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4673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63页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19467395 ; 978-7-5194-6739-5
本书特色
本书是“好文章”书系中的一部,本书由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念兹在兹的山河游历、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诚恳真挚的祖国礼赞等内容组成,简单的文字在作者的遣词造句中,真挚的情感跃然于纸上。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一篇篇文章形成的书稿,文章的作者在平凡中用笔记录人生的点点滴滴,他们并不是专业的写手或作家,他们热爱书写,用真心、真情、真意的文字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礼赞。书中的作者他们是一群可敬的文字书写者、文学爱好者,勇于追梦者,故在文稿的编辑中保留了作者淳朴的文风,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精练和华丽。
目录
敦煌气象事业的创始人——缅怀我的父亲李永亨先生
父亲的故事
一封家信《致刘桂艳阿姨》节选
雪天里的回忆
母爱,妙不可言
父亲坟上的那片小花
怀念母亲
生如蝼蚁——致已故的窑洞师父
怀念我的母亲
怀念
故乡
纪念一位故去的共产党员
母亲
怀念父亲
致儿子——生命精彩,无限可能
老爸老妈的幸福生活
献给可爱的人
天使的依恋
爱情之花
错过
别后情书
心的历程
友谊之魂
“王同学”之巨变
亲爱的,我有些悄悄话
山河之秀
三游九龙口
将自然拥人怀中
双塔山游记
炊皮山庄有座网红桥
落红不是无情物
重阳登巢湖卧牛山文昌阁感怀
一个无法忘记的年代
杭州印象:西湖龙井与绣眼鸟
汾河流水,哗啦啦
神奇的七仙女山
青铜山游记
夜登岳尊晨赏日出
边城漫记
晚霞之悟
疼醒
蝉
相聚
平凡中的幸福
烟波秋江情
后有来者
路灯下的身影
人生之思
安平一建筑工地见闻录
智慧的力量
不自量力也终将融于天空之下
风雨人生 成就梦想 我与中行共成长
茶缘——茶愿
人生
梦开始的地方
好品格成就好人生
登阶上天山 追思晋文公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让你坚持下去的理由是什么
**次喝茅台酒的故事
*美的风景
独处
雨夜看车
同事
光
浓浓的年淡淡地过
思想之光
文化自由之美
发展
从小到大
随笔
堡垒
岁末余声——致即将过去的2021
破壳
如梦
我的朋友圈
也许
希望
为人处世
创造彩虹
心“阅”诚服
收藏与中华文化
以人为本的儿童教育
根在何方
寂寞的散步
总有小孩要惹我
迟到的欧游记
再现阳光序
万千之灵
柳堤萍塘
自然,妙不可言
仲夏的清晨
黄昏之景,妙不可言
侧听雨声
花开一条街,香满一座城
家乡的松
立春偶题
咏雪
春寻“彝寿”
看杏
一只猫
故乡的雪
大地之情
故乡的小路
观延安游汉中与导游游记感悟
西安
奉天的雪
难忘的爱
我和我的老师
凌云志
中式浪漫有春节
栀子花
文学之花
不容易
我就是家
不忘来时路,方知去何处
暖
后记
节选
敦煌气象事业的创始人 ——缅怀我的父亲李永亨先生 李明光* 在敦煌市工商联查找父亲的历史资料时,我看到1995年的干部履历表中父亲的档案。表中详细记载着父亲的履历:李永亨(字伯平),1914年生,1922年至1934年于敦煌县私塾启蒙、高小、简师读书;1934年至1936年年初,在敦煌周氏私立小学任职教师、校长;1936年至省(兰州)气象测候训练班学习,毕业后至1952年在敦煌气象测候所工作;同年,调入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建)任职会计…… 父亲受祖父身教,幼承家学,拜师吕钟(父亲姑父),自幼敏而好学,志坚毅韧;对求知不畏其难,对其职敬畏有余。父亲涉猎广泛,于天文、声乐、书法、岐黄之术均有造诣。 一、艰辛的求学之路 1936年年初,父亲经敦煌县政府推荐,省气象测候所考试、审核后录取,入省气象测候训练班学习。河西走廊古有丝绸之路的文明,但在20世纪30年代,甘肃的交通还很落后,没有公路。虽然1909年开通了邮电代办所,取代了驿站,但交通仍不便,只有骡马旧道。据甘肃省交通史料记载:“1941年甘新(甘肃至新疆)碎石公路通车,1942年安敦公路(安西至敦煌)通车。”另据王渊《啊,敦煌》篇载:“在此之前(1943年),敦煌县没有初中、高中。敦煌学子上初中、高中都须负笈千里,坐上牛车、马车,走上半月以至一月去酒泉或省城求学,其艰难困苦,不可言状。” 20世纪30年代,父亲就是在那样落后的交通条件下,沿着绵延千里的茫茫戈壁,踏上了满目苍凉的河西走廊的骡马古道,坐着牛车,拖着行李,背着干粮,跋山涉水,负笈千里去省城兰州求学深造。一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今天我们的后辈们在问,在那个没有公路、只有骡马驿道的年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做出那千里求学的抉择?走那不可预测的险途,饱受那茫茫戈壁中漫天的黄沙和烈日酷暑的煎熬,还有那祁连山沿途出没不定的土匪们的劫持,闯那崇山峻岭常年积雪的乌精岭的关山险阻。我只能回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在父亲去省城求学前,他有着受人尊敬而又舒适的职业,我们所不解的是他又何必远涉关山,冒着危险,去吃那风餐露宿,鞍马劳顿之苦。其实这就是那个年代读书人为天地立心、为民众立命的志向和抱负以及赤诚的家国情怀。他们用其一腔热血和寒窗苦读学来的知识开化民智、服务桑梓、图强救国。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和价值,父亲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踏上艰辛的求学之路,叩开气象之门,用自己的青春,用一生的艰辛努力,诠释对人生信念的追求。 父亲的一生可谓是坎坷蹉跎,命运多舛。19岁时(1933年),被军阀马仲英抓去当兵。因父亲是读书人,马仲英要让他做文案,他不愿为军阀效力,三个月后逃回敦煌,躲在祖父的世交张桐家(现敦煌肃州乡板桥村)。马仲英的人来敦煌找不到父亲,又将祖父抓去严刑拷问,要祖父交出父亲,祖父始终没有说出父亲的下落,算是躲过了一劫。1936年11月中旬,父亲学成毕业,正值返回时,又遇上了麻烦。1936年10月,我党的西路军部队从宁夏渡过黄河,向新疆进发,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以打通苏联援助国内抗日战略物资的通道。西路军途经河西走廊时,遭国民党军阀马步芳、马步青军队的围追堵截。在河西走廊,两万余西路军将士与近十万人的马匪骑兵展开了惨烈的交战,狭长的河西走廊成了两军对垒的战场。父亲的回家之路断了。 据明辉兄讲,他小时候听母亲说,父亲当年毕业后遇到路上打仗回不来,是从青海绕道回来的。母亲说的路上打仗,其实就是1936年年底西路军过河西走廊时与马步芳军队的那场厮杀战。可想而知父亲当年的回归之路是何其之难。河西走廊的骡马古道走不通,青海的路就更难走了,父亲是怎么走回来的?从省气象测候所1937年的《职员录》上看,与父亲同班的同学王笃秀是张掖气象测候所的学生。当时在兰州以西,只有张掖和敦煌的两人参加了**期省气象测候训练班的学习,估计父亲是与张掖的同学结伴而行,张掖的同学肯定知道另有回家的路可走。在被祁连山横隔的青海与甘肃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一百余里的峡谷,它是从青海通往张掖境内唯一的一条古骡马驿道。无疑,他们绕道青海后从西宁出发,经大通、门源和海拔3600米的俄博岭垭口的雪域高原,后入扁都口,横穿祁连山,入民乐、张掖境内河西走廊的中部后,父亲又继续负笈西归。 今天的我们,猜想着当年父亲在那交通落后、土匪出没的年代,是怎样坐着牛车,忍受着酷寒与饥饿,冒着生命危险,在那苍凉的骡马古道上,迎着漫卷的西风和硝烟弥漫的战火回到敦煌的。这样的求学之路,非常人所不可及!据窦侠父《敦煌史迹》中《民国时期的教育》篇载:“1918年到1948年敦煌考入酒泉、省城及省外的学子有70余人,而1935年以前不足10人,可见那个年代的教育状态和外出求学深造有多艰困。”看那个年代的热血青年,他们的爱国之心有多赤诚,他们的报国之情就有多壮烈。为了造福桑梓,他们献身于科技、教育事业,以他们的使命、责任、精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21.3¥52.0 -
她们
¥19.2¥46.8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5.5¥58.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1.4¥26.0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20.3¥4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20.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3.7¥29.8 -
山月记
¥19.5¥39.0 -
我与地坛
¥15.4¥28.0 -
遇见动物的时刻
¥31.9¥5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20.9¥49.8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5.1¥42.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2.2¥28.0 -
茶,汤和好天气
¥12.3¥2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8.3¥58.0 -
夏日走过山间
¥12.6¥30.0 -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16.0¥38.0 -
通往天竺之路
¥23.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