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40983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52
- 出版时间:2023-03-01
- 条形码:9787534098321 ; 978-7-5340-9832-1
本书特色
《经传释词》为我国古代经典训诂学著作,是清代汉学的代表著作之一,反映了古人在经典阐释、语言研究方面所达到的水平,《经传释词补》与《经传释词再补》则是对《经传释词》的继承和发扬。 此次特将三种著作影印出版,其中《经传释词》底本采用极为罕见的黄裳原藏初印本,书中钤有黄裳的藏书印,且书口墨钉尚存,不仅为原刻,还是当初试印的样本,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其他两种著作的底本亦均为早期刷印本,字口清晰,版式疏朗,便于读者研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清代训诂学著作三种,分别为《经传释词》《经传释词补》与《经传释词再补》,均据清刊本影印出版。 《经传释词》是清朝学者王引之编撰的训诂学著作,成书时间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内容主要是阐释西汉以前单音虚词的用法,且对复词或单音词的连用,在释文中也偶有所及。全书搜集了古书中虚字一百六十个,对各字先说用法,后引例证,追溯其原始,再明其演变,可作研究训诂、语法的参考。其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将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现象提升到古代汉语研究的自觉层面,使学人在注经解经的过程中,不仅注意古代汉语的实词现象,还注意到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现象。本次影印采用黄裳原藏初印本作为底本,版本价值高。 《经传释词》刊印后影响巨大,后世学者对其内容进行增补与辨正,故本书又收入《经传释词补》与《经传释词再补》二种,为清人孙经世所著,对王引之原书中虚字有所补充,另在引证和解说方面补缺拾遗。本次影印采用长洲蒋氏校刻的早期刷印本作为底本。三书并册,便于读者研读。
目录
作者简介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乾隆六十年(1790)举人,嘉庆四年(1799)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至工部尚书。祖安同、父念孙皆以治名物训诂有名于世,引之幼承家学,精研古义,深得朴学治学精髓,与王念孙并称“高邮二王”。 孙经世(1783—1832),字济侯,号惕斋,福建惠安人。清代有名经学家、文字学家和音韵学家。道光十二年(1832)优贡**名,入国子监。深研经义,著作甚丰,世以儒林推之。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性心理学
¥26.7¥5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3.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