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漠雄鹰:冒顿单于传奇

包邮大漠雄鹰:冒顿单于传奇

¥42.0 (5.8折) ?
1星价 ¥42.0
2星价¥42.0 定价¥7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5386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7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20538640 ; 978-7-5205-3864-0

本书特色

一代草原霸主的血火历程书写秦末汉初的传奇!刘邦建汉,天下一统。北有匈奴,单于冒顿。眈眈虎视,厉兵林马。汉军不查,失计白登。高祖心忧,乃作《大风》。冒顿何人?匈奴何由?史家数语,演绎传奇。本书从白登之围开始,回顾冒顿的成长历程,*终回到白登之围。

内容简介

匈奴曾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司马迁也曾为之立了列传。此后,在其存世期间,历代史书亦皆为其立传。虽然它已经淡出了中国历史,但其影响却始终存在着。 本书以传记的形式,力图展现匈奴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汉民族交融、碰撞的过程,并以地缘历史学的观点,全面科学地对匈奴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权组织、文化习俗、部族兴衰、政治演变及与其他各族,特别是汉族的关系,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以期将匈奴的民族面貌、社会面貌和文化面貌描绘出一个轮廓。

目录

引子
白登之围
一、刘邦定鼎关中
二、云梦泽
三、“知为皇帝之贵”
四、历史的追忆
五、决心与决策
六、刘邦的入晋路线
七、刁诡的铜鞮之战
八、周勃从何处来
九、雄鹰金冠
十、白登之围(一)
十一、白登之围(二)
冒顿的童年
一、丧母之痛
二、质于月氏
三、猪野泽的春天
四、风云骤起
五、奇材木与宝马
舐犊之情
一、龙廷献马
二、匈奴故地
三、草原春试马
四、过犹不及
五、深山猎人
六、榆中行
七、冒顿的婚事
八、竖起耳朵睁开眼睛
九、头曼单于北撤
备战强秦
一、阴山筑梦
二、肤施消息
三、深谷练兵
四、大浪淘沙
五、扶苏莅临上郡
六、漠北龙廷
七、智者千虑,难免一失
鸣镝骤响
一、赢政*后的巡游
二、巫师质疑
三、心态万千
四、呼衍尼特克的穹庐
五、紧张的练兵与混乱的消息
六、波诡云谲的局势
七、三鹿回头玉饰牌
八、父子生嫌
九、呼衍尼特克的遗言
十、守墓
十一、鸣镝骤响
长城内外
一、忏悔与自责
二、人心的向背
三、挑战的使者
四、关于东胡王之谜
五、关于山戎的续考
六、一位自负的头领
七、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冒顿建政
一、月氏的挑战
二、云中龙廷
三、隔岸观火
四、龙廷祭天
五、两个韩信的消息
六、白登之役的前因
七、白登之役的后果
八、“和亲”
几片带雨的云
一、来自北方的威胁
二、漠北之行
三、陈稀的结盟者
四、兵贵速更贵谋
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六、长乐钟室
七、几片带雨的云
缔造草原帝国
一、察邻国之政
二、“书嫂吕后”
三、浚稽山中
四、后吕雉时代的动荡
五、对月氏的第二次打击
六、驻马伊吾庐
七、冒顿的大纛旗
展开全部

节选

白登之围 公元前200年,按汉纪元为高帝七年,亦即楚汉战争结束之后的两年,汉高帝刘邦又遭遇了一场“白登之围”,史亦称“白登之战”,或谓“平城之围”“平城之战”。 秦末群雄并起,天下纷扰,经过历史的整合,形成两大势力的冲突,在历时五年的战争中,项羽以百战百胜的雄姿傲视天下,却走到英雄末路,自刎乌江,肝脑涂地,而刘邦则从百败百战中创造奇迹而终成帝业,洛阳称尊,定鼎关中。他本以为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又遇到了新的挑战者。 一、刘邦定鼎关中 楚汉战争结束之后,胜利的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应诸侯王和众臣工上疏吁请,在曹州济阴的氾水之阳登坛即皇帝位。刘邦称尊后不久即去洛阳,洛阳故城中尚有前朝留下的南宫和北宫。北宫似已残破,而南宫保存尚好,因而南宫就成了刘邦的皇宫。在前202年的夏五月,刘邦在这里做了一项重要的决定:罢兵归家,并诏令因避秦乱而逃亡山泽的百姓人等各归故里,“复故爵、田宅”。他颇有一种“归马于华山之阴,放牛于桃林之野”的愿望。与此同时,刘邦对于随他征战的弟兄们、鞍前马后的随从们、亲朋好友及策谋之士,依例都要论功行赏,加官晋爵,增邑封侯,另外对于那些与他结成反楚统一战线的各路诸侯则仍然裂土封王。当然还有两类人群需要特殊对待,这是不能完全按功勋和成绩来决定的,只不过在做法上或名义上却需要做得巧妙些、隐蔽些或者在时间上拖一拖。其中的一类是宗亲、姻戚,另一类是伤害过他或是不忠于他的一些人。总之是亲疏、远近、内外、恩仇要严格区分,不过这些原则不能完全讲在嘴上,甚至是完全不能讲在嘴上。 刘邦从在定陶称尊,到在洛阳南宫坐朝,他的周围始终有些乱哄哄的样子。 当然这种状况不应苛责。在战争时期,刘邦面对的始终是非常强大的敌手。*初是直面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政权的强秦,其次是堪称百战百胜的“力拔山兮”的霸楚,哪个也不好惹。但他都惹上了,而且还都赢了。那时他处于弱势,而且始终处在吃败仗的阴霾下,所以他的队伍也总是乱哄哄的。不过虽然形势非常严峻,但却非常单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只要还有一口气,转过身来再打。输了就跑,转身再打;再跑,再打。上天眷顾,他终于打赢了。到了洛阳之后,情势不同了,他们没有对手了,也就没有危机了,但形势却不再单纯了。或者应直白地说,形势越发复杂了。以裂土分封而论,那可是个*棘手的事情。当初迫于强敌之压,刘邦怎敢不放下身段,哪怕只求人家作个态,表示一下中立,他都得以裂土相应,更不用说真的率军助战,他更得裂土相酬。但彼一时,此一时。现在天下归刘,裂土就是建立国中之国,而且还不止三五个。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两君,何况有许多个王。但他又不能不裂土分封。对于诸异姓王来说,哪一个会觉得满足呢?哪一个会觉得自己不如人呢?横向与同列为王的人相比,与自己过去的领地相比,与自己认为自己所出的力、所立的功及所期望的值相比,以及对自己的前途的担忧,哪一个人的心理会平衡呢? 立大功者得以封侯,立次功者虽难得封侯之赏,但毕竟也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拼却性命的,也得算一番作为。他们在南宫殿外,竟是“日夜争功不决”,这叫刘邦颇感为难。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而且毕竟是冲锋陷阵之土,天下是靠他们的血汗拼下来的,而且今后还得使用他们。如果处理不好,那麻烦就大了。因此必须先采取稳定办法,假以时日,容后逐步解决。这事自有谋臣为之献策。 但在何处建都这个问题上,刘邦似乎又碰到了难题。就他本人而言,从一介亭长而为南宫之主,已经很有满足之感了。裂土封王者自负封地,爵为彻侯者各有食邑。建都何地对他们而言,似乎并不重要,而那些争功不决者对此却突然关心起来,因为刘邦的核心力量多出自洛阳以东之地。现在战争结束了,土卒们已高高兴兴回家种田去了,而那些有功而未得行封之辈自度得一爵位是迟早的事,他们可以荣耀乡里,甚至成为一方官吏,自然离家越近越好,离朝廷也是越近越好。因此,他们主张就在洛阳建都,认为这里比什么地方都好。而那些为刘邦赢得胜利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著名的谋士、文臣、武将竟然也无一人站出来对建都问题陈述一言。 建都洛阳似乎已成定案。 但在这时,一个叫娄敬的人却跑出来说话了。 这个娄敬是齐人,原是奉命远去陇西守边的赶车的戍卒。他路过洛阳,因与虞将军有同乡之谊,请其转达求见皇上之意。虞见其穿着寒碜,想叫他换上一件鲜亮的衣服。他却说:“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他就这样被召见,而且陈述了他对选择建都地点的高见。他说:“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刘邦答曰:“然!”他说:“陛下取天下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封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至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诸侯自归之,遂灭殷为天子。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故周之盛时,

作者简介

曾宪法,笔名海风,生于1933年,汉族。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宣部文艺处工作,1959年去青海,1986年回到北京,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任教多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匈牙利民族史研究所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专题研究。曾在20世纪末主持了匈牙利民族史诗片《东方之根》文学创作及拍摄工作。曾任光明日报副刊专栏作家,刊发《老子出关何所之》《“白登之围”兵员数目考》等专栏文章。主要文学著作有长篇小说《未央宫》(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长篇散文《喀尔喀高原行走》(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长篇史诗《库库淖尔的山鹰》(作家出版社2019年);中篇小说《雅典娜的儿子》《她想雕刻一座城市》;短篇小说《路劫留侯》,长篇报告文学多篇,学术论文及教学专著多种。任电视专题系列片《现代企业公关》总导演,参与央视《长征》(纪念长征60周年专题记录片)制作。《未央宫》获198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奖、1989年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优秀作品纪念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