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人文大讲堂)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人文大讲堂)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714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19-08-01
  • 条形码:9787300271446 ; 978-7-300-27144-6

本书特色

★光华200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时,我认识了她,她是刘笑敢教授带的博士,也是我的《庄子》课程的助教,学习认真,常有新思。2010年她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任教,又做了一年多我的研究助理,帮我整理书稿,2014年我们一起合作了《庄子解读》这本教材。转眼12年过去了,看到她的《庄子》视频谋很受欢迎,为她高兴。这本书有她自己独特的观察、感悟与思考,呈现了一个活泼泼的庄子,值得一读。 今天是国学发展的好时代,光华有哲学的专业训练,读过中国古典文学、比较文学、中国哲学三个专业,一直致力于道家研究,视野开阔,不落窠臼。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她用心讲课,传播道家思想,既立足文本,又不失灵气,相信能给很多人带来启发。 ——陈鼓应,2019年6月30日 ★如何在当代重新打开《庄子》文本?一个女性如何来阅读《庄子》文本?她如何从日常的生命经验出发来让深奥的古典文本具有当下的可感受温度?林光华博士的著作找到了她自己个人的方式。她既在学理上紧扣《庄子》文本,又从容自如地带入现代的各种解释学问题意识,更主要的特点还在于带入生命经验的解悟。从其标题《放下心中的尺子》就可以看出,光华试图让《庄子》鲜活的思想,不落入任何死板的立场,从而可以把一切成规的道路与标准加以解构,让我们学会重新看待我们的经验与处境,让现代人在个体经验与天地境界之间找到新的连接与转化通道。光华用通识教育的讲解方式,针对当下流行的各种现象进行发问与反思,既敏感又准确,从而形成了个体的语法与生命的格言,让我们感受到《庄子》的古典智慧在当下依然还有着巨大的启发性,值得我们去阅读与倾听! ——夏可君,2019牟7月2日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郭象本《庄子》的内七篇顺序进行讲解,内七篇各自都是一个独立圆融的整体,而内七篇又浑然一体,尽管有个别思想有些龃龉,但都是可以整合的。本书尊重古人的篇章顺序,分为十二讲三十六节来依次论述。本书的每一讲都先解读全文,厘清有争议的文本含义,揭示全篇的哲学要义,然后具体谈与《老子》思想的内在关联。这本书中的《老子》研究部分,是以拙著《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为根据。本书用“讲”,而不用“章”,则是基于在人大国学院8年讲解《庄子研读》课程的经历,希望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能回应到人的实际生存境域中的一些普遍的问题。

目录

摘要

**篇 《逍遥游》
**讲 逍遥游,怎么游
第二讲 大鹏孤独吗
第三讲 对不理解的理解
第四讲 别人的点赞没那么重要
第五讲 中国式超人
第六讲 与宇宙取得联系
第七讲 加法求知,减法修心
第八讲 无用真有用
第九讲 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第二篇 《齐物论》
第十讲 我们不一样
第十一讲 吾丧我的存在感
第十二讲 焦虑,你躲过了吗
第十三讲 辩论怎么了
第十四讲 诗意和远方在哪里
第十五讲 阴阳的新平衡
第十六讲 六十分的人设也很棒
第十七讲 朝三暮四的猴子
第十八讲 成功的失败
第十九讲 放下心中的尺子
第二十讲 *伟大的造梦师
第二十一讲 庄周梦蝶的回响

第三篇 《养生主》
第二十二讲 打通心灵的任督二脉
第二十三讲 人性何来善恶
第二十四讲 庖丁解牛用的是什么刀
第二十五讲 安命是一种逍遥吗
第二十六讲 自由是*大的笼子
……

第四篇 《人间世》
第五篇 《德充符》
第六篇 《大宗师》
第七篇 《应帝王》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放下心中的尺子:哲学50讲》:  譬如我们的爱好,它换不来任何功利,却可以丰富内心,这便是无价之宝。今天很多家长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学绘画,就是为了考级,为的是孩子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被人认可、肯定,或在升学中加分。结果牺牲的是孩子本有的天性、兴趣和独得其乐的体验。孩子越大,家长越焦虑孩子的成绩、成功、成才,却往往忽视了一个孩子*重要的是成为他自己。那该怎么做呢?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更进一步,我们欣赏一朵花,我们静观一片云,我们发发呆,我们散散步,我们不与别人比优秀,不与别人争**,那段时间便真的属于我们自己,那段时间便是沉淀到我们生命中的扎扎实实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只有在人生关键处可以看到,一个内心丰富、纯粹、有所热爱的人,永远不会绝望。面对人生必经的各种坎坷,没有跟着人群跑的惊慌,而是拿出自己的心灵资源去应对。在我们今天拼命占有各种资源的时代,庄子告诉我们*大的资源是我们的内心。按照自己内心的标准去生活,会活成一个能悦纳自己、应对变化的人。这个自我标准,小到你的穿着打扮,大到你的人生选择,只有本乎内心做出的,才是有力量的,经得起考验的。  我的课上曾经有个学街舞的学生,舞跳得非常好,他很想打一个耳钉,又怕别人说,怕父母说,一个学期都在纠结这件事。听完《庄子》后,第二学期又出现在我的课上,戴了一个非常好看的耳钉,与他的气质特别搭,*重要的是他脸上的从容与自信。鲁迅弃医从文,罗大佑弃医从艺,切格瓦拉弃医搞革命……当然不是对学医有什么意见,而是说他们因为追随自己的内心,做出了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其实类似这样大大小小的选择每天都在生命中发生。庄子提醒我们,不要放弃我们自己的标准,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选择与社会的标准不同时,只要你没有伤害和妨碍到他人,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选择。  第二,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看问题的智慧。  无用还意味着我们从一个角度看是无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会发现有大用。就像惠子总是从实用的角度看问题,生命便充满了困惑与沮丧。我们都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那个能从全局观察象的人才看到了真相,也才了解了整个象的样子,也才会了解象的用处不只在象牙或象腿。人要跳出已有的视野和维度,走开一步,看到的事物就更全面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样东西作用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有的孩子虽有多动症,结果*后却成了舞蹈家。人生就是这样,祸福相依,否极泰来。我们要学会变逆境为顺境,把不利变有利。像庄子《人间世》描述过的支离疏这个人,他虽然残疾丑陋,却得以保全性命,生活无忧。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往往只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转换一下视角,即会发现它有大的作用。  第三,不为外物所缚的心灵自由。  很多东西无法增加你的财富,却能丰富你的生命。这便是自由,也是逍遥的意义。整个《庄子》*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庄子的通透与洒脱,他对自由的看重与对真性情的守护。《马蹄》篇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龅草饮水,翘足而陆。”就像马的自由奔放,人也有自由的天性。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也说,心灵自由的人才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并非为了成名成家,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是自身的生命意义源源不断生发出来的状态。回顾浩瀚的历史,真正留下来的不是那些黄金白银或皇宫城池,而是精神文明。这种文明的创造尤其需要自由的心灵。  ……

作者简介

  林光华,1979年生,江苏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古典文学硕士、汉语言文学学士。研究道家哲学、魏晋玄学,热爱文学写作。曾赴中国香港、台湾以及德国等地学习,美国乔治城大学访问学者。已出版专著《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研究》,教材《老子解读》《庄子解读》,文集《假如人生没有回忆》。在《哲学与文化》《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2018年《庄子》视频课上线,2019年《道解红楼梦》视频课上线。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现代心灵生态的探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