的关键,找到财务分析的痛点。 接地气、易上手、实用的财报分析技巧,一眼看懂企业财务状况、经营风险和现金流量。 轻松读懂财务报表背后的秘密 读懂资产负债表看清企业真实家底 读懂利润表企业盈亏一目了然 读懂现金流量表预测企业未来增长点 读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看出企业潜在的分红预期

内容简介

秒懂财报从这本书开始,看到经营中的问题、识别投资中的关键,找到财务分析的痛点。接地气、易上手、实用的财报分析技巧,一眼看懂企业财务状况、经营风险和现金流量。

目录

第1章量体裁衣——你所关注的财报

1.1物尽其用——投资者的不同身份决定了关注点不同002

1.1.1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002

1.1.2债权人003

1.1.3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员工004

1.1.4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客户004

1.1.5政府部门005

1.2追本溯源——了解财报基础知识006

1.2.1财报编制基础006

1.2.2财报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011

1.3各取所需——教你关注财报不同层面的信息018

1.3.1技巧——捕捉关键财务信息018

1.3.2分析——评价财务能力与财务质量019

1.3.3慧眼——把握企业经营策略022

1.3.4思考——提升决策水平024


第2章健康状况——揭示企业家底的资产负债表

2.1常见的资产负债表格式026

2.2财大气粗——资产029

2.2.1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货币资金029

2.2.2出钱又出力——应收款项031

2.2.3难得糊涂——存货035

2.2.4变幻莫测——对外投资040

2.2.5战略储备——非流动/流动资产046

2.2.6深不可测——无形资产与商誉052

2.3双刃剑——负债055

2.3.1救命稻草——流动负债056

2.3.2与世无争——非流动负债059

2.4压舱石——所有者权益062

2.4.1生来富二代——投入资本063

2.4.2艰难创业者——留存收益064


第3章健康之路——通过利润表看企业是否赚钱

3.1纸上富贵——利润的构成068

3.1.1从“含金量”看利润的构成068

3.1.2利润表的构成072

3.2开源节流——收入、成本与费用078

3.2.1收入078

3.2.2成本与费用080

3.3无外财不富——其他营业活动收益082

3.3.1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82

3.3.2资产处置收益和其他收益083

3.3.3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084

3.4神秘来客——利得与损失085

3.4.1营业外收支086

3.4.2其他综合收益086

3.5不打诳语——所得税费用088

3.5.1应纳税所得额与利润总额088

3.5.2当期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089

3.6股东*爱——每股收益091


第4章健康之源——维持企业生命线的现金流量表

4.1常见的现金流量表格式094

4.2立身之本——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097

4.2.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构成097

4.2.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100

4.3何去何从——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104

4.3.1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构成104

4.3.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补偿分析105

4.4未来可期——筹资活动现金流量107


第5章健康之本——企业家底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基本结构110

5.2主动/被动——会计政策变更与前期差错更正116

5.2.1会计政策变更116

5.2.2前期差错更正117

5.3放眼未来——投入资本和减少资本118

5.3.1投入资本118

5.3.2减少资本119

5.4量力而行——利润分配120

5.5深思熟虑——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122


第6章举足轻重——不得不说的财务报表附注

6.1企业的态度——财务报表附注声明124

6.2企业的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125

6.3企业的操作——重要项目的说明和其他重要事项127

6.3.1重要项目的说明127

6.3.2其他重要事项133


第7章刨根问底——财报综合阅读与分析

7.1企业的那些事——业务循环与财报136

7.1.1采购循环136

7.1.2生产循环138

7.1.3销售循环139

7.1.4费用循环140

7.1.5投融资循环141

7.2万变不离其宗——能力分析145

7.2.1偿债能力145

7.2.2营运能力148

7.2.3获利能力151

7.2.4发展能力153

7.3九九归一——综合分析155

7.3.1杜邦分析法155

7.3.2沃尔比重评分法157


第8章见微知著——甄别财报信息

8.1先天不足——财报的局限162

8.1.1确认与计量的局限性162

8.1.2方法的局限性164

8.1.3财报列示的局限性165

8.2瞒天过海——财报的那些粉饰方式167

8.2.1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167

8.2.2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法170

8.3火眼金睛——识别财报中的假象与陷阱176

8.3.1财报粉饰的特点176

8.3.2财报粉饰的预警信号178

8.3.3财务报表粉饰的识别方法180


展开全部

节选

  量体裁衣——你所关注的财报 财报是企业的体检表,综合反映了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通过阅读财报,相关人员可以判断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生存能力,并评估企业的价值。 财报是企业将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会计规则加工和转换形成的,目的是让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而制定有效的经济决策。 为满足财报使用者的需求,总的来说,财报需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能够预测未来,方便使用者看后做出正确决策;二是具备专业性和层次性,能够让不同使用者做到各取所需,达到不同的目的。 1.1物尽其用——投资者的不同身份决定了关注点不同 1.1.1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 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是企业当前的所有者与未来的所有者,其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只有企业赚钱,才能保证投资者投入的钱有保本、增值的机会,并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转变为投资者。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动机不同,对于企业是否赚钱的判别标准也不同。有的投资者准备短期持有,有的投资者准备长期持有,因此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目前的盈利水平,更需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持续性。 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一般在初期关注企业的当期盈利水平,之后会考虑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此时投资者的关注点由盈利逐渐转移到盈利的来源与形成过程,即企业都有哪些资源,其周转与获利的能力如何,有哪些不确定性,企业的盈利有多少用来还债,如何激励管理者,利润分配的政策,等等。当然,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与其他竞争者相比,企业所处的行业与地位。通过关注企业的财报,投资者能及时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在综合考虑、权衡收益和风险的基础上,做出投资、追加投资或尽快抛售等决策。 有经验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分析财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评价企业内部管理者的管理效能。 1.1.2债权人 企业仅依靠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往往不能满足经营的需要,还可能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对外发行债券以及在业务往来时形成暂欠款,这些就形成了企业的负债。作为企业负债的持有者——债权人关注的重点是借款本息能否及时、足额偿还。 因此,债权人需要着重观察企业的“三品”:人品,企业领导人的人品;产品,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抵押品,企业对借款的保障措施。 债权人需考查企业为什么借钱,企业未来还本付息所需资金的来源是什么,企业以前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是否已按期偿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如何,等等。债权人通过阅读财报,分析相关信息,综合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才能决定是否可以借钱给该企业,借多少以及利率水平如何确定,或者是否继续贷款给企业等。此外,债权人还需判断负债企业经营状况不乐观时,债权人能否收回之前的借款。因为每个债权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和承受能力不同,所以需要在获利能力与风险程度之间进行权衡。 1.1.3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员工 企业内部管理者关注财报,更多的是通过财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在制定投资、筹资、经营决策以及进行财务预测时,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另外,内部管理者涉及业绩考核,他们关注盈利时,更注重盈利的形成原因与过程,因此需要对企业的方方面面予以关注,例如企业的资产结构、营运状况与效率、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支付与偿债能力等。 从获得劳动报酬的角度,内部管理者与员工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并且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这样能够获得较高的薪酬和福利,也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1.1.4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客户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企业的供应商、竞争对手和客户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者。这些企业或单位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非常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 企业常常采用赊购的方式采购各项材料物资,由此与供应商之间形成暂时的债权债务关系。供应商主要关注企业的信用情况,包括商业信用与财务信用。他们一方面关注企业能否按时、按质完成各种交易行为,另一方面还关注企业能否及时清算各类款项。供应商可以通过财报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的流动性,即企业有多少资产可以用于偿债,特别是有多少易于变现的资产用于支付欠款,以此来评判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坏账风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同行业中各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而激烈竞争。企业除关注企业内部、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外,还要始终瞄准竞争对手,关注其一举一动,其中重要的是时刻关注其财报,分析其规模与发展速度、生产能力与市场份额、价格与成本水平等,以此来挖掘自身的盈利潜力,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客户作为企业产品的购买方和使用者,要求企业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后续服务,因此更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通过阅读财报,评价企业的资产价值和利润水平,客户能够从销售额和应收账款的变化中考查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情况。 1.1.5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包括但不限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审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等,担负着整个社会宏观经济的调控职能以及对企业的征税和监管职能。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需要通过查阅企业会计报告,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国有资源配置情况,监督检查各项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同时,通过保证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性,为制定宏观决策和政策提供可靠信息,以便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1.2追本溯源——了解财报基础知识 1.2.1财报编制基础 1.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进行业务处理的前提条件,界定了会计核算及财报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从事特定经济活动的经济实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甚至个人均可以成为会计主体。财报应只反映某一会计主体的全部经济业务,而不包括其他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例如,一家上市公司是母公司,其投资控制了多个子公司,则母公司、各子公司作为独立的单一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会计主体,分别编制各自的会计报告。除此之外,上市公司需要提供母、子公司组成的集团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此时该集团公司就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即解决了企业哪些业务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哪些会计信息应该进入企业财报的问题。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破产清算,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假设解决了会计处理的稳定性问题。例如,企业于五年前购置了一处价值100万元的房产,截至目前,该房产已升值到200万元。此时在财报中是否需要将该房产的成本调整至200万元呢?在持续经营条件下,企业用该房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未用于出售,因此该房产价值并不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企业仍应按其购置价格(历史成本)100万元计量,并在预计使用年限内进行价值分摊。若企业经营出现难以维持的情况,那么该房产需要调整为清算价格(现行市场价格)200万元,不需且无法在未来进行价值分摊。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一般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等。会计分期假设主要解决企业如何及时向财报使用者提供信息的问题。财报使用者定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提高决策的效率。但如果会计分期过短,就会加重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 正是由于会计分期的存在,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会计期间的差别,进而出现了两种针对不同会计期间费用确认与核算的方式——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按权责发生制的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与权责发生制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收与付来界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按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应计费用处理,即只有付出现金时才能确认费用;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即只有收到现金时才能确认收入;凡本期还没有以现金收到的收入和没有以现金支付的费用,即使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例如,企业于2020年7月出租一台设备,租期半年,到2021年1月收到租金。按权责发生制,这笔租金应记入2020年12月这一期间。而按收付实现制,这笔租金收入应记入2021年1月这一期间,而不管赚取收入的活动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相应地,对租入设备的那一方来说,即使其是在2020年7月至12月使用了租入的设备,但支付租金的行为发生在2021年1月,因此这笔租金只能记作2021年1月的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按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而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基本计量单位,同时辅以其他计量单位(如存货的数量记录)来记录和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便于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之间进行价值比较。但采用货币计量,存在币值是否稳定的问题。一是单一货币在不同时期其购买力会发生变化,例如20年前的1000元可以购买10克黄金,但现在同样的钱只能买到2克多黄金了。二是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动,例如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随时都在变动。为了保证会计记录的效率和稳定性,在以货币计量时,一般假设币值稳定。若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企业就需要按现行价值对财报进行重新描述。 货币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国际上通用以本国货币为会计基本计量单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企业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若企业根据所处的主要经营环境采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在对外披露财报时需要折算为人民币。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其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例如,企业于5年前以10万元购置了一台设备用于生产活动,经过5年的磨损,现在只有五成新,价值5万元,故而,这台设备的历史成本为10万元,重置成本为5万元。对于存货而言,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来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不具有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在期末大多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债权投资与应付债券一般采用现值计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会计计量一般选择历史成本,采用其他计量属性时应保证所确定的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2.财报的编制要求 会计的根本目标是为会计主体的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为了实现这一*终目标,会计信息要具有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基本质量要求,也称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按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编制财报时需要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1)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在编制财报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来评价企业未来一年的持续经营能力。若通过评价结果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因素以及企业拟采取的改善措施。若企业正式决定或被迫在当期或下一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的,则表明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报不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报,并在附注中声明财报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事实、原因,以及所披露的财报的编制基础。 (2)以重要性为准绳。企业的经营业务繁杂,在财报中不要求精确、事无巨细地报告所有数据。这是因为进行会计处理需要花费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编制财报本身就具有局限性。因此,企业要按照重要性原则来判断其某一项目的相关数据是否出现或怎样出现在财报中。若项目具有重要性,按性质或功能的不同,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对于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报中单独列报。如果某些项目的重要性程度不足以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但对附注却具有重要性,则应当在附注中单独予以披露。另外,企业不应以附注代替报告项目。 重要性是指在合理预期下,如果财报中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所做出的经济决策的,则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需要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予以判断,且各项目重要性的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在性质上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等因素;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或所属报告单列项目金额的比重。 (3)以可比性为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应从横向(不同企业之间)和纵向(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都具有可比性。因此,财报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财报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项目和损失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 当期财报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的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报相关的说明。 1.2.2?财报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财报的构成要素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定期编制财报。财报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报分为中期报告与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可细分为半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和月度报告。财报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其中,“四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一注”是指会计报表附注。上述组成财报的各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是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的。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状况的会计报表。其具体内容包括: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与结构情况,企业资金的来源构成,企业承担的债务和财务风险,企业权益及其结构情况等。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础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通过如实记录特定时点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揭示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财力、企业资本结构变化及未来财务状况,帮助财报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和偿债能力。 经验丰富的财报使用者在阅读财报时首先关注的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因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取决于其实力是否雄厚,而这些信息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并可以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互印证。 (2)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业绩即利润或亏损情况的会计报表,按月编制和报送,主要是帮助人们了解企业经营成果的形成情况。其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当期利润实现情况及各损益项目的构成情况,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总额等。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企业某一时点的资金状况,但若想知道企业未来发展如何,则要看利润表。利润表反映的是企业经营取得的利润,包括哪些是投资取得的利润,哪些是意外所得,从而判断企业资产的运营效果。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主要帮助人们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营、投资及筹资活动而引起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其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现金流量的来源和去向,企业现金流量的构成,企业现金净流量的多少及影响企业现金净流量的因素等。 企业有资金,但不是现金,若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支付时,无论是处置变卖设备、厂房还是外借,都需要时间,所以这就要求处于生产经营状况中的企业不仅要有雄厚的资金,还要拥有充足的现金流,以应付各种紧急情况下的现金支出。而想要了解企业现金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就需要关注企业现金流量表。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主要帮助人们了解企业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与所有者进行资本交易所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及其原因。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某一时点的所有者权益状况,是某个会计期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结果。但若想了解其具体的变动过程,则需要通过阅读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来达到目的。 (5)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补充说明,也是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报中,会计报表采用量化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加以反映;而会计报表附注则以披露的方式,对会计报表中高度概括的数字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从而减轻财报使用者的阅读难度,提高使用财报的有效率。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会计报表各要素进行补充说明,二是对会计报表中无法描述的其他财务信息提供定性补充说明。 2.构成财务报表要素之间的关系 财务报表要素也称为会计要素,是对企业资金及其运动所做的一种基本分类。总的来说,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1)资产。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简单来说,资产就是企业目前的家当。企业生产经营要有一定的资金,其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与特征,既包括通常所说的资金、各种材料、机器设备、厂房等,也包括赊销产品时形成的应收款项,以及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还包括企业的各项投资资产等。资产的种类繁多,形态不一,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就是表中包含的资产项目。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资产是企业在财务报表日之前取得的,在财务报表日以实际形态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如果未来资产形态发生变化,则反映在未来的财务报表中。例如企业现在有银行存款50万元,预计下个月将用此笔款项购买原材料,那么本月月末的财务报表上列示的是银行存款50万元,而不是原材料50万元。资产预计会在未来通过运营给企业带来利益,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资源不能被确认为资产,例如由于存放不当造成毁损的库存原材料,不能再按原有的用途使用,也没有出售价值,此时在财报中就不能再将这批材料确认为资产。另外,能够计入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中的,不仅包括企业拥有所有权的资源,还包括企业可以控制的资源。例如,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长期租赁一台设备用于产品生产,该设备提供的生产能力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收益,并由企业控制,因此这台设备可以计入企业资产项目中。 (2)负债。负债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换句话来说,负债是企业借来的钱,借来的钱均要偿还。按流动性分类,负债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按其属性分类,负债可分为需要偿还的本息总额确定的负债和需要偿还的本息总额不确定的负债(其本金或利息会因市场或企业自身信用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前者如银行借款、应付账款等,企业大部分负债均属此类;后者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 负债可能是由于企业日常经营资金不足,从银行处借来的短期借款,也可能是赊购材料时形成的应付款项,还有可能是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为弥补投资人投入不足而发行的长期债券,甚至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形成的。企业资产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投资者投入的资产,二是从债权人处借入的资产。前者称为所有者权益;后者称为债权人权益,即会计要素中的负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大的区别在于债权人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也没有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权利,只享有按照约定收回本金与利息的权利。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企业留存收益等。 企业除非发生减资、清算,否则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如若企业发生清算,也只有在清偿了所有负债后,才能将所有者权益返还给所有者。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而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利息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和建造合同收入等。企业只有取得收入,才能弥补生产经营中的耗费,完成资金的周转与循环。收入的实现或许会导致资产的增加,如直接增加了银行存款,或者赊销取得应收款项等;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如直接用产品抵销之前的欠款;或者同时表现为资产的增加与负债的减少。 (5)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广义的费用包括生产或购买产品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一方面可能减少资产,如用银行存款支付电话费;另一方面可能增加负债,如对设备进行修理,但款项未付。费用会通过利润结转从而减少所有者权益。 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因此费用和资产都是支出的表现形式。费用是企业当期就能够转入利润表的支出,但资产需要在企业持有一段时间,可能几个月(如材料),也可能是几年(如机器、厂房等固定资产),持有的资产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产生持有收益或损失。 (6)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同样的,利润的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利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真正源泉,实现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企业利润的多少及其构成是企业投资人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竞争对手、客户、内部管理者、政府部门等都十分关注的信息。

作者简介

  金玲,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目前主要从事会计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财务分析、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 陈岩,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目前主要从事会计学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等,曾在国有特大型制造企业担任高级会计师,据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