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自我肯定,父母给孩子一生的礼物

自我肯定,父母给孩子一生的礼物

1星价 ¥47.5 (6.8折)
2星价¥47.5 定价¥69.9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25017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91页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72250170 ; 978-7-5722-5017-0

本书特色

●作者成田奈绪子是日本知名儿科医生、脑科学家,在儿童心智发育方面临床经验丰富。 ●遵循大脑发育的3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从源头解决孩子爱发脾气、坏习惯、逆反、社交困难、不爱学习等养育难题。 ●25个常见亲子对话场景,知道“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拥有自我肯定感。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研究表明,大脑的成长和自我肯定感的发展息息相关。大脑就是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按照“生理之脑”“智慧之脑”“精神之脑”先后发育完成的。在0~9岁阶段,理解孩子的大脑发展过程,透过日常用心的引导,10岁之后,即便没有父母的帮助,孩子也能够“相信自己”“拥抱自己每一个部分”,遇到挫折也相信“总会有解决办法”。如果能够按照科学顺序育儿,即便不进行大量额外的教育,孩子也能成长为一个自我肯定感强的人。

目录

第1 章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001

什么是自我肯定感 003

如何培养出能在困境中说出“我能行”的孩子 010

自我肯定感的发展与大脑的发育紧密相关 014

为什么日本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偏低 021

第2 章 培养自我肯定感要符合大脑发育规律 031

大脑发育三步走,自我肯定感自然会形成 033

培养自我肯定感,7 个要点要重视 048

第3 章

提高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怎么说是关键 071

Case 1:想让孩子早点睡觉,他却不肯入睡 073

Case 2:孩子不想吃饭 077

Case 3:孩子喜欢挑食 080

Case 4:孩子不想去幼儿园 084

Case 5:孩子对什么都本能地拒绝 087

Case 6:孩子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吵闹 091

Case 7:孩子想要糖果或玩具时,得不到就死缠烂打 095

Case 8:孩子讨厌洗澡 099

Case 9:孩子沉迷电子游戏,一开始玩就停不下来 102

Case 10:孩子不喜欢做作业,学习不主动 106

Case 11:虽然是个男孩,却不怎么活泼,真让人担心 110

Case 12:孩子主动要求学习 某项技能,后来却不肯坚持 114

Case 13:孩子心不够静,坐不住 117

Case 14: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120

Case 15:孩子总是丢三落四 123

Case 16:孩子性格羞怯,做事不够积极主动 127

Case 17:孩子的人际关系似乎有些问题 131

Case 18:孩子说不想上学了 135

Case 19:孩子不擅长运动,我担心他会因此自卑 138

Case 20:孩子逆反情绪严重,受到批评立马大发脾气 141

Case 21:孩子乱放东西,怎么提醒都不改 145

Case 22:孩子对什么都说“无所谓”,缺乏热情 148

Case 23:孩子没有主见,容易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 152

Case 24:孩子说学校的学习没有意义 156

Case 25:孩子说谎 159

第4 章 你的自我肯定感高吗 165

你是否曾被担心、不安和恐惧笼罩 167

换挡,从消极走向积极 172

培养能让自己身心放松的兴趣与爱好 183

只需要改变说话的声调,孩子就会带给我们惊喜 184

译者后记 187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什么是自我肯定感 如果有自我肯定感理解测试,你也许只能得总分的一半 自我肯定感,通常被认为是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大家应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我肯定感强吧? 但事实证明,当被问到“什么是自我肯定感”时,几乎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大多数人可能会这样回答: ?? 非常喜欢自己,充满自信。 ?? 相信自我,勇于挑战未知的事物。 ??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完全接纳自我。 ??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气馁,而是坚信“我能行”。 ?? 即便失败了,也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 按以上几点衡量,拥有很强自我肯定感的人应该有很多。这些表现当然没什么原则性问题,因为,所谓的自我肯定感,的确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某人对“自我”充满“肯定”。 从心理学角度,我们可以把自我肯定感归纳为以下6 个方面的内容: ?? 能够看到自己的价值(自我认可)。 ?? 接纳自我(自我接纳)。 ?? 认为“我能行”(自我肯定)。 ?? 相信自己(自信心态)。 ?? 能自己做决定(自主意识)。 ?? 认为“我对某事(某人)有用”(自我价值)。 因此,像前面讲到的,如果某人具备“喜欢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我,勇于挑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气馁”“能够从困境中振作起来”这些能力,就认为其拥有自我肯定感,似乎并无不妥。 不过,很多成年人身为监护人,虽然口头上说着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具备高度自我肯定感的人,但他们自己对此的理解却存在很大偏差。严格来说,他们就属于只能在测试中得一半分的那类人。 那么,他们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下:为什么自我肯定感非常重要? 没有人能不依靠他人独自完成自己的事 人们之所以普遍认为自我肯定感越强越好,是因为它是人们在社会上自立自强、获得幸福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有很多,比如交际能力、自制力、忍耐力、创造力、想象力、共情能力、利他能力、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能力,等等。拥有了这些能力,实现自强自立,获得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这里有一个词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社会”。众所周知,社会是个体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所以毋庸置疑,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尽管有时候我们意识不到,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不依靠他人完成自己的事。仔细想来,人生活在社会上,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 当然,的确有很多人看起来似乎完全是靠自己而活的,他们自己照顾自己,能独自处理好所有事情。他们觉得:“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我都很自立。”可能还会说:“我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做饭,自己解决所有的事。”但仔细想一下,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要实现他们这种生活状态,其实要借助很多他人的力量。 为了养活自己,他们必须身处能够提供工作机会的环境;虽说他们会做饭,但只要不是完全的自给自足,还是需要别人提供原材料。总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几乎没有人能够完全不依靠他人。 同样,我们在使用“自立”这个词来形容某人的自我肯定感时,也经常会在无意中忽略他者的存在。 “喜欢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我,勇于挑战”“能够从困境中振作起来”,这些都是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所**的素质。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忽视了与他人协调共生的能力,也不能在生活中收获幸福。 作为自我肯定感的一部分,那种认为“我对某事(某人)有用”的自我价值感,的确需要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获得。 自我肯定感的真正含义 一个人无论多么喜欢自己,无论有多么坚定不移的自信,如果在生活中不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我们就不能说他的自我肯定感很强。 充满自信是好事,但如果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己见、不能体谅他人,那他应该不是自我肯定感很强的人。 举个例子,某人特别讨厌吃豌豆,甚至认为世上就不应该存在这种食物,但在某次宴会上,主人却用亲手做的豌豆饭盛情招待他。这种情况下,他该怎么办呢?是否可以毫无顾忌地说“我不吃豌豆”,然后在主人面前把豌豆全部挑出来呢?这样做显然不合适。恐怕他应该考虑一下主人的感受。 无论多么悦纳自己,如果遇事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只能被称作“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表现,乍一看似乎自我肯定感很强,其实只是自以为是罢了。 如果用这种对自我肯定感一知半解的态度来教育子女,那*后培养出的,恐怕也只是自以为是的孩子。 很多人的观点是:孩子做得不够出色没关系,只要对自己的缺点有足够的认知就好,因为我们就是希望培养出善于接纳真正自我的孩子。其实,处于这种认知水平的父母,也是那些在测试中只能得到一半分的人,他们很难培养出具备真正自我肯定感的孩子。 具备真正自我肯定感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定会适时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所以,虽说能够接纳自我、保持真实的自我非常重要,但我们也要避免培养出那种会毫无顾忌地把豌豆挑出来、自以为是的人。 如果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自我肯定感强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想“我讨厌吃豌豆”的同时,也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带着“主人是特意为我们做的豌豆”的想法尽量吃光,*后再说一句“真好吃”。 实现“对己”与“对人”的协调统一,才是满分的自我肯定感 具备真正自我肯定感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能与他人互帮互助,创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感到舒适的关系。也就是说,能够把“对己”与“对人”协调统一的人,才真正具有可以打满分的自我肯定感。 在进行自我肯定感的实际测试时,除了“能否完全接纳自我”“请说一下对于自我实现的态度”“生活中是否有充实感”这类明确针对自身的问题,还一定配套有“能否信任他人”“能够积极与他人交往吗”“请说一下对待他人评价的态度”这些与他人有关的问题。 也就是说,正确认知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本身也是自我肯定感的组成部分。希望提高孩子自我肯定感的父母,请一定不要忽略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逐步形成高度的自我肯定感,培养他们主动关注他人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越来越相信自己被周围的人所需要、对社会有意义,就说明他的自我肯定感在不断提高。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过度专注于对孩子“自我”的培养,一心想培养出悦纳自己的孩子,却往往忽略了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与他人交往,这是不可取的。 请牢记:在悦纳自己的同时,又能够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才是孩子自我肯定感养成的关键。 如何培养出能在困境中说出 “我能行”的孩子 自我肯定感是使人从困境中振作起来的力量源泉 很多人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悦纳自己,充满自信。他们会说:“希望孩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气馁,无论失败多少次,都有力量勇敢地振作起来,继续挑战。” 这里所说的“力量”,用专业术语来表述就是“恢复力”。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具备较强的“恢复力”是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后能够得心应手的重要保证。 人生并非总是顺风顺水、充满快乐,相反,任何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碰到困难与挫折,甚至会崩溃。此时,如果不能主动想办法克服,不仅可能引发身体不适,甚至还可能被困难击倒、一蹶不振。即便不至于如此严重,也可能令人长时间郁郁寡欢,丧失活力。 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诀窍就是,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高度的自我肯定感,因为人的恢复力与之密切相关。 以“我能行”的心态来克服困难与挫折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肯定感很低,自然就对自己的能力信心不足,无法确信能否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困难、跨越逆境。也就是说,为了培养孩子的恢复力,首先要使其具备无论何种境况下都不气馁、相信“我能行”的能力。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但在孩子6 岁之前培养其自然地说出“我能行”以及“没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如果孩子从小就拥有对自己说“我能行”“没问题”的能力,那么,以后他们情绪低落、遭遇失败,甚至陷入大的困境时,也能自我安慰——“失败而已,又不会死”“这次不行,下次一定想办法做好”“没问题的,下次一定能行”。如此这般,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一个恢复力很强的人。 相信自己肯定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同样重要 这里需要注意,重新振作并非只能依靠自我。有些困难我们可能自己无法解决,这时就该向他人求助。我们称这种寻求帮助的能力为“社交能力”,它也是一个人恢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具备“即使失败也能重新振作起来的能力”,拥有“在陷入困境时,一定会有人来帮助”的信念也是不可或缺的。 至此,形成自我肯定感的另一半,也就是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提高恢复力方面的重要性就逐步显现出来了。 自信而又信任他人的孩子在遇到有一定困难甚至棘手的事情时,**反应往往是“没问题,总会解决的”这种积极的思维模式。 同时,因为他们信任他人,在遇到无法完全依靠自身能力解决的问题时,也会积极借助周边的力量。 并且,因为他们深信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就不会过度不安,以致情绪崩溃。即便问题*终无法解决,他们也不会勃然大怒,更不会怪罪或攻击他人。 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事实上,无论是自我肯定感还是恢复力,都是在与他人的良好互动中不断螺旋式上升的,人们需要具备类似“我能行”的思维模式。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自我肯定感和恢复力的形成并不能一蹴而就,因为人的思维模式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程度不同,其特点也不同。 所以,要想培养出自我肯定感和恢复力都很强的孩子,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段大脑的发育程度并以科学的方式应对,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简介

成田奈绪子 小儿科医生,医学博士,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日本文教大学教育学院特别教育专业教授,日本小儿科学会认定小儿科专家,脑发育科学家,“科学育儿轴心”工作坊创始人。 毕业于神户大学医学部,1994年至1998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留学,历任日本独协医科大学越谷医院儿科助手、日本筑波大学基础医学系讲师,从事儿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在“ 科学育儿轴心”工作坊中,对因孩子逃学等原因而对育儿失去信心的父母,以超越医学的方法提供有力支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