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决策一体化信息平台关键技术

包邮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决策一体化信息平台关键技术

¥28.9 (5.9折) ?
1星价 ¥28.9
2星价¥28.9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9719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33页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02971991 ; 978-7-5029-7199-1

内容简介

本书以科研工作为基础, 分别针对涉及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生成、信息组织、信息传递、系统技术装备与信息平台集成、信息分析与决策、数据应用等多个环节进行分析, 建立了一个综合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完整知识体系, 主要包括基于突发事件信息需求的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生成机理研究、矿山应急救援指挥装备的信息组织研究、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信息层次架构研究、基于情景-信息完全度的应急信息扩散研究、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信息传递和联动研究、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使命分解与业务分析研究、矿山应急救援信息侦测与全息指挥决策一体化信息系统集成研究、矿山应急一体化装备决策与效能研究、云计算与云应急救援信息平台集成研究、云应急平台的信息和物资调度的可靠性预测评价研究等。

目录

前言

1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信息系统发展状况
1.3 矿山事故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与平台
1.4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一体化指挥信息生成与传递沟通模型
1.5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决策支持
1.6 发展趋势
1.7 本书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2 基于突发事件信息需求的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信息生成机理
2.1 信息需求理论体系主要研究历程
2.2 信息需求行为过程
2.3 突发事件信息的生成
2.4 突发事件及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指挥信息生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矿山应急救援指挥装备的信息组织
3.1 国内外发展现状
3.2 矿山应急救援指挥装备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信息架构和信息组织要素
3.3 矿山应急救援指挥装备综合集成研讨信息组织模型和分析
3.4 矿山应急救援装备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和开发模式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信息层次架构
4.1 体系工程与美国ICS体系框架
4.2 国内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研究现状
4.3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及矿山应急救援体系
4.4 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平台技术架构
4.5 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目标使命和任务
4.6 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分析
4.7 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层次模型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基于情景-信息完全度的应急信息扩散
5.1 危机信息扩散模型
5.2 正态信息扩散原理
5.3 “概率式”非均匀信息扩散模型
5.4 基于BASS模型的危机信息扩散模型
5.5 网络空间信息扩散的动力
5.6 信息扩散机制
5.7 信息扩散模式
5.8 马尔可夫链的信息扩散时空过程
5.9 信息扩散时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5.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的信息传递和联动
6.1 体系描述的要素
6.2 危机信息传播扩散模型研究历程
6.3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信息沟通系统构成及演化
6.4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信息交互管理模式及平台
6.5 区域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联动机制研究
6.6 矿山事故演变及链式效应
6.7 突发事件通信信息管理平台的信息沟通机制
6.8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运行机制
6.9 矿山事故应急联动系统的协同体系结构
6.10 标准应急响应程序
6.11 矿山应急救援联动流程图
6.12 协同应用支撑环境
6.13 矿山应急救援一体化指挥决策信息传递流程
6.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7 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使命分解与业务分析
8 矿山应急救援信息侦测与全息指挥决策一体化信息系统集成
9 矿山应急一体化装备决策与效能研究
10 云计算与云应急救援信息平台集成
11 云应急平台的信息和物资调度的可靠性预测评价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郑万波,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云南省“****”青年人才,国防科工局安全生产专家,云南省军工行业安全生产专家,云南省公路协会智库专家,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目前就职于昆明理工大学,曾就职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2005.7-2018.12,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三五”科技项目6项,主持省部级基金项目6项、其他项目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1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主持研发新产品14套,以首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8篇),主编学术专著2部,制定企业标准14项,获省部级奖项5项。主要研究方向:系统科学,云计算、云服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矿井智能物探技术,灾害风险监测、管控、预警与信息化技术,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智能决策与专家系统。    吴燕清,博士,研究员,重庆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煤矿地质灾害组成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矿安全特聘专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矿山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重庆分会理事,隧道与地下空间专委会秘书长。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社会公益、创新、发改委产业化项目和省部级科技攻关等纵向项目34项,负责横向咨询项目10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排名首名),登记软件著作权50余项(排名首名)。主持制定行业标准3项,在国内外各种刊物、会议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编写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地球物理勘探、矿井工程物探、矿井水文地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全技术与工程等。    夏云霓,理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2003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连续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2项;荣获多项科技奖励,如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服务计算、云计算、灾害应急、边缘计算、智能数据处理、软件可靠性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