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党做好新时代青年群众工作——基于共青团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包邮为党做好新时代青年群众工作——基于共青团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1星价 ¥29.8 (6.2折)
2星价¥29.8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81633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3-02-01
  • 条形码:9787218163376 ; 978-7-218-16337-6

内容简介

《为党做好新时代青年群众工作——基于共青团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本探讨如何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书。书稿围绕“共青团是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组织化力量”这一核心命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共青团为党做好新时代青年群众工作的组织特性和历史逻辑、面临形势和改革动力、战略决策和发展路径,同时结合共青团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的案例,辅以工具与方法,以提升共青团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为着力点。本书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可作为广大团干部、青年工作者和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参考。

目录

绪论
**节 时代使命:百年征程再出发的中国共产党
一、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二、青春特质:建设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后继有人:在历史接力赛中赓续百年青春火种
第二节 党对青年群众工作的理论深化及实践要求
一、认识论:新时代青年的本质和战略地位
二、价值论:青年群众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三、方法论:青年群众工作的路径方法
四、人才论: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研究框架
一、基本概念
二、研究回溯
三、研究思路

**章 政党与群众:党的群众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
**节 生命工程: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之根本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人民群众
二、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
第二节 道路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群团道路的探索与选择
二、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

第二章 历史与价值: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与共青团组织
**节 组织特性:共青团是组织化的青年群众工作力量
一、党治国理政的制度性安排
二、具有组织结构体系优势
第二节 历史回望:共青团组织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历程与经验
一、历史进程:共青团组织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职责担当
二、历史启示:共青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经验总结

第三章 动力与困境:党的青年群众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节 青年群众工作面临复杂新形势
一、世界青年运动复杂化,青年阵地“争夺战”激烈化
二、党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群众工作承担更艰巨任务
第二节 当代青年群众呈现新变化
一、青年价值取向:主旋律与多元化并存
二、青年群体结构:原子化、组织化、液态化并存
三、青年社会化生存: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四、“网生代青年”渐成主体:线上线下并存
第三节 共青团面临的新困境与改革动力
一、共青团面临的困境与传统青年群众工作模式的局部失灵
二、改革动力:回归初心和突破困境的自觉
……
第四章 改革与突破: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战略决策与发展路径
第五章 实践与探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
第六章 工具与方法:提高青年群众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为党做好新时代青年群众工作:基于共青团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共青团以多种形式对广大团员、青少年进行思想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针对十年动乱后部分青年出现信念动摇和思想偏差的情况,共青团要求各级团组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例如,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座谈会,会同有关部门就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发布文件,通过青年报刊组织人生观问题讨论等。1981年,共青团倡议在青少年中开展“五讲四美”活动,1983年扩充为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成为新时期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团中央十分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20世纪80年代相继推出了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一山两湖英雄群体等,为青少年树立了一组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英雄群像,使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和鼓舞。为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从1983年开始,共青团开展了“学史建碑”活动,组织青年去寻查史迹、收集编写史料,通过青年自己的努力去再现那些具体的、生动的、感人的历史场景,从中探索革命真理,成为青少年进行自我革命传统教育的新形式。“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使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1995年5月4日,团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庄严的成人宣誓仪式,自此,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成为共青团主导的一项重点活动,在全国各地得以广泛开展,成为共青团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表现形式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为了进一步加大和宣传当代青年先进典型的力度,在广大青年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共青团和全国青联开展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表彰活动,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表现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青年颁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一评选活动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铺设了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奖章的授予宣传举荐了一大批走在时代前列的优秀青年人才。进入21世纪,共青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2006年,团中央发动了“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展现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的时代风貌。2007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突出青年主体地位,完善对青年群体的利益关照体系。早在1979年9月底,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在庆祝建团30周年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团体是广大群众的重要代表者……同时一定要坚决维护自己所代表的群众的利益,积极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切身问题,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不再通过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式来组织和动员青年,坚持以人为本,青年的主体地位日益增强。共青团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关心青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切实为青年服务,向党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文革”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各级团组织把组织好8小时以外的活动作为团的工作的重要内容,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恢复、兴建青少年宫,为青少年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阵地支持。1983年,团中央明确提出“社会实践活动”的命题,把人才培养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促进青年学生的成长进步。同年,团中央号召全国广大青年积极参加读书活动,满足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现实要求。20世纪80年代,各地团组织还普遍开展了青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调动广大青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提高青年工人技术技能水平。1988年,团中央开展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把团的组织优势与活动的技术优势有机结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培养高素质农业青年带头人。1989年,团中央组织发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适应了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活动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为提高青年职工综合素质,共青团联合其他部门开展了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作为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品德优良、技术精湛、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