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378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276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030737892 ; 978-7-03-073789-2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表观遗传领域研究者,表观遗传感兴趣的读者本书简单明了,实用性强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基础部分涵盖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及表观遗传学现象的解释。应用部分从生殖发育开始,涵盖了干细胞编程与重编程,造血及免疫系统的发育与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研发等内容。方法学涵盖了表观遗传学*常用DNA甲基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等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录

目录
第1章 表观遗传学概论 1 
参考文献 3 
第2章 DNA甲基化 5 
2.1 DNA甲基化概述 5 
2.2 DNA甲基化与细胞记忆机制 7 
2.3 DNA甲基化模式的建立和维持 8 
2.4 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12 
2.5 DNA甲基化在哺乳动物中的主要功能 16 
2.6 DNA甲基化与疾病 19 
2.7 DNA甲基化相关问题与展望 23 
参考文献 24 
第3章 DNA去甲基化 28 
3.1 DNA去甲基化概述 28 
3.2 TET概述 35 
3.3 DNA去甲基化相关问题与展望 42 
3.4 DNA去甲基化研究面临的挑战 44 
参考文献 45 
第4章 基因组印记 51 
4.1基因组印记概述 51 
4.2 小鼠的印记基因 56 
4.3 基因组印记的调控 58 
4.4 印记基因群区的典型调控模型 65 
4.5 基因组印记的正常功能 67 
4.6 印记基因失常与人类疾病 69 
4.7 基因组印记的起源与进化 70 
4.8 总结与展望 71 
参考文献 72 
第5章 基因剂量补偿和X染色体失活 76 
5.1 性别决定与基因剂量补偿的概述 76 
5.2 哺乳类X染色体失活的发现与简介 80 
5.3 X染色体失活的动物模型与分子机制 84 
5.4 X染色体失活与人类疾病 89 
5.5 总结与展望 92 
参考文献 93 
第6章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 100 
6.1 蛋白质甲基化研究小史 100 
6.2 组蛋白甲基化酶的种类及催化的修饰类型 101 
参考文献 111
第7章 组蛋白去甲基化 117 
7.1 组蛋白去甲基化动态调控的研究历史概述 117 
7.2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命名 121 
7.3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生物学功能 123 
7.4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在制药领域的潜在应用 127 
参考文献 129 
第8章 组蛋白乙酰化 131 
8.1 组蛋白乙酰化的发现 131 
8.2 组蛋白乙酰化酶及其复合物 133 
8.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抑制剂 138 
8.4 乙酰化识别蛋白 143 
8.5 组蛋白乙酰化的作用机制及功能 145 
8.6 组蛋白乙酰化与人体生理病理 150 
8.7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药物研发 152 
8.8 展望 153 
参考文献 154 
第9章 组蛋白其他修饰与组蛋白变体 162 
9.1 组蛋白其他修饰与组蛋白变体概述 162 
9.2 组蛋白磷酸化修饰 167 
9.3 组蛋白新型酰化修饰 170 
9.4 基于质谱检测的组蛋白修饰鉴定与定量分析 181 
9.5 组蛋白变体 187 
参考文献 193 
第10章 组蛋白修饰识别 206 
10.1 组蛋白修饰识别概述 206 
10.2 组蛋白修饰识别的分子基础 207 
10.3 组蛋白修饰识别的调控机制 210 
10.4 组蛋白修饰识别的生物学功能 212 
10.5 组蛋白修饰识别与染色质信号转导 215 
10.6 组蛋白修饰识别因子的鉴定方法与技术 218 
10.7 组蛋白阅读器靶向的药物研发 220 
参考文献 222 
第11章 染色质重塑 228 
11.1 染色质重塑概述 228 
11.2 核小体定位与基因调控 229 
11.3 组蛋白分子伴侣 233 
11.4 染色质重塑复合体 238 
11.5 染色质重塑与疾病 243 
参考文献 244 
第12章 染色质结构与组蛋白变体 247 
12.1 染色体结构 247 
12.2 组蛋白变体 254 
参考文献 261 
第13章 CTCF与三维基因组染色质高级结构 265 
13.1 CTCF与DNA的相互作用 265 
13.2 CTCF与黏连蛋白协同架构三维基因组染色质高级结构 270 
13.3 CTCF与染色质高级结构 272 
13.4 CTCF与基因表达调控 275 
13.5 总结与展望 283 
参考文献 285 
第14章 Polycomb复合物及Trithorax复合物 289 
14.1 Polycomb复合物和Trithorax复合物概论 290 
14.2 Polycomb复合物 293 
14.3 Trithorax复合物 302 
14.4 Polycomb复合物和Trithorax复合物相关抑制剂 308 
14.5 总结与展望 309 
参考文献 310 
第15章 DNA甲基化修饰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315 
15.1 DNA甲基转移酶 315 
15.2 DNA去甲基化调控酶 323 
参考文献 326 
第16章 非编码RNA 330 
16.1 非编码RNA概述 330 
16.2 非编码RNA种类 332 
16.3 非编码RNA特征、产生及生物学功能 332 
16.4 非编码RNA与疾病 340 
16.5 研究非编码RNA的方法学 342 
16.6 总结与展望 344 
参考文献 345 
第17章 siRNA 348 
17.1 RNAi概述 348 
17.2 siRNA的加工生成 349 
17.3 RNAi的调控机制 353 
17.4 RNAi引起的毒副作用 358 
17.5 RNAi药物的前景与挑战 360 
参考文献 362 
第18章 RNAa 365 
18.1 RNAa概述 365 
18.2 外源性RNAa 368 
18.3 内源性RNAa 372 
18.4 线虫中的RNAa 374 
18.5 RNAa的应用 375 
18.6 RNAa领域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376 
参考文献 376 
第19章 microRNA概述 381 
19.1 miRNA的概况 381 
19.2 miRNA的生物合成 384 
19.3 miRNA的作用机制 392 
19.4 miRNA数据库简介 397 
19.5 miRNA的功能与疾病 399 
19.6 miRNA与疾病诊断和治疗 410 
参考文献 414 
第20章 NamiRNA 423 
20.1 miRNA概述 423 
20.2 增强子与miRNA的关系 426 
20.3 NamiRNA通过增强子介导基因的激活 428 
20.4 NamiRNA作用机制 430 
20.5 NamiRNA研究的展望与挑战 431 
参考文献 434 
第21章 piRNA436 
21.1 piRNA的发现、分类与生成 436 
21.2 piRNA通路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440 
21.3 piRNA机器的代谢 445 
21.4 piRNA与男性不育 445 
21.5 总结与展望 446 
参考文献 446 
第22章 lncRNA 447 
22.1 lncRNA的发现和定义 447 
22.2 lncRNA的鉴定、种类与特征 448 
22.3 lncRNA的表达与转录后加工 451 
22.4 lncRNA的调控机制 453 
22.5 lncRNA的生理功能 459 
22.6 lncRNA与肿瘤465 
参考文献 467 
第23章 环形RNA 475 
23.1 环形RNA的发现 475 
23.2 环形RNA的基本分类 477 
23.3 环形RNA的自身代谢 478 
23.4 反向剪接环形RNA的生物学特征 481 
23.5 反向剪接环形RNA的功能 483 
23.6 环形RNA与疾病 485 
23.7 环形RNA研究展望 486 
参考文献 486 
第24章 RNA修饰 490 
24.1 RNA修饰简介 490 
24.2 RNA修饰分布特征 495 
24.3 RNA修饰的生物学功能 500 
24.4 RNA修饰与生理病理效应 505 
24.5 总结与展望 510 
参考文献 511 
第25章 RNA编辑 515 
25.1 RNA编辑概述 515 
25.2 RNA编辑的分类 516 
25.3 RNA编辑的定位和定量 520 
25.4 动物中RNA编辑的功能 521 
25.5 植物中RNA编辑的功能和意义 532 
25.6 RNA编辑的应用 536 
25.7 总结 537 
参考文献 537 
第26章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的互动与协调 544 
26.1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的相互关系和调控概论 544 
26.2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 546 
26.3 非编码RNA与DNA甲基化 548 
26.4 非编码RNA与组蛋白修饰 550 
26.5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三者之间的悖论和挑战 554 
参考文献 557 
第27章 表观遗传学与基因可变剪接 561 
27.1 基因可变剪接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 561 
27.2 基因可变剪接的经典调控 565 
27.3 组蛋白修饰与基因可变剪接 568 
27.4 DNA甲基化与基因可变剪接 570 
27.5 研究展望 572 
参考文献 573 
第28章 染色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学意义 576 
28.1 细胞核与染色质的空间组织架构 576 
28.2 解析染色质 3D结构的方法 581 
28.3 发育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染色质结构 584 
28.4 疾病情况下改变的染色质形态 586 
28.5 总结与展望 589 
参考文献 590 
第29章 增强子与细胞身份 595 
29.1 增强子的概念与定义 596 
29.2 增强子的表观遗传学特征 596 
29.3 增强子序列变异及突变与疾病 602 
参考文献 603 
第30章 表观遗传信息的遗传 607 
30.1 表观遗传信息的遗传概述 607 
30.2 表观遗传信息的跨代传递 608 
30.3 有丝分裂中的基因书签 615 
30.4 总结与展望 623 
参考文献 625 
第31章 表观遗传与遗传的相互作用 629 
31.1 SNP与基因表观遗传调控区域的关系 629 
31.2 表观遗传修饰改变与拷贝数变异 633 
31.3 唐氏综合征的表观遗传异常 635 
31.4 遗传与表观遗传学共同决定人的性状 638 
参考文献 643 
第32章 表观遗传学与生殖 649 
32.1 生殖过程概述 649 
32.2 精子发生和成熟的表观遗传特征 651 
32.3 卵子发生和成熟中的表观遗传调控 662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表观遗传学概论   施扬1 王司清2 谭理2 蓝斐2   1.牛津大学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2.复旦大学   人们曾经以为只要解读了DNA序列就能掌握生命的全部奥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在农作物玉米中,b1基因的表达可以使玉米出现紫色的花青素沉积,而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介导的b1基因表达沉默使玉米呈现浅色[1]。紫色玉米与浅色玉米杂交后,原来表达的b1基因也不再表达,看起来像浅色玉米的等位基因将紫色玉米的基因“突变”了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副突变(paramutation)”[2]。又如,在Avy小鼠中,Agouti基因DNA甲基化程度不同可以导致基因组相同的小鼠毛发颜色不同[3]。这类生物学表型存在显著差异但DNA序列却没有改变的现象无法用传统的遗传学理论解释,属于经典的表观遗传学现象。此外,DNA序列的改变也远不能解释所有的疾病现象,表观遗传调控异常被认为是很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1942年,Waddington*早提出了“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概念,由“遗传学(genetics)”和“后成论(epigenesis)”合并而成,用于描述发育过程中从基因型转化为表型的机制[4,5]。表观遗传学词源中的“后成论”*早出现在17世纪,是指生物体由*初的未分化状态(如受精卵、孢子)经过多步分化发育过程*终生长为成熟体[即成熟体并不是由初始状态直接放大形成,与“先成论(preformationism)”相反]。表观遗传学的“表观(epi-)”是“在 之上、之外”的意思,即研究在遗传学之上拓展的内容。Waddington随后又以一幅著名的“表观遗传地势图(epigenetic landscape)”(图1-1)形象地表述了他对表观遗传调控发挥功能的假想——将受精卵分化为不同细胞的过程比作小球从山顶经过不同路径滚到山脚不同位置的过程,将山坡上的丘陵和山谷构成的“表观遗传地势”类比为调控细胞分化的路径[6]。1990年,Holliday提出了“表观遗传继承(epigenetic inheritance)”的概念,即发育过程中基因活性的调控模式被子代细胞继承的过程,该过程遗传了DNA序列之外的其他可传递信息,如DNA甲基化[7]。1996年,Riggs等发现减数分裂过程也可伴随“表观遗传继承”[8]。2007年,Allis、Jenuwein和Reinberg主编的Epigenetics从分子角度将表观遗传学定义为“在同一个基因组上,建立并调控基因激活(转录)或沉默信号的染色质模式的总和”[9]。其机制包括:DNA甲基化、部分组蛋白的修饰、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基因沉默,以及副突变(paramutation)。   *早研究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是DNA甲基化修饰。DNA甲基化在20世纪40年代(同时代Waddington提出“表观遗传学”概念)被发现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组织细胞中[10]。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癌症发生过程中DNA甲基化发生变化[11],并提出DNA修饰可作为基因活性遗传的载体,调控细胞分化和胚胎发育[12,13]。Holliday则明确提出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发育、癌症发展等过程中,   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14]。1987年,Holliday进一步提出生殖细胞DNA甲基化缺失引起的表观遗传缺陷能遗传给后代[15]。20世纪80年代末,Bestor等发现DNA甲基转移酶DNMT1,为解析DNA甲基化建立与维持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16,17]。然而,负责DNA去甲基化关键起始步骤的甲基氧化酶TET1一直到20余年后才被Rao等发现[18]。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对DNA甲基化在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及多种疾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以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等为代表的小分子化合物也成为了*早被FDA批准应用于某些特定肿瘤临床治疗的表观遗传靶点药物[19]。   20世纪80~90年代,组蛋白修饰被发现可以调控染色质结构与基因转录。1988年,Grunstein发现切除组蛋白H4的N端尾巴会抑制基因转录,并改变染色质结构、细胞周期长度及酵母的交配型[20]。1990年,Szostak和Smith发现组蛋白H4的N端特定赖氨酸突变也可以引起这些表型,并推测是赖氨酸乙酰化所致[21,22]。1996年,Allis[23]和Schreiber[24]分别发现了组蛋白乙酰化酶GCN5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首次证明了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以调控基因表达。在随后数年里,Stallcup[25]、Jenuwein[26]与Shi[27]陆续发现了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酶CRAM1、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酶SUV39H1与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揭开了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动态调控与功能研究的序幕,其中LSD1的发现纠正了长达40余年“甲基化修饰不可逆”的错误认识。2000年,BrianStrahl和DavidAllis提出了“组蛋白密码”假说[28],认为多种组蛋白修饰以组合或特定顺序方式作用于一个或多个组蛋白尾部而发挥独*的下游功能,这将组蛋白修饰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高度。   虽然大部分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关注染色质上DNA与组蛋白的共价修饰(图1-2),但也有很多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并不发生在染色质上(例如,发生在RNA上的m6A修饰、朊病毒引起的可遗传的表型变化)。由于篇幅所限,表观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重要事件本文未能逐一提及,读者可以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阅读。本书不仅介绍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重塑等经典内容,还涉及非编码RNA、RNA修饰和染色质拓扑结构域(TAD)等热点内容。   尽管表观遗传学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首先,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制(包括新的表观遗传修饰、新的识别机制、染色质三维结构动态变化,以及非染色质的表观遗传机制等)依然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次,多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如何相互协调?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在正常发育与各种疾病中的作用?环境刺激、饮食代谢与心理等因素如何引起表观基因组的改变(甚至影响后代的表型)?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不断探索的方向。毋庸置疑,表观遗传学研究将帮助人们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并在转化应用方面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靶点。   第2章DNA甲基化     陈太平1 李恩2   1.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2.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所   本章概要   DNA甲基化(即胞嘧啶第五位碳原子甲基化,5mC)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调节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DNA甲基化的主要位点是胞嘧啶-鸟嘌呤(CpG)二核苷酸,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大部分(70%~80%)CpG位点会被甲基化,5mC主要分布于异染色质区域和基因体,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CpG岛通常处于非甲基化状态。DNA甲基化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DNMT3A和DNMT3B主要负责从头甲基化从而建立DNA甲基化模式,DNMT1则在DNA复制过程中维持DNA甲基化模式。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抑制转录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即直接干扰转录因子结合或者通过5mC结合蛋白招募转录阻遏物间接发挥作用。对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结果表明,DNA甲基化对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至关重要,在细胞分化、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异常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参与DNA甲基化的酶和调节因子突变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包括癌症和发育性疾病。研究DNA甲基化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既有助于阐明许多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也与人类健康有直接关联,在疾病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2.1DNA甲基化概述   广义的DNA甲基化泛指发生在DNA上的所有甲基化修饰,包括将腺嘌呤(A)转变为N6-甲基腺嘌呤(6mA)、将胞嘧啶(C)转变为N4-甲基胞嘧啶(4mC)或C5-甲基胞嘧啶(5mC)。在原核生物中,这三种类型的甲基化均存在,以6mA和4mC为主。而在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的主要类型为5mC,有些物种的基因组含有微量的6mA。因此,在表观遗传学领域,DNA甲基化通常特指5mC(图2-1)。以下的叙述仅限于5mC。   5mC于1925年首先在结核杆菌中被发现,直到1948年才发现5mC也存在于小牛胸腺DNA中,随后的研究证实DNA甲基化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包括许多动物、植物和真菌。但由于在进化过程中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同源基因的变异或丧失,有的低等生物只有极低水平的5mC(如在果蝇中),或者完全缺乏这种修饰(如在酵母、线虫中)。DNA甲基化的主要位点是胞嘧啶-鸟嘌呤(CpG)二核苷酸,非CG甲基化可发生在CHG(H=A、C或T)和CHH位点上。CG甲基化和CHG甲基化又被称为对称性甲基化(symmetric methylation),因为DNA双链上两个对应的胞嘧啶同时被修饰;CHH甲基化只能发生在一条DNA链上(另一条链上缺乏对应的胞嘧啶),因而被称为非对称性甲基化(asymmetric methylation)(图2-1)。在动物细胞中DNA甲基化形式主要为CG甲基化;植物细胞以CG甲基化为主,但CHG甲基化和CHH甲基化也比较普遍,其中CHG甲基化在植物中尤其常见,原因是维持CHG甲基化的酶即染色质甲基化酶(chromomethylase,CMT)为植物所特有。在真菌细胞中,CG甲基化和CHH甲基化所占比例大致相当。根据DNA甲基化在不同物种中的水平、分布模式及意义,一般认为,DNA甲基化的原始功能是基因组防御(genome defense),即维持转座元件(transposable element)的沉默以免转座(transposition)影响宿主基因组的稳定性。随着物种的进化,DNA甲基化逐渐参与其他生物学过程,使其功能越来越复杂化。本章着重讨论DNA甲基化在哺乳动物中的作用。   图2-1DNA甲基化的类型   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大部分(70%~80%)CpG二核苷酸被甲基化,少数特殊类型的细胞[如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神经元细胞及卵母细胞]也含有相对较高水平的非CG甲基化[1]。5mC并非随机地分布于基因组序列中,总体而言,重复序列通常被高度甲基化,包括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区域内的重复序列如卫星DNA(satellite DNA),以及散在分布于基因组的其他重复序列如长散在元件(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LINE)、短散在元件(shortinterspersed nuclearelement,SINE)和含有长末端重复序列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longterminal repeat-containingendogenous retroviruse,ERV)。基因内甲基化(intragenic methylation)也很常见,尤其在外显子中的CpG位点甲基化程度通常较高,而CpG岛(CpG island,CGI)中的CpG位点一般处于非甲基化状态。CpG岛通常是指长度为300~3000bp并且GC含量很高的区域,多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和5′端非翻译区。DNA甲基化对哺乳动物的正常发育是必需的,在诸如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及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起关键作用。在细胞水平上,DNA甲基化对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具有重要调节功能,异常的DNA甲基化水平和分布模式与癌症等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