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

1星价 ¥48.9 (7.0折)
2星价¥48.9 定价¥69.9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0539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0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300305394 ; 978-7-300-30539-4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国内外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际,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简明晓畅的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既兼顾到实际研究的逻辑程序,又兼顾到定量和定性研究方式的各种不同方法及技术。作者还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学习、实践、研究、教学的经验,介绍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第六版教材继续保持第五版的框架结构,即主要将社会研究按定量路径与定性路径分为两大部分,并相应地将不同的研究方式、资料分析方式和研究报告写作方式分别归到两大部分中。第五版中增加了对定性研究方法的总体介绍,从定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开始,到定性研究的主要类型、本质特征、方法论意义,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别、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等。同时结合具体实例,专门就定性研究的结果表达即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指导。在此基础上,第六版中又增加了个案研究方法的介绍,进一步充实了定性研究路径的内容。
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取舍得当,语言简明流畅。适合高等学校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教学的需要,也适合实际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自学及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国内外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际,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简明晓畅的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既兼顾到实际研究的逻辑程序,又兼顾到定量和定性研究方式的各种不同方法及技术。作者还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学习、实践、研究、教学的经验,介绍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第六版教材继续保持第五版的框架结构,即主要将社会研究按定量路径与定性路径分为两大部分,并相应地将不同的研究方式、资料分析方式和研究报告写作方式分别归到两大部分中。第五版中增加了对定性研究方法的总体介绍,从定性研究的基本概念开始,到定性研究的主要类型、本质特征、方法论意义,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差别、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等。同时结合具体实例,专门就定性研究的结果表达即定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指导。在此基础上,第六版中又增加了个案研究方法的介绍,进一步充实了定性研究路径的内容。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取舍得当,语言简明流畅。适合高等学校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教学的需要,也适合实际研究部门的科研人员自学及参考。

目录

**编社会研究基础
**章导论
第二章研究的类型
第三章理论与研究
第四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第二编定量研究方式
第五章测量与操作化
第六章抽样
第七章实验研究
第八章调查研究
第九章利用文献的定量研究
第十章定量资料分析
第十一章定量研究的结果表达

第三编定性研究方式
第十二章定性研究概述
第十三章实地研究
第十四章个案研究
第十五章定性资料分析
第十六章定性研究的结果表达

附录一随机数表
附录二调查问卷示例
附录三研究报告示例
附录四SPSS软件基本应用
附录五基本概念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章 研究的类型在探索和研究社会世界的过程中,研究者往往会针对不同的问题,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收集和分析不同的资料,得出不同的具体结果,回答研究的问题,由此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社会研究类型。在本章中,我们将从研究目的、研究性质、研究的时间维度以及研究的分析单位四个方面对现实中各种社会研究进行分类介绍。**节按研究目的分类社会研究者在对各种特定现象进行研究时,其研究的具体目的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但是,所有这些研究的更为一般性的目的,都可以归结到以下三种之一,这就是探索、描述和解释。当研究的目的不同时,整个社会研究就会在设计的要求、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在具体操作程序上都有所不同。一、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是一种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探索性研究经常出现在下列两种情况中:一是当研究者准备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十分特殊、十分新鲜,且很少有人涉及时;二是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了解很少时。比如,对我国社会中的同性恋问题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就是**种情况的例子。因为这一问题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大部分人群中并不普遍,人们对它的了解很少,对它进行的科学研究就更少。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往往需要采用探索性研究的方法,对它进行初步的了解。又比如,关于大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虽然人们都已十分熟悉,也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在不同城市中进行过研究,但对于某个从未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这就是一个全新的、令他感到生疏的课题。所以,他可能也需要对此进行一项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考察,达到对这一现象的初步了解。同时,它还可以为更深入、更系统、更周密的研究提供指导和线索。探索性研究的直接成果包括:(1)形成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2)发展和尝试可用于更为深入的研究的方法;(3)探讨进行更为系统、更为周密的研究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探索性研究常常成为一种先导性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成果往往为后继的研究开辟道路、指示方向和提供途径。探索性研究在方法上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不太严格。它通常采用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问等方法收集资料,其所研究的对象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小;从资料中所得出的各种结果,并不用来推论研究对象所取自的总体,也不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而主要用来“探测”某类现象或问题的基本范围、内容或特征,给人们一个大致的轮廓或印象,用来“提示”深入研究这一现象或问题的可能途径,用来尝试可用于这一现象或问题研究的合适的方法与工具。比如,前面所举的大城市交通问题一例中,研究者可任意地从该城市中找几条公共汽车线路,随意找几十位行人、乘客、汽车司机、公共汽车售票员、交通民警等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与城市交通相关的各种问题,对他们进行开放式的访问,并进行实地观察。从这样的研究中,研究者不仅可以初步了解到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内容、状况及其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同时还可以发现某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也可以为在大规模的抽样研究中采用结构式问卷来测量这种复杂现象或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手段。需要注意的是,一项探索性研究所得到的各种结果和结论,都只是有关某种现象或问题的“初步印象”,它难以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提供比较系统、比较肯定和比较满意的答案。或者说,探索性研究的结果,往往只是新的、更为系统的,也更加专门的研究的一种背景或起点。二、描述性研究社会研究*经常地被用于对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描述的目的。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通常是要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或者说,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总体分布特征的资料,提供有关总体结构、现象特点等方面的信息。比如,当研究者需要了解那些在规模、结构和社会地位上不同的家庭如何使用他们的收入,那些在年龄上大小不同的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有何反应,那些在受教育程度上高低不同的人们在社会流动方面的经历有何不同等问题时,他往往要进行这种以描述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在方法上与探索性研究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突出地表现在描述性研究所具有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上。描述性研究通常需要采取严格的随机抽样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并且研究样本的规模要比探索性研究中的规模大得多(在三种不同目的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样本规模往往*大,解释性研究次之,探索性研究的样本规模则*小)。描述性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以封闭式问题为主,以自填、邮寄或结构式访问等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必须经过统计处理(通常是在电子计算机的辅助下进行),得出以数量形式为主的各种结果,并要将这些结果和结论推论到总体中去。或者说,要用来自样本的资料去描绘总体的面貌。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应当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描述的准确性;二是描述的概括性。准确性的要求指的是对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基本特征等等,都要作出定量的和精确的描述和说明。概括性的要求则是指研究结果所描述的不应当是个别的或片面的,而应当是能反映出总体及各个组成部分一般状况的普遍现象。或者说,根据样本研究的结果,应能够反映出总体的水平和趋势。总之,描述性研究在对社会现象进行认识上,比探索性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如果说探索性研究只是对现象的一种初步的“探测”的话,那么,描述性研究则可以说是一种对现象的全面的“清查”和系统的反映;如果说探索性研究所得到的只是某种“提示”、某种“印象”的话,那么,描述性研究所得到的则应该是有关这一现象的“整体照片”,或者说是一个缩小了的“总体模型”。三、解释性研究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不会只停留在全面了解其状况的层次上。涂尔干在研究自杀现象时,他所感兴趣的不单单是社会中的哪一类人比另一类人自杀的多,而是想得出适用于所有人的一种对自杀的共同的理解。社会研究者在认识到现象“是什么”(what)及其状况“怎么样”(how)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弄明白事物和现象“为什么”(why)是这样。比如,在研究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时,研究者除了想知道目前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是怎样考虑的,以及他们的择业倾向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以外,他们常常还希望知道大学生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择业倾向,为什么他们中的一些人愿意选择某些职业,而另一些人却不愿意选择这些职业。在这种差别的背后,有没有一种更具一般性的“规律”在起作用等等。因此,社会研究同样常常被用于回答社会生活中许多的“为什么”,常常用来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常常用来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对于这样一类社会研究,我们称之为解释性研究。简单地说,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research)指的是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现实生活中,像探讨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社会研究、探讨现代化程度与人们生育意愿之间关系的社会研究,以及探讨为什么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喜欢流行歌曲的社会研究等,都是解释性研究的例子。由于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是解释原因,是说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深入实地收集经验材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也正因为如此,解释性研究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上,除了与描述性研究一样,具有系统性和周密性以外,它还比描述性研究显得更为严谨,针对性也更强。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不要求具有广泛性,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它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它往往要求研究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所要验证的理论假设。例如,对青少年初次犯罪原因的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就不用像描述性研究那样,对青少年初次犯罪的概况,比如年龄、特点、类型等等,做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只需要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对各种可能的原因和解释进行检验、分析、探讨和说明上。又例如探讨现代化程度与人们生育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设计上就不是为了收集一般性的、以反映总体状况为目标的资料,而是要完全依据研究的主题,依据研究的两个关键变量――“现代化程度”和“生育意愿”来进行设计。这种研究无论是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选择,还是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都必须以有利于发现和揭示二者之间关系的规律为标准,都必须紧紧围绕检验二者间关系的理论的目标。这样,在研究过程中,有关研究对象的职业分布状况、收入水平、对老年保障的看法、生活质量状况等等众多内容,研究者可以“不屑一顾”;但是,对与现代化程度和生育意愿的操作化指标有关的各种测量,则必须尽可能详尽,一点也不能少。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比如,对于大学生的不同择业倾向,就可以通过性别、所学专业、家庭背景、价值取向等变量或因素来进行分析和解释。一旦研究者详细考察了这些变量或因素与大学生所希望选择的职业之间的关系,他就能够尝试着解释为什么某些大学生希望选择这些职业,而另一些大学生却希望选择另一些职业。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在有无假设上也有较大差别。描述性研究一般不需要假设,或者说,建立有关变量之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对于描述性研究来说,既是无关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毕竟得记住,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环境的了解仍处于初期阶段。一定要社会学家等到有了假设再去收集材料,这只能助长滥用任意的假设的做法,这与毫无选择地收集材料同样糟糕。”通常,研究者以描述性研究为先导,以“帮助他开掘所研究的领域,收集与所研究的题目直接或间接有关的资料,使问题得以突出,使值得探索的环节得以被揭示出来。然后,在这样的信息资料的引导下,他可以在进一步的经验性研究中制定和检验一系列的假设”。总之,研究中是否应有假设应根据研究的目的来决定。对于以描述为目的的研究,一般不需要假设;而对于以解释为目的的研究,则需要有明确的假设。需要说明的是,一方面,对研究目的所作的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的;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往往表现为更侧重于某一种目的,它同时还可能包含有其他两方面的目的在内。比如,现实中的大多数研究实际上是描述和解释两种作用兼而有之,只是对二者的侧重程度有所不同。在对社会现象的探索中,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前者的作用更为基础,后者的作用则更为深入。正如有的学者所言:“经验的、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获得的知识构成整个知识的根基,它们是任何概括、类型化及随后的各种理论分析阶段的基础。”第二节按研究性质分类如同自然科学中存在着两类性质不同的研究类型一样,社会研究也可以从性质上划分为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两大类,二者又分别称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这两类研究之间的差别实际上是如何运用社会研究的差别。简单地说,一类关注于运用研究来发展知识,而另一类则关注于运用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一、理论性研究理论性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指的是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这类研究力图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或其中某一部分)是如何运转和相互联系的,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又是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它们往往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理论倾向,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于增加对社会现象所具有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许多人对理论性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理论性研究往往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论证一些琐碎的、显而易见的和毫无用处的命题。事实上,这种不能在一段时期内直接应用于现实和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研究,却是产生出许多为应用性社会研究的研究者所广泛利用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丰富的源泉。与应用研究者那种在几个月和一年内迅速地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的情形不同,理论性社会研究往往需要相对更长的时间和更复杂的研究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介绍的理论性研究仍是一种经验研究,它与那种以纯粹的思辨和逻辑推理为基础、以对抽象概念和命题的理性分析为主要特征的纯理论研究是不一样的。它们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研究类型,后者并不是本书所探讨的对象。此外,理论性研究大多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必须在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内进行,这种概念框架是同一领域内不同的社会研究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基础,也是有关社会世界的知识相互评价、不断完善和积累的基础。二、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则是指那些侧重于认识现实社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其主要类型包括社会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等。这类研究通常是描述性的,它的关注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地了解现实的社会问题,尽可能广泛地从总体上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和特征,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等方面。应用性研究课题的来源常常是各级政府机构以及涉及社会各个具体领域的工作部门,比如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而课题研究的成果也主要应用于这些部门和领域。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社会学以及相关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中,从事这类研究的比例大于从事理论性研究的比例。同时,各级政府机构和许多实际工作部门所做的研究也基本上是这种类型的研究。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可以用来研究同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对于同一种社会现象,或者说同一种研究题材,两类研究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概括地说,理论性研究更关注如何发展出某种一般性的社会认知;而应用性研究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比如,同样是研究企业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的现象,理论性研究所关注的可能是诸如“下岗职工个人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对其再就业的影响”,或者“社会身份与职业地位获得”,或者“社会分层与职业流动”等问题;而应用性研究则可能更加关注“下岗职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增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途径”,以及“如何提高下岗职工的素质和技能”“如何有效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等。从定义上看,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是可以分割开来的;但在实践中,二者有时却难以严格区分。第三节按时间维度分类时间维度是社会研究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可划分为两类方式:横向的和纵向的。一旦研究的课题确定下来,研究者就要围绕研究的目标,从时间的角度进行一些考虑。比如,如果我们希望考察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那么,显然我们的设计就必须涉及在不止一个时间点上去观察我们所感兴趣的现象。如果我们所感兴趣的仅仅是人们对当前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那么,我们只需对他们目前的看法进行一次测量。一、横向研究横向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ies)也称为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各种内容的民意测验和全国人口普查,可以说是横向研究*典型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一个时间点”,并不是指一天,更不是指一分一秒,而是相对比较短的一段(连续的)时间,比如说一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等等。横向研究是社会研究中*常见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各种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横向研究的形式进行的。横向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社会总体的横截面进行了解,它也可以用来分析和比较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总体中的不同部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当然,许多解释性研究也同样属于横向研究。只不过在有些解释性的横向研究中,常常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问题。这是因为,解释性研究的目标通常是为着理解社会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或因果过程的,而作为原因的现象与作为结果的现象在时间上往往会有先后之别,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过程也常常是发生在一段比较长的时期中。在有些情况下,如果研究者仅仅依靠来自一个时间点上的观察所得到的资料,那么,其结论往往难以成立。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指的是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的联系。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趋势研究趋势研究(trend studies)指的是对一般总体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比如,通过对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比较,来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就是趋势研究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类似地,在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通过对连续几次盖洛普民意测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候选人的势头,也是一种趋势研究。趋势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期的态度、行为或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对某一总体的趋势研究,就相当于利用对这一总体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研究的结果,来分析和探寻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关于趋势研究,有一点需要注意,这就是对同一总体在不同时点上所进行的若干次横向研究必须是具有同样的研究内容,采用的是同样的测量方法。更具体地说,每次研究所问的问题都应该是一样的。如果问题不同,就无法进行比较。同期群研究同期群研究(cohort studies)又称作人口特征组或共同特征组研究,它指的是对某一特殊人群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们必须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比如,以1968年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为一特殊人群,分别研究他们在1978年、1988年和1998年的情况,以反映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几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就是一个同期群研究。又比如,美国社会学家曾做过一项关于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大萧条时期的人的经济态度的研究。这一研究的基本方式是每隔10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研究。1950年,他们从20~25岁的人中抽取研究样本;1960年,从30~35岁的人中抽取样本;到了1970年,他们再从40~45岁的人中抽取样本。虽然这三次研究的样本都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但代表的都是出生于1930―1935年的那一代人。同组研究同组研究(panel studies)又称为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它指的是对同一组人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研究时,所用的都是同一个样本,即**次研究了这些人,以后每次再研究时,依旧还是找这些人做样本,无论这些人分散在哪里,都要一一找到进行研究。同组研究主要用来探讨人们的行为、态度或意向的改变模式和变化过程,分析影响这种改变的各种因素。由于同组研究每次进行研究时都使用同一个样本,但被研究者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有时是难以预料的,因而,进行同组研究*大的困难往往是在第二次、第三次……研究中,无法找到或获得首次研究样本中的全部被研究者。越是后面的研究,找全样本就越难。这样就会使得不同时期的比较难以进行。纵向研究的优点是可以描述事物变化的过程,便于探寻不同现象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一点上,它比横向研究更为优越。但是,纵向研究的这种优越性是以付出比横向研究多得多的时间和金钱为代价的。这也是导致纵向研究较少被研究者采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横向研究及三种形式的纵向研究的基本逻辑,还可以通过图2-1来表示。第四节 按分析单位分类一、分析单位的概念分析单位(unit of analysis)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一项社会研究中被研究的人或事物。比如,个人就常常是各种社会研究的分析单位。当然,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不仅仅限于个人,它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比如家庭、学校、公司、企业、城镇等等。作为分析单位,个体被赋予了某种群体成员的特征。比如,一个来自农村社区的大学生或者一个有着高收入父亲的大学生,就是对单个的大学生赋予了“农村社区”或“有高收入父亲”等群体特征。同样,作为分析单位的群体或组织也可以通过其成员来获得某种特征。比如,一个有着高文化程度家长的家庭或者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等等。分析单位的选择和确定,也是研究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单位有五种主要的类型,这就是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分析单位,都具有下列特点:(1)研究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比如,如果分析单位是个人,则研究资料直接描述每一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其行为和看法等等;如果分析单位是家庭,则研究资料直接描述每一个家庭的规模、结构、人均收入等等。(2)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群体(研究的样本),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的群体(总体),或者用这种描述的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例如,在一项有关“顾客对不同品牌彩电的购买倾向”的研究中,顾客就是我们的分析单位。研究资料首先是直接描述这一个个顾客。比如描述他们每一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他们每人对不同品牌的彩电的价格、质量、外观、功能等方面的看法等等;然后,这些对每个顾客的描述被以平均数、百分比等形式聚合起来,用以描述所研究的顾客样本及这一样本所代表的顾客总体的相关特征和对不同品牌彩电的购买倾向。对于分析单位的理解,需要将其与调查对象和研究内容或主题进行区分。分析单位是一项社会研究所研究的对象;而调查对象则是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研究的内容或主题则是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例如,我们做一项家庭代际关系问题的社会研究,我们的分析单位是“家庭”,研究的内容或主题是“代际关系”,而我们的调查对象则是每一个家庭中的“户主”。需要说明的是,分析单位与调查对象有时可能会由同一种对象承担着。这种情况比较多地发生在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研究中。比如前面所列举的“顾客对不同品牌彩电的购买倾向”的研究中,分析单位和调查对象都是顾客。当然,分析单位与调查对象不一致的情形也许更多。我们应该仔细区分。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个人对于社会研究来说,也许没有哪一种分析单位的类型比个人这种分析单位类型用得更多。可以说,社会研究自身的性质和特征,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所用的分析单位*经常的是社会中的个人。这种个人在具体的研究中各不一样:它既可能是大学生、中学生,也可能是工人、农民、军人、个体经营者,或者是城市居民、老人、女职工、少年犯等等。正是通过对个人进行描述,并将这些描述进行聚合和处理,我们才能够描述和解释由个人组成的各种群体,以及由个人的行为和态度构成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现象。比如,在一项有关某城市就业问题的社会研究中,该城市中的每一个合格的劳动力(假设为年龄在18~60岁的居民)就是我们的分析单位。我们可以用在业、待业、失业等来描述他们中每一个人的状况,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来描述他们每个人的特征。然后,将这些对单个劳动力就业状况的描述聚合成“就业率”或“待业率”“失业率”,去描述该市整个劳动力总体的就业状况,用待业者的平均年龄、男女比例、文化程度分布等,去分析和解释与这种就业状况相关的各种原因和结果。以个人作为分析单位的描述性研究一般旨在描述由那些个人组成的总体。而那些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解释性研究则往往是为了发现存在于该总体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动力。作为分析单位的个人可以用他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来指示其特征。因此,一个人可以被描述为“出身于干部家庭”或者“出身于工人家庭”,他也可以被描述为“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受过中等教育”。我们也许会在一项社会研究中,考察出身于干部家庭的人是否比出身于工人家庭的人更倾向于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否比只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更倾向于选择行政干部的职业。在这两种情形中,分析单位始终都是个人,而不是家庭出身或者受教育程度。群体由若干个人组成的各种社会群体本身,也可以成为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比如,由若干个有着姻缘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个人组成的家庭、由若干个居住在一起的个人组成的邻里、由若干名学生组成的班级、由若干个有着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组成的朋友群体、由若干个长期共同从事盗窃犯罪的人组成的团伙等等,都可以成为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以各种社会群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与那些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研究,在描述的对象上有所不同。比如,如果我们打算研究青少年盗窃团伙的成员,以了解他们的盗窃动机和盗窃方式,那么,盗窃团伙的成员就是我们的分析单位;但是,如果我们打算研究某个城市中所有的青少年盗窃团伙,以了解它们(这些团伙)相互之间的各种差别,比如大团伙与小团伙之间的差别、专门偷车的团伙与专门偷钱包的团伙之间的差别、东城区的盗窃团伙与西城区的盗窃团伙之间的差别等等,那么,我们的分析单位就不再是团伙的成员,而是团伙本身。当以社会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时,它们的特征有时与群体中个人的特征有关,比如家庭的收入就与个人的收入有关。有时群体的特征可以从其成员的特征中抽取,比如我们可以用家长的收入、职业或文化程度来描述家庭的特征(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社会地位低的家庭、教育条件好的家庭等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这种群体的特征则不同于个人的特征。例如,以家庭作为分析单位时,我们可以用家庭的规模、结构、代际关系、高档家电拥有量等特征来描述家庭,但却不能用同样的特征去描述家庭中的个人。应当记住的是,当我们以社会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时,我们的研究和分析就不能下滑到群体层次之下,我们所研究的群体就是资料集合中的*小单位。组织各种正式的社会组织,比如工厂、公司、机关、学校、商店、医院等等,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假设我们希望对全国高校中的社会学系进行一项研究,那么,分析单位就是社会学系。每一个社会学系都可以用“教授所占的比例”“每年发表的论文数”“每年招收的研究生人数”“每年毕业的本科生人数”等特征来进行描述,并与其他的社会学系进行比较。我们也许会发现,规模比较大的系每年所发表的论文数比规模比较小的系要多,每年所获得的科研课题也比规模比较小的系多,但本科学生的实践机会却比规模小的系要少。同样,我们也能在以组织为分析单位的社会研究中,通过对组织的各种特征进行分析来解释和说明某些社会现象。由于组织与群体一样,都是由若干个个人组成的,因而作为分析单位的组织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往往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组成它的个人有关。有时,对同一现象的研究,会依据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分析单位。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分析单位的复杂性。比如:如果我们研究那些教授比例大的社会学系是否比教授比例小的社会学系更有可能多招研究生,那么,我们的分析单位就是社会学系;如果我们研究的是各个社会学系中,那些带有较多研究生的教授是否比那些带有较少研究生的教授发表的论文更多,那么,我们的分析单位就是教授;如果我们研究的是那些教授比例比较大的社会学系中的研究生是否比教授比例比较小的社会学系中的研究生更有可能参与科研课题,那么,我们的分析单位则是研究生。社区社区作为一定地域中人们的生活共同体,也可以作为研究中的分析单位。无论是乡村、城市,还是街区、集镇,我们都可以用社区的人口规模、社区异质性程度、社区习俗特点、社区的空间范围等等特征对它们进行描述,也可以通过分析社区不同特征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和说明某些社会现象。比如,我们可以探讨社区规模与社区流动人口之间的关系,或者探讨社区流动人口的多少对社区异质性程度的影响等。在这样的社会研究中,社区就是我们的分析单位。如同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社会研究中的个人那样,从每一个具体的社区中所收集的资料,既用来描述和反映这一社区自身的具体特征,又作为若干个具体社区的集合中的一个个案,参与描述整个社区的集合的特征以及解释某些特定的社区现象。社会产品我们用社会产品一词来概括那些无法被包括进前述几种分析单位类型的其他分析单位形式。其范围涉及各种形式的人类行为以及由人类行为导致的各种社会产物。书籍、歌曲、图片、公告、建筑、服饰等,这是此类分析单位中的一大类型;而婚礼、殡葬仪式、考试、课堂教学、实习、求职、约会等,则是另一种类型的分析单位;此外还有诸如家庭制度、文化传统这样的更为抽象也更为复杂的分析单位。比如,我们可以依据规模的大小、程序的繁简、内涵的传统性或现代性等特征来对殡葬仪式进行区分。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区群谬误区群谬误(ecological fallacy)又称为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它指的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结论的现象。或者说,研究者用一个集群的分析单位收集资料,而用一个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下结论的现象。比如,当一个研究者所收集的是有关某种集群(例如城市、公司或工厂)的资料,然后从这些资料中得出有关个人行为的结论时,他就犯了区群谬误。下面是两个区群谬误的例子。例1:在研究城市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其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的趋势。如果研究者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结论说“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那么,他就犯了层次谬误。因为他的研究资料是以城市为单位收集来的,所得出的也只能是有关城市的结论,而不能是有关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分析单位是群体)的结论。如果要得出有关群体的结论,或者说要用群体的特征来解释犯罪率,那么,就应该用群体作为分析单位来进行研究,收集有关群体的资料。例如,分别在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中研究犯罪的情况,统计二者的犯罪率,再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例2:研究者在两个规模相当的小城镇做研究时发现,甲城镇中高收入居民的比例超过50%,大大高于乙城镇的比例;同时,他还发现,甲城镇中居民拥有摩托车的比例也大大高于乙城镇。如果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者得出结论说“收入高的居民更可能拥有摩托车”,或者得出结论说“资料表明家庭收入与拥有摩托车之间存在相关”,那么,他就同样犯了层次谬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这两个城镇中的哪些家庭收入较高,也不知道哪些家庭拥有摩托车,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对于城镇总体来说的收入分布和摩托车拥有量。也许是甲城镇中的那些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家庭更多地拥有摩托车。要想做出有关家庭收入水平与家庭拥有摩托车之间关系的结论,研究者就必须以“家庭”而不是以“城镇”作为分析单位来收集有关的资料。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当研究发现越穷的“村庄”(分析单位为社区)生育率越高时,我们不能立即推论为越穷的“农民”(分析单位为个体)生的孩子越多。因为可能是穷村中那些较富裕的农民生的孩子多,才使得整个村庄的生育率增高。又如,当研究发现黑人多的城市比黑人少的城市犯罪率高时,我们并不能因此做出黑人的犯罪率高的结论。因为也许是黑人多的城市中的白人犯罪多,而使得整个城市中的犯罪率增高。简化论简化论(reductionism)又称作简约论,它指的是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从形式上看,简化论的错误正好与区群谬误相反。在研究者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来进行测量,而做出的是有关集群的分析单位是如何运行的结论时,或者说在研究者所拥有的是微观的有关个人如何行为的资料,但是他所做出的却是有关宏观层次的单位如何运作的结论时,这种错误*容易发生。例如,一个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人的个性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如果一个国家中的个人具有看重成就的个性,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发展。于是,他到世界各地去测量人们的个性,*后他发现,第三世界国家中的人们的确不像发达国家中的人们那样看重成就,于是他宣称发现了第三世界贫穷的原因。实际上,他犯了简化论的错误。因为他仅仅通过观测微观层次的证据(个人的个性),就试图解释一种宏观层次的过程(社会发展)。或者说,来自个人这一分析单位的证据,被用来解释以社会作为分析单位的宏观过程。他忽视了其他的宏观因素,例如自然资源的缺乏、殖民主义的统治、接连不断的战争、落后的教育与技术、数以万计的饥民等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导致简化论发生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研究很容易获得有关个人的具体资料,而宏观层次的单位的运行则往往比较抽象和模糊。要避免犯简化论以及层次谬误这两种错误,关键的一点是要保证你做出结论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就是你运用证据时所使用的分析单位。这也提醒我们在做社会研究时,必须对所使用的分析单位有清楚的认识。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需要将自己的研究设计和研究计划写出来,形成一种书面报告。这就是研究计划书(proposal)。请扫描二维码,学习研究计划书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风笑天,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评审组成员。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届、第二届委员,湖北省社会学会常务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等。作为负责人主持的研究项目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2014)、重点项目一项(2014)、一般项目四项(1995、1999、2003、2021),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一项(2006)、教育部一般项目两项(1997、2001),国务院三峡移民局重点项目一项(1997)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社会》《人口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唯一作者及**作者论文150余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1992)、《社会研究方法》(2001、2005、2009、2013、2018、2022)、《现代社会调查方法》(1996、2001、2005、2009、2014、2021)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