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改革作为话语实践——基于1923年课程改革的谱系学考察

课程改革作为话语实践——基于1923年课程改革的谱系学考察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7145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73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69714562 ; 978-7-5697-1456-2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现代中国课程的兴起”的研究旨趣,聚焦于“1923年课程改革”这一标志着“现代中国课程兴起”的课程改革事件,意在探析其作为当下课程空间构建基点的思想基调,究竟包含着怎样的自我确认,又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凭借着何种知识想象得以形成的,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困境,影响着当下的课程乃至教育。成果研究的主要包括如下六方面内容:**部分为导论,建构研究的基本问题域及方法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了晚清社会课程话语革命。第三部分研究了科学话语与1923年课程改革的发生。第四部分研究了非话语实践中的“身体”出场与1923年课程改革的发生。第五部分研究了身体治理与1923年课程改革话语的构成。第六部分探讨了课程空间中身体的工具化危险及其应对。   

目录



导论 探寻现代中国课程的历史谱系
**节 两种历史观中的课程改革解读
第二节 视角转换与目光下移:理解“现代中国课程”的路径
第三节 谱系学:探寻现代中国课程的“发生”

**章 晚清社会的课程话语革命
**节 晚清社会空间中的权威课程话语
第二节 晚清权威课程改革话语的式微
第三节 课程改革话语的重构:严复的努力

第二章 课程空间中的科学话语实践
**节 话语构型:以“科学”为对象的论述
第二节 言说空间:教育出版与科学话语实践
第三节 话语主体:课程空间中的科学话语共同体

第三章 非话语实践中的“身体”出场
**节 经济形态、权力翻转与课程中的身体规训
第二节 政治变革与课程中国家化身体的自我建构
第三节 杜威来华与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章 身体治理与1923年课程改革话语的构成
**节 现代中国课程的发生: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双重维度
第二节 现代中国课程的内在意蕴:科学知识型
第三节 现代中国课程的根本追问:身体治理

第五章 课程空间中身体工具化的危险与应对
**节 课程与身体规训
第二节 课程与身体欲望
第三节 关怀自身的生存美学与课程发展路向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叶波,1984年出生于安徽无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系主任。全国课程论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史相关研究。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学报》等发表文章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中国课程的兴起——一种谱系学的考察”等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