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2297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5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308229777 ; 978-7-308-22977-7
本书特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海派文学是大有影响的一支。它持续的时间长,作家作品多,一直以来受到文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不过,以往研究主要着眼于海派文学本身,海派文学与文学自身以外的社会、政治等的关系,即文学的历时性研究,对于共时性研究则注意得不够。该书从文学场的角度研究海派文学,视角新、立论新,将为海派文学流派开辟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刘安海
内容简介
借鉴文学社会学,本书考察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海派文学场各类行动者的位置、习性,及资本运作构成的权力关系和区隔网络,揭示文学生产的社会实践和力量规制,从而探究文学与社会、虚构与现实的复杂关联及历史意味。从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理论,重读海派文学及其发生;阐述文学生产与作家意识的关系,考察海派作家习性养成及其资本积累的历史化过程;阐述文学传播与报章传媒的共谋,报纸、期刊等跨地域、跨界传播促成文学场的扩张与蔓延;阐述文学出版与社会机制的关联,及其对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构建的意义;探讨文学消费与大众接受的运行规则及内在逻辑,探析海派作家别样的思想路径与文化诉求。
目录
绪论
**章 何谓“海派文学”?
**节 海派文学及作家谱系
第二节 海派文学的发生
第二章 文学生产与作家资本
**节 从书斋走向市场
第二节 从象牙塔到十字街头
第三章 文学传播与报章传媒
**节 文学与报纸
第二节 文学与期刊
第三节 “不全然的海”:文学的艺术化
第四章 文学出版与场域自治
**节 文学与出版
第二节 行动者、共同体与文学自治
第五章 文学消费与大众接受
**节 读者大众的生成
第二节 “传奇”的缔造:张爱玲与现代传媒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黎燕,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传播,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随园食单
¥9.1¥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当你老了
¥9.1¥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12.5¥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21.4¥68.0 -
到山中去
¥1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