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学习力/刘威

自主学习力/刘威

1星价 ¥19.1 (3.2折)
2星价¥18.5 定价¥5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8350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16835036 ; 978-7-5168-3503-6

本书特色

★一本书培养孩子稳定拿高分的能力 ★7大系统板块、深度拆解自主学习的逻辑 ★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学习 ★廖恒、黄启团、刘称莲、袁文魁 倾情推荐

内容简介

"什么是自主学习? 孩子自己确定学习任务 决定学习进程并完成任务。 这个任务,不是老师设置的,而是孩子给自己确定的。 老师讲课——辅助建构, 日常做题——检验建构, 两者不能代替 自我修炼——核心的知识建构过程。 本书以“精读、深思、勤归纳”为核心,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为*终目标。 通过教育理念、家庭氛围、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学习的智力因素、文科学习、理科学习、副科及体育的学习等七大板块 全面地介绍自主学习力对孩子的学习和未来成长的巨大影响。 在向父母介绍自主学习理念的同时, 告诉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让孩子不仅赢在起跑线上,也在终身学习方面先人一步。"

目录

**章

换个视角看学习,成为学习高手

1 / 学习的 4 大常见误区 003

2 / 自觉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区别 008

3 / 学霸是这样练成的 014

4 / 构建系统学习的模型 021

5 / 逆袭的机会并非人人都有 027

刘老师宝库:我的初中逆袭之路 032


第二章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 有效沟通,创造和谐氛围 039

2 / 父母要当孩子的教练 044

3 / 家庭幸福的关键因素 049

4 / 必须守住底线思维 057

刘老师宝库:父母是如何养育我的 062


第三章

自主学习力的底层逻辑

1 / 专注力是个伪命题 069

2 / 敲打出的自信心 075

3 / 被误读的好胜心 082

4 / 自控力是种消耗品 087

5 / 记忆的有效方法 093

6 / 教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098

刘老师宝库:我与爱人是如何给孩子灌输学习理念的 102


第四章

自主学习力的基本素养

1 / 阅读能力 109

2 / 深入、持续的思考能力 114

3 / 归纳总结能力 121

4 / 重新定义学习习惯 127

5 / 元认知能力 133

刘老师宝库:学习竞争力的关键是什么 137


第五章

培养文科思维,基础打得实

1 / 文科要想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做到律例结合 145

2 / 语文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151

3 / 学习语文的路径 156

4 / 阅读写作不分家 161

5 / 掌握规律,学好古文 165

6 / 打破误区,经济有效地学英语 169

7 / 应试英语的逆袭之路 174

刘老师宝库:培养文科思维的重要性 178


第六章

培养理科思维,进步看得见

1 / 学习小学数学,从改变认知开始 185

2 / 学好数学,善于发问 190

3 / 数学学习的核心环节 195

4 / 小学该学奥数吗 200

5 / 学好物理的窍门 203

刘老师宝库:普通人学理科没那么难 208


第七章

副科不容忽视

1 / 副科翻车,不可忽视 215

2 / 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运动目标 219

3 / 身体健康≠体育成绩好 223

刘老师宝库:父亲是如何督促我锻炼身体的 227

后记?? 刘老师给孩子们的建议 231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第四节 构建系统学习的模型 孩子学习成绩差的时候,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让孩子参加辅导班,这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大部分的辅导课,对孩子的帮助非常有限,学习效果不好。*好的办法,应该是帮助孩子构建学习系统。 构建学习系统,必须从书本出发,把书看明白了,吃透了,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不知不觉地建构起来。 目前教材的编写相对来说是比较系统完整的,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构建学习系统。 当然,想构建系统学习模型,只听老师讲课的话,知识还是稍显碎片化的。尤其是奥数之类的知识,有些老师为了应对奥数比赛,讲得更加碎片化,并没有太多系统化的知识。对孩子来说,去报班学奥数的意义只是多了一个“牛娃”的心理标签。 自我精读的文字学习就不一样,我之所以推崇它,是因为我发现它对构建系统学习模型非常有效。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语文老师甚至是语文教材,都很难像数学一样建立起相应的体系。这给语文学习确实带来了很多困难。 数学之类的理科呢,其实体系是在的,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系统地掌握知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好好看书。用过脑子的方式,把基础知识全部过一遍。 有一次我直播的时候,一个观众说,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语文学习是归纳,数学学习是演绎。我说不对,在学霸的世界里,语文和数学都是演绎,不单单是积累和归纳总结。然后我给他解释了一下,他说,原来如此,难怪我没考上北大。什么是归纳?什么是演绎?说白了归纳就是找规律,演绎就是用规律。 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一样,在前期都要把*短路径找到,归纳出一个普适原则之后,就按照这个原则去演绎应用,并根据应用的反馈来修正自己之前归纳的规律。 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没遵从这个根本。今天老师讲了这个知识,积累一点;明天老师讲了那个知识,又积累一点。一直在不断地积累,一直处在积累的状态,却没有对积累的知识进行自我归纳总结,发现普适性的规律。归纳这项工作没做到位,学习模型自然是不系统的,应用规律就更加无从谈起。归纳环节就是找规律,连这个环节都没有完成,还谈什么使用规律呢? 学习永远不能是单点的、发散的,只有系统性的学习效率才更高。一旦孩子完成了自我归纳环节,找规律其实就简单了。当孩子进入了找规律的境界,想不当学霸都不成。但是我还要强调一下,只有自我归纳的规律才是真正的学习能力,如果是老师帮你总结归纳的,你只是单纯地记住,是无法把你送到学霸高度的。 当然,找规律也是有层级分别的。一般来说,有两个层级。 **个层级:找知识层面的规律。 这个层级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孩子对知识有基本的认识,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就能找到各种知识的表面联系,把相关的知识整理在一起。 第二个层级:找学习方法层面的规律。 找到学习方法层面的规律,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往往只有学霸才能做到。在自学的过程中,寻找*短路径是由元认知决定的,是通过归纳演绎实现的。这个能力不仅在学习中可用,在工作中同样有施展的空间。培养*硬核的、*强大的自学能力,这就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学习成绩好的人,跳跃性思维会比较强。学习的时候,可以从一个知识点跳到另一个知识点,但是无论怎么跳,都能跳回*初的起点。我无法简单地说跳跃性思维对学习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我看到了很多事实,学习好的人确实思维都挺跳跃。 头脑中有系统学习模型的孩子,跳出去之后还能拉回来;没有建立系统学习模型的孩子,跳出去之后头脑就乱了。其实,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我都很赞同建立系统学习模型。 有些孩子,看物理书,就像看小说一样,翻翻就过去了。这样学习,*多是认认字,看看热闹,对知识的掌握非常有限,这绝对是不行的。 真正的学习,一定是需要动脑思考的,思考之后才能找到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尤其在理科学习中,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去解决大部分的学习问题。 有经验的学霸,对每一个新知识都建立设问层级,一定有自我判断包括其中。比如,学习一个定理,他首先要搞清楚概念是什么,接着考虑定义有没有附加条件,然后要想着怎么证明这个定理,推导过程是怎样的,等等。 通过这些系统性的问题,就能推出一个比较基础的知识模型。当然,学习模型的建立,需要层层推进,需要经过不断的验证和推敲。 具体的发展层次,有以下几个。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得别人能听明白 学习模型的建立过程首先是孩子总结和梳理过程的外化,能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而且让别人听明白,才能说明孩子是真的理解和掌握了。这可以说是*基本的要求,一定要达到。孩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起码成绩不会太差。 能系统总结所学的知识 很多初中、高中学生,老师问他知识掌握了多少时,他只会很熟练地把公式背一背,但是他没法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公式背后的道理说明白。而有的学生不仅能总结出一章里有多少概念、定理、定义、题型、方法,还能准确地、条理清晰地把知识的来龙去脉说出个子午卯酉来,这就算比较优秀了。能做出这样的总结,说明他进行过梳理,已经有基本的系统学习模型。 能在系统中跳出和跳进 所谓系统,就是一条从头走出去的路径,具有完整的结构。所有的知识、所有的路径,在孩子的头脑中都有清晰的标记。孩子可以游刃有余地摘取、运用,可以从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另一个知识点,可以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可以在这个系统内让各个知识点之间轻松地跳出和跳进。这个层次,只有少数的学霸才能达到。 系统学习模型的搭建,是孩子在自主学习中逐渐摸索和总结的成果展现,对孩子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根据孩子所属的层次,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模型,孩子的学习成绩会直线上升,达到他们天赋允许的上限。

作者简介

刘威 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高中就读于北京四中),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力塑成方法研究专家,“乐学一百”思维流自主学习软件主创者,“学二代”的成功父亲。从事学科学习方法底层逻辑研究十五年,《自主学习力》一书主编,举办过数百场精彩讲座,倡导七字学习理念:精读、深思、勤归纳,获得近300万粉丝高度认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