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学基础(第4版/中职护理/配增值)

包邮生理学基础(第4版/中职护理/配增值)

1星价 ¥39.1 (8.5折)
2星价¥39.1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3403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8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117340335 ; 978-7-117-34033-5

本书特色

注重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增强先进性。针对中职学生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和信息技术水平高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获取信息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主要内容呈现在纸媒基础上,某些重点、难点知识以微课、动画及思维导图 1.突出课程思政,增强思想性。教材增加思政目标,引入我国著名人物事迹、事件案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凸现中职护理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2.突出质量至上,增强科学性。①教材编写时,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职业教育理念贯穿于始终。以“学习目标-情景导入-提出问题-理论阐释-总结归纳-知识拓展-联系生活-启发体验-提升素养”为编写主线。②学习目标设立思政、知识(掌握、熟悉、了解)和技能素养三个方向的目标。③知识内容按“精、准”原则进行优化,语言简洁,内容要点到位;增加图表、思维导图,对知识内容总结归纳,做到重点突出,满足护理职业岗位的需求。④实验指导以实用、可操作性为编写原则,删除理论验证性实验,突出“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职业教育特色,达到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育训结合和与临床对接的目标。 3.突出形式创新,增强启发性。在严格把关知识内容基础上,穿插知识拓展模块,活跃教材风格;增加动画、微课,丰富知识呈现形式;文中增加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内容比例,课后思考题将生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力争让学生将学习置身于生活,贴近学生本身,贴近护理职业岗位,充分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

内容简介

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本轮规划教材坚持立德树人,培养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门人才。②强化教材体系建设。③贯彻现代职教理念。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突出技能培养,提倡“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实一体化思想。④重视传统融合创新。在教材编写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得到了充分贯彻。⑤突出行业规划特性。本轮修订紧紧依靠行指委,充分发挥行业机构与专家对教材的宏观规划与评审把关作用,体现了国家规划教材一贯的标准性、权威性、规范性。⑥注重体现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成果,提升服务教学能力。

目录

**章绪论/1 **节生理学简介/1 一、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 二、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3 三、学好生理学的方法/3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 一、新陈代谢/3 二、兴奋性/4 三、生殖/5 第三节人体的环境与稳态/5 一、人体的环境/5 二、稳态/5 第四节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6 一、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6 二、人体生理活动调节的反馈控制/8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1 **节细胞膜的基本功能/11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2 二、细胞膜的受体功能/16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6 一、静息电位/16 二、动作电位/18 第三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20 一、运动神经与肌细胞间的兴奋传递/20 二、肌细胞的收缩机制/21 三、肌细胞的收缩形式/24 第三章血液/26 **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27 一、血液的组成/27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27 第二节血浆/28 一、血浆的成分及其作用/28 二、血浆渗透压/29 第三节血细胞/31 一、红细胞/31 二、白细胞/34 三、血小板/35 第四节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36 一、血液凝固/36 二、纤维蛋白溶解/39 第五节血量、血型/40 一、血量/40 二、血型/41 第四章血液循环/45 **节心脏生理/46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46 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52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54 四、心电图/57 第二节血管生理/58 一、血流阻力与血压/59 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60 三、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63 四、微循环/64 五、组织液生成与淋巴回流/65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68 一、神经调节/68 二、体液调节/71 第五章呼吸/74 **节肺通气/75 一、肺通气的原理/75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80 第二节气体的交换和运输/82 一、气体的交换/82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84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86 一、呼吸中枢/86 二、呼吸运动的调节/87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90 **节消化功能/91 一、口腔、咽、食管的消化功能/91 二、胃消化功能/91 三、小肠消化功能/94 四、大肠消化功能/96 第二节吸收功能/98 一、吸收的部位/98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99 第三节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100 一、神经调节/101 二、体液调节/102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104 **节能量代谢/104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105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106 三、基础代谢/107 第二节体温/108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108 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111 三、体温调节/112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放/114 **节尿的生成过程/115 一、尿量与尿液的理化特性/116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16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118 四、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泄功能/120 第二节尿生成的调节/121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121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排泄的因素/122 第三节尿的排放/125 一、排尿反射与反馈控制/125 二、排尿异常与意义/127 第九章感觉器官/129 **节概述/129 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129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130 第二节视觉器官/130 一、眼的折光功能/131 二、眼的感光换能功能/133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134 第三节位置觉、听觉器官/135 一、耳的听觉功能/135 二、位置觉和运动觉功能/137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139 **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140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140 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141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44 一、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144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145 三、痛觉/146 第三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47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47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49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50 四、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52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53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生理功能/153 二、自主神经的信息传递/154 三、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156 第五节脑的高级功能/156 一、脑电图/157 二、觉醒与睡眠/157 第十一章内分泌/160 **节概述/161 一、激素的分类/161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61 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162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162 二、垂体激素/164 第三节甲状腺和甲状旁腺/165 一、甲状腺激素/165 二、甲状旁腺激素/167 第四节肾上腺/168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168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170 第五节胰岛/170 第十二章生殖/172 **节男性生殖/172 一、睾丸的功能/173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173 第二节女性生殖/174 一、卵巢的功能/174 二、月经周期及形成机制/175 三、妊娠与分娩/177 附录/179 生理学基础实验指导/179 实验一ABO血型的鉴定/179 实验二人体心音的听诊/181 实验三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182 实验四人体肺活量的测定/183 实验五影响尿生成的因素/184 实验六瞳孔对光反射及瞳孔近反射/186 教学大纲(参考)/187 参考文献/195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