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系何以强弱——批判格兰诺维特

包邮关系何以强弱——批判格兰诺维特

¥96.0 (7.5折) ?
1星价 ¥96.0
2星价¥96.0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80941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522809410 ; 978-7-5228-0941-0

内容简介

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的优势》一文是被引率非常高的社会学名篇,但大多数学者只是以线性思维,对其加以证实或证伪,而未分析该文内在的逻辑分析困境,本书即针对这一问题写作。具体而言,本书围绕该文的核心思想展开分析,重点考察其核心命题(弱关系优势)中被遮蔽的问题,从关系传递的前提、关系与凝聚的外在联系、事物本身的散与聚、关系的超验意义等方面分析了命题得以成立的条件集合,对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者有一定的启发。

目录

导论无关系的关系域

一世界断裂与联系

二断裂社会之缘起

三本书的结构逻辑

**章“弱关系优势”争议

一论证及相关争辩

二内在前提之批判

三桥何以可能接连

第二章关系传递之前提

一关系何以能传递

二多元时间观并存

三模型之内在矛盾

第三章凝聚外在于关系

一影响凝聚的因素

二关系之多重效应

三关系—凝聚外联系

第四章事情本身散而聚

一事物本身凝聚力

二离散与凝聚相依

三形式指引之凝聚

第五章关系之超验意义

一关系人自助助人

二关系之关系逻辑

三关系概念及谱系

第六章迈向概念性推理

一命题的条件集合

二命题有别于判断

三推理即概念实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军,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10年、2002年分别赴美国、英国做访问学者。2003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1995年和1992分别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哲学硕士和理学学士学位。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著述60余篇(部),获得北京大学2006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刘军教授一直围绕“关系”开展研究,经历两次学术转型,开辟三个方向。2000年至2008年,刘军率先在国内开展“整体网研究”,认识到它对“意义”的无视。2008年至2015年,率先在国内将网络交换论纳入中国社会的关系研究,利用实验法探讨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利益分配,解释强制、冲突、拖下水、守门人等关系现象。自2015年以来,为破解关系研究的“抽象性”,刘军教授开始批判知性思维,尝试结合古典哲学为“关系研究”奠基,提出“关系存在论”思想,使关系研究同时关照“普遍性”“个体性”“特殊性”,缓解现代性造成的各种“关系”断裂。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