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的平台化转型
1星价
¥42.3
(7.2折)
2星价¥42.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17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7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22711782 ; 978-7-5227-1178-2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湖北垄上传媒这一电视媒体与现代农业跨界融合的创新示范为个案,从媒体平台理论切入,围绕“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与现实图景-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的平台化转型动因-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的平台化转型路径-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构成方式-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运行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困境与出路”展开研究。电视媒体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品牌公信力,转型为与现代农业跨界融合的服务“三农”的新媒体平台,从而实现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提升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章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
**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一 初步形成阶段(1949年至1982年)
二 起步发展阶段(1983年至1997年)
三 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2012年)
四 转型升级阶段:2013年至今
第二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现实图景
一 传输覆盖: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 内容服务:供应不足与错位
三 财政保障:经费来源不充足
第二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动因
**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变革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府角色:从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
二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服务:目标是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
三 以“乡村文化重振”为核心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第二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困境突围
一 重塑农民主体地位
二 突破单一收入模式
三 深化电视融合转型
第三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功能拓展
一 加强资源整合
二 沉淀用户数据
三 提供多元服务
第三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的平台化转型路径
**节 转型**步:从“垄上栏目”到“垄上频道”
一 打造王牌对农栏目强化品牌公信力
二 建立品牌栏目集群实现频道专业化
三 搭建对农话语平台激活用户生产内容
第二节 转型第二步:从“频道经营”到“产业运营”
一 借势“三农”活动强化品牌吸附力
二 开发互联网产品拓展媒体渠道
三 构建以“垄上行”品牌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链
第三节 转型第三步:从“对农媒体”到“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
一 “媒体平台”与“双边市场”的属性
二 垄上频道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三 垄上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
第四章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构成方式
**节 平台的相关概念
一 平台理论溯源
二 平台及媒介平台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基本特性
一 电视基因的媒体属性
二 平台基因的服务属性
三 互联网基因的技术属性
第三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相关角色
一 平台运营者
二 平台服务使用者
三 平台服务提供者
第四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构成模块
一 子系统模块
二 大系统模块
三 平台规则
第五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核心功能
一 吸引:聚合“三农”市场资源
二 促进:响应“三农”市场用户需求
三 匹配:创造多元价值
第五章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运行机制
**节 丰富内容模块:坚持农村电视公共服务定位
一 瞄准农民需求开办对口栏目
二 立足农民生活创新节目形式
三 坚持平民视角创新传播语态
四 坚守服务意识打响涉农品牌
第二节 建构关系模块:拓展农村电视公共服务渠道
一 线下活动:“弱关系”(观众)向“强关系”(用户)转变
二 热线平台:沉淀用户数据寻求价值转化
三 线上矩阵:拓展传播边界培养潜在用户
第三节 打造服务模块:提升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价值
一 垄上平台的服务业务板块
二 垄上平台的助农直播新模式
三 垄上平台的营利模式
第六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问题与出路
**节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认识误区
一 平台化转型不是自建平台而是对接平台
二 平台化转型不是粗放式扩张而是集约式整合
三 平台化转型不是扩建渠道而是构建场景
四 平台化转型不是重资产投资而是聚合资源
第二节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实践困境
一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科技基因不足
二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体制机制落后
三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治理模式尚需完善
第三节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突围之策
一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要以媒介科技发展为导向
二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要建立模块化媒介组织结构
三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要建立划分角色的治理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章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
**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一 初步形成阶段(1949年至1982年)
二 起步发展阶段(1983年至1997年)
三 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至2012年)
四 转型升级阶段:2013年至今
第二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现实图景
一 传输覆盖: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 内容服务:供应不足与错位
三 财政保障:经费来源不充足
第二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动因
**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变革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府角色:从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
二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服务:目标是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
三 以“乡村文化重振”为核心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第二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困境突围
一 重塑农民主体地位
二 突破单一收入模式
三 深化电视融合转型
第三节 农村电视公共服务的功能拓展
一 加强资源整合
二 沉淀用户数据
三 提供多元服务
第三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的平台化转型路径
**节 转型**步:从“垄上栏目”到“垄上频道”
一 打造王牌对农栏目强化品牌公信力
二 建立品牌栏目集群实现频道专业化
三 搭建对农话语平台激活用户生产内容
第二节 转型第二步:从“频道经营”到“产业运营”
一 借势“三农”活动强化品牌吸附力
二 开发互联网产品拓展媒体渠道
三 构建以“垄上行”品牌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链
第三节 转型第三步:从“对农媒体”到“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
一 “媒体平台”与“双边市场”的属性
二 垄上频道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三 垄上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
第四章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构成方式
**节 平台的相关概念
一 平台理论溯源
二 平台及媒介平台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基本特性
一 电视基因的媒体属性
二 平台基因的服务属性
三 互联网基因的技术属性
第三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相关角色
一 平台运营者
二 平台服务使用者
三 平台服务提供者
第四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构成模块
一 子系统模块
二 大系统模块
三 平台规则
第五节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核心功能
一 吸引:聚合“三农”市场资源
二 促进:响应“三农”市场用户需求
三 匹配:创造多元价值
第五章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的运行机制
**节 丰富内容模块:坚持农村电视公共服务定位
一 瞄准农民需求开办对口栏目
二 立足农民生活创新节目形式
三 坚持平民视角创新传播语态
四 坚守服务意识打响涉农品牌
第二节 建构关系模块:拓展农村电视公共服务渠道
一 线下活动:“弱关系”(观众)向“强关系”(用户)转变
二 热线平台:沉淀用户数据寻求价值转化
三 线上矩阵:拓展传播边界培养潜在用户
第三节 打造服务模块:提升农村电视公共服务价值
一 垄上平台的服务业务板块
二 垄上平台的助农直播新模式
三 垄上平台的营利模式
第六章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问题与出路
**节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认识误区
一 平台化转型不是自建平台而是对接平台
二 平台化转型不是粗放式扩张而是集约式整合
三 平台化转型不是扩建渠道而是构建场景
四 平台化转型不是重资产投资而是聚合资源
第二节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实践困境
一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科技基因不足
二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体制机制落后
三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治理模式尚需完善
第三节 农村公共服务中电视媒体平台化转型的突围之策
一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要以媒介科技发展为导向
二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要建立模块化媒介组织结构
三 服务三农新媒体平台要建立划分角色的治理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锐,新闻传播学博士,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视理论与实务、视听新媒体研究。在《现代传播》《编辑之友》《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两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等4项。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偏见
¥17.8¥5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文言浅说
¥10.1¥24.0 -
理解人性
¥12.9¥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