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符号学:艺术形式的意义分析

包邮艺术符号学:艺术形式的意义分析

¥43.2 (6.4折) ?
1星价 ¥43.2
2星价¥43.2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579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69057959 ; 978-7-5690-5795-9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艺术论域的符号学研究专著。本书尝试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门意义之学,符号学如何走向艺术论域,如何解决意义非常特殊的对象——艺术,因为很多人认为艺术具有“无目的性”,追求意义甚至会破坏艺术,艺术的意义“不可言传”。本书尝试将作为意义之学的符号学与“无目的”之实践的艺术相结合,重新审视我们对艺术的认识,既能考察和推进符号学理论的发展,也能拓展当下学界对艺术的认知疆界。换句话说,符号学必须令人信服地揭示艺术的特点,在复杂问题的研究中,把艺术学理论向前推进一大步。这种尝试是非常具有创见的,也体现了中国学者在普遍性学术研究领域上的广阔视野。

目录

导言 艺术符号学:几个基本问题
1.艺术符号学有什么必要?
2.现代艺术符号学诸流派
3.“三联体滑动”
4.艺术的“无利害”与“无目的性”
5.艺术意义必需的“展示”方式
**部分 艺术的定义
**章 “美学”与“艺术哲学”的纠缠
1.“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分合
2.“美学”的由来
3.“审美”与“泛审美化”
第二章 程序主义及其困难
1.为什么要定义艺术?
2.功能论
3.表现论
4.形式论
5.艺术“不可定义”说
6.历史一体制论的兴起
第三章 从符用学定义艺术:“超脱庸常”
1.回到功能主义
2.“崇高说”的历史
3.超脱庸常
4.为什么是形式?
第四章 “境界说”与艺术定义
1.“境界”与“意境”之不同
2.各种“境界”
3.中国艺术学史上的“境界说”
4.艺术“境界”即“超脱庸常”
第二部分 艺术文本的构成
**章 艺术文本中的冗余
1.冗余/噪音概念群
2.冗余的普遍性与风格功能
3.艺术无冗余?
5.艺术全冗余?
第二章 艺术中的“准不可能世界”
1.可能世界理论
2.逻辑不可能
3.艺术中的“准不可能”世界
4.时间旅行:回到过去拯救现在
第三章 从反讽到解释旋涡
1.反讽:“副解归正”
2.双读:解释旋涡的“亦反亦正”
3.解释旋涡的普遍性
4.社会文化中的解释旋涡
5.解释旋涡产生的原因
6.为什么艺术注定落入解释旋涡?
第四章 艺术动势
1.动势概念群
2.阿恩海姆的“视觉动力”理论
3.新批评派的“张力论”
4.张力论之发展
5.“气韵生动”
6.熵减论
7.动势贯穿符形、符义、符用
第五章 艺术的拓扑像似
1.艺术不仅靠像似
2.拓扑像似
3.拓扑集群
4.语言艺术中的拓扑像似
5.拓扑美学
第六章 现代艺术的“不协调转向”
1.协调说历史悠久
2.现当代艺术中的不协调
3.不协调是“反形式”?
4.不协调艺术出自“无意识”?
第三部分 艺术的意义过程
**章 “展示”与艺术文本意向性
1.文本中的意向性
2.文本意向性
3.展示与“不定点”
4.展示与文化范畴
第二章 艺术的双标出
1.文化标出性
2.命名标出与功能标出
3.处理标出性的文化机制
4.艺术双标出
5.艺术并非为社会标出项翻转服务
第三章 艺术的“自身再现”
1.再现
2.再现的基本原理
3.再现的媒介分类
3.再现文本与对象的“相关性”
4.艺术再现
第四章 艺术与物
1.何为与艺术有关之“物”?
2.物作为艺术再现对象
3.物作为艺术的媒介
4.物作为艺术文本的载体
5.当代艺术的“物转向”及其前景
第五章 艺术风格:附加符码论
1.从符号学探寻风格之谜
2.风格是个普遍存在
3.风格是文本附加符码
4.风格、文体、修辞的纠缠
5.风格学与修辞学的区别
6.艺术风格
第六章 “零度创作”
1.符号学的情感研究
2.冷情感
3.低调修辞
4.零风格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毅衡,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符号学、叙述学、形式论。著有《远游的诗神》《重访新批评》《文学符号学》《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广义叙述学》《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以及The Uneasy Narrator,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 The River Fans Out,Philosophical Semiotics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