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篇副文本的互文机制研究

语篇副文本的互文机制研究

1星价 ¥85.0 (7.2折)
2星价¥85.0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029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0
  • 出版时间:2022-12-01
  • 条形码:9787522710297 ; 978-7-5227-1029-7

内容简介

  《语篇副文本的互文机制研究》主要研究语篇副文本的互文现象及其互文机制。研究以互文语篇理论为指导框架,采用宏观架构和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学术语篇和文学语篇的副文本系统的配置、副文本与主文本和语篇世界之间的耦合互文方式、互文修辞效果和修辞动因以及互文的认知机制。  《语篇副文本的互文机制研究》发展了热奈特关于“副文性”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对了解副文本的语篇地位和语篇功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2.1 副文本与副文性
1.2.2 互文性
1.3 研究综述
1.3.1 语篇互文结构研究述评
1.3.2 副文本已有研究回顾
1.3.3 副文本研究可拓展的空间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实例来源
1.5.1 科学著作语篇实例来源
1.5.2 文学作品语篇实例来源
1.6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互文语篇理论的多声构成
2.1 互文语篇理论的产生背景
2.1.1 学科背景
2.1.2 理论背景
2.2 互文语篇理论的哲学和认知科学理据
2.2.1 哲学理据
2.2.2 认知科学理据
2.3 有关互文语篇理论的几个基础概念
2.3.1 语篇与文本
2.3.2 对象文本和双值文本与引语文本的使用和提及
2.3.3 互文范式和互文形式
2.4 互文语篇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2.4.1 互文语篇理论的基本观点
2.4.2 互文语篇理论指导下的语篇研究方法
2.5 小结

第三章 作为语篇边界的副文本系统及其类型
3.1 导言
3.2 语篇系统整体与副文本系统的边界地位
3.2.1 语篇系统整体
3.2.2 作为边界的副文本系统
3.3 学术著作语篇和文学作品语篇的副文本类型
3.3.1 空间标准
3.3.2 时间标准
3.3.3 模态媒介
3.3.4 来源主体
3.3.5 接受主体
3.3.6 功能标准
3.4 小结
……

第四章 学术著作语篇副文本系统之互文探究
第五章 文学作品语篇副文本系统之互文探究
第六章 副文本的配置差异、修辞动因和认知机制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志军,男,1988年5月生,河南林州人。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直聘)。2014年获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18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18-2020年在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兴趣为语篇语言学、修辞学、话语分析。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河南省博士后启动项目资助各一项。在《当代修辞学》《语言研究集刊》《语言文字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