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诗歌唤醒黎明——《晨诵课》指导用书

包邮用诗歌唤醒黎明——《晨诵课》指导用书

¥36.9 (6.2折) ?
1星价 ¥36.9
2星价¥36.9 定价¥5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0793388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40793388 ; 978-7-5407-9338-8

本书特色

近 20 个备课案例 10 多个课堂实录 80 多首诗歌童谣 一线名师的课堂案例 教学专家的实践总结 细腻生动的教学示范 详尽实用的晨诵指南

内容简介

晨诵诗怎么选?晨诵怎么读?晨诵课怎么上?如何让孩子在晨诵中兴发感动,从而写出灵性诗句?如何让老师在诗歌教学中得到有效提高?有名教学专家陈美丽老师总结多年晨诵课教学实践经验,编写了这本可借鉴性强、可操作性高的晨诵课指导用书。书中细致阐释了晨诵课的相关概念及实施流程,以加深广大教师对晨诵课的认识和理解;详细列举了近20首适合小学各个年级的、各种类型的诗歌的备课案例,帮助教师学会整体感知诗歌、理解诗歌,并将诗歌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编织;还精心选取了干国祥、陈美丽、严盈侠等名师的经典晨诵课堂实录,展现了优秀课堂的无穷魅力。本书是晨诵课程的行动指南,有效引领教师按图索骥,开启美好的晨诵之旅。本书适合广大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阅读。

目录

序 晨诵,与黎明共舞(魏智渊)/001 **辑 晨诵,是一种存在方式 /001 003 童诗与古诗,孩子凭什么去感受天地万物 005 晨诵,让声音舞蹈起来 005 一、老师的范读 006 二、复习时的朗读 008 三、学习整首诗时的朗读 009 四、综合阶段的朗读 012 一节晨诵课,就是一趟美妙的旅程 --一节晨诵课的完整流程 013 晨诵的流程一:唱主题歌 013 晨诵的流程二:复习诗歌 014 晨诵的流程三:整体感知 015 晨诵的流程四: 理解 016 晨诵的流程五:综合呈现 017 晨诵与儿童诗仿写 025 二十四节气·教育·课程 --二十四节气课程如何进行 030 草木·农人·诗句 --“农历的天空下”课程的价值 第二辑 晨诵,就是练习三步舞曲 /033 035 选一首诗开启新学期的 天 035 一年级《我和小鸟和铃铛》 036 二年级《早安,小松鼠》 037 三年级《向着明亮那方》 039 四年级《有天》 040 五年级《生命幻想曲》 041 六年级《阿什拉姆学校》 043 《劳作》 045 备课样例一 一年级上册 单元童谣两首 046 一、《摇啊摇》 048 二、《拉大锯》 050 备课样例二 二年级上册 单元童诗两首 050 一、《早安,小松鼠》 052 二、《村小:生字课》 056 备课样例三 三年级下册诗两首 056 一、《种子的梦想》 059 二、《弹歌》 062 备课样例四 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063 一、《春日》 065 二、《迎春花》 068 备课样例五 四年级上册道德人格课程两则 068 一、孔子的开学典礼致辞 070 二、第 56 号教室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076 备课样例六 六年级上册儒家课程两则 076 一、孔子自述 079 二、仁 第三辑 让每次晨诵成为一趟美妙的旅程 /083 085 晨诵,让教育安静下来 086 一、 理解 087 二、相互编织 090 过不完的《元日》 --干国祥老师《元日》晨诵课录 100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陈美丽老师《水调歌头》晨诵课录 100 弦歌时光 101 唱主题歌 101 导入诗歌 103 学习小序 104 理解诗歌 107 升华主题 108 回 声 109 明日落红应满径 --《天仙子》晨诵课录 114 梦里花落知多少 --干国祥老师《春晓》《如梦令》晨诵课录 127 自在飞花轻似梦 --《浣溪沙》晨诵课录 127 意外的晨诵课 128 开启黎明 129 漠漠轻寒上小楼 130 淡烟流水画屏幽 133 用一首落花诗,跟春天说再见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教学手记 133 课 前 134 课 中 141 课 余 142 清明和白露: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诗词之旅 142 清明:生死之间的冷与热 147 白露:秋草生庭白露时 153 生命,是等一朵花开 --水仙花课程课录 163 烟雨任平生,归来是少年 --农历的天空下·苏轼课程分享 163 缘起·大地的漂泊者 164 板块:时间的朋友(苏轼) 167 第二板块:时间中行走(我们) 172 第三板块:时间的赠物(生命) 179 穿越春天,穿越诗歌,穿越狄金森 --四年级春狄金森诗歌课程 179 一、课程简介、设想 209 二、生命的孤独与丰盈--狄金森诗歌晨诵之旅 255 三、诗人只把那些灯点亮--狄金森课程告别仪式 270 诗歌,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新月教室童诗之旅 270 不知道什么叫童诗,只知道要好好生活 275 童诗不是灵感,是诚挚地生活 281 刻意练习 288 诗歌,刻写了我们的心灵 295 教育真正的魅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99 我的心被撞击了二十四次 --走进《飞鸟集》
展开全部

节选

童诗与古诗,孩子凭什么去感受天地万物 干国祥 我的朋友中,陈琴、戴建荣等,是古诗教育派代表人物,雪野、丁云等,是童诗教育派代表人物。他们分别站在一个教育重大问题的两端: 儿童入学后,*早的那几年,应该以古诗为主导还是童诗为主导? 民间对此截然相反、势同水火的意见,比两派代表人物更为极端。 朋友征询于我,我的态度一贯鲜明:先儿歌童谣(幼儿园、一年级), 再自由童诗(二、三、四年级),再唐诗宋词(四、五年级),再现代诗 歌(五、六年级)…… 问题是:凭什么我这么确信?! 这来自对语言本质的沉思,也来自十五年晨诵课程的实践。 我们如何感受天地万物?凭我们的感官,还是凭我们的语言? 从形而上的开端处,我们就有了绝对的矛盾:没有语言的赠予,我们 只能和动物一样感受自然万物;被语言规定了如何去感受,一个人是否还 拥有独独属于他自己的感受? 古诗派强调的,就是传统语言丰富的赠予。“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生活在怎样的语言里,就是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思想国度。“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 苦,但伤知音稀”……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这一切,我们是否还是我们,我们又凭借着什么来思考和歌唱。 但是,一个孩子眼睛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并不关心人类远大 的命运,他关心的是:大树为什么要长耳朵(木耳)啊?它都听到了些什 么啊?它会把听到的故事,讲给谁听啊? 几乎没有一首古诗词告诉孩子该如何去表达他自己的感受,每一首 古诗词都在强调着你应该像它那样高远地去看、去听、去感受……而保护好孩子的感受力,也就是保护好语言的原创力,让未来的一代人,不因为继承了丰厚的遗产,结果反而变成了只会借古人句子表达的鹦鹉。 矛盾的双方各有道理,正如哲学启发我们的那样,矛盾并不意味着双方必须你死我活,矛盾恰恰体现了事物的复杂性和成长性:无矛盾,不发展! 于是就有了我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原则就是:所有美好,各安其时。儿歌童谣才是真正的母语,母亲和母亲的母亲们创造的歌谣——这是语言的奶水。 不被押韵和字数所束缚的童诗,告诉孩子可以怎样自由地捕捉自己对天地万物的感受——这是语言的蜜糖。 古典诗词,把这个语言家园里**精美、**动人、**深邃的表达,赠予孩子——这是语言之盐,融在文化之汤里。 而现代诗歌,以它形式和表达的自由、内涵的丰富和开放、个性的张扬和奔放,吸引着正在成长着的少年们——这是语言的饮料,每个人都可以各取所需。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生活在怎样的语言里,就是拥有怎样的精神世 界、思想国度。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感受力,也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他们在继承中华大地上丰厚的遗产的同时,能够向着未来、向着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晨诵,让声音舞蹈起来 陈美丽 我们都知道晨诵是声音的舞蹈,这声音,应该宛如清晨林间的鸟鸣, 划破黑暗,带来黎明,唤醒沉睡的生命。因此,朗读在晨诵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晨诵课的朗读,不同于舞台上的朗诵表演,它同样指向表现力,但不止于表现力;也不同于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它同样指向精确,但又不止 于精确。 晨诵课的朗读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方法。 一、老师的范读 常常有老师问我,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这应该是被问得*多的一个问题。一开始,我会教老师们朗读的技巧:从停顿到重音到延长音,我边读边给大家讲解;从儿歌童谣到自由童诗到古典诗词到现代诗歌,我边解 释边给大家示范…… 但*终,我会将指导学生朗读的秘诀归结为一句话:要让学生读好诗歌,老师自己的范读首先要到位。 我们都知道,*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在学习上,对孩子来说*直接也*有影响力的模仿对象就是老师。对于热爱教育的老师来说,一个书写漂亮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的字一定也写得很漂亮;一个吉 他弹得很出色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的吉他弹奏一定也不会差。同样的,一个朗读很精彩的老师,天长日久,班上孩子的朗读一定也会非常精彩。 也就是说,要指导学生朗读,老师要先从自己练好朗读开始。 在晨诵的理念中,晨诵是小鸟(学生)跟着大鸟(老师)一起放声 歌唱(朗读)。老师就是晨诵中的领唱者,老师的朗读就是给孩子*好的 示范。 二、复习时的朗读 在学习新诗前,老师会带着孩子复习一到两首前面学过的诗歌。这 时候,我们看到的现象常常是,为了复习而复习,为了朗读而朗读,看不到更明确的指向。而事实上,我们要问的是:复习的目的为何?也就是复习诗歌的时候,为何朗读? 在这个阶段,朗读不外乎三个目的: 1. 为了指导朗读。 为了读而读,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有时的复习是为了指导朗读。一般情况下,如果前一天讲课的时候,学生在个别字的读音上经常出错,或者有的诗句朗读时情感不到位,那么复习的时候,可以标出朗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标出需要提升的地方,然后再让学生读。 2. 为了练习背诵。 我们的晨诵不强调死记硬背,但提倡熟读成诵。如果前一天学习新诗的时候,学生的朗读已经挺好了,那么第二天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练习背诵。这时,可以先只出示题目,让学生尝试着背诵。如果学生背不下来,就出示诗歌内容;如果能背下来,就等学生背完全诗后再出示内容。这样的背诵方法我们可以称为“背诵式朗诵”。 晨诵中,新学一首诗歌后,往往会在后面两天继续复习,如果采用这样的“背诵式朗诵”的方式,基本上全班学生都能将学过的诗歌背下来了。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背诵的压力,又教给了学生正确的背诵方 法——背诵应该是理解后的有意识的记忆。 3. 为了再次感受诗歌的意境、主题。 我们的晨诵不只是诗歌的积累,也不只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一次生 命的融合,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因此,一首诗歌往往可以带给我们新的启发或激励。 我们要利用好《晨诵课》后的导语,将那些凝练的美妙的语言再次刻写进孩子的生命。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将需要温习的、重要的导语再次提出来,可以老师口头说,也可以直接出示在诗歌的旁边。并且根据不同的目标设置不同的导语,或者在不同的日子复习的时候选取不同的 导语。 以《归园田居》为例。下面大家看到的,是学新诗时的总结语,这 时候的总结语往往是诗歌在前,导语在后。

作者简介

陈美丽,原新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首批“完美教室”缔造者。南明教育全人之美课程联合创始人,全人之美晨诵项目负责人。曾任南明教育旗下学校校长。“担当者行动”儿童阅读课程研发总顾问。著有教育纪实文学《走出大漠的女孩》,主编《晨诵课》12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