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376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301337677 ; 978-7-301-33767-7

本书特色

1、解锁北大名师的生活方式。无论在艰难困苦的岁月,还是生活在众声喧哗的当下,他们没有迷茫、没有焦虑、没有仓皇,依然自如、自在而丰盈地生活着,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答案。 2、了解北大和北大学者的特殊窗口。通过北大学者的书房,看到北大各学科名师的风采,探索他们的学术人生。是了解北大、了解这些思想者们的一个独特窗口和路径。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让我们沉浸式探访学者们的书房、了解学者们的生活,让北大和老师们更亲切,让向往北大的学子们更深层次了解北大。 3、北大是倡导阅读的主体。北大学者书房的主角都是学者,他们的阅读人生会对青年人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每位学者都提供了珍贵的影响人生的阅读书单,是献给读者的阅读索引。 4、书中的主角是15位北大名师,他们是董强、韩茂莉、张慧瑜、曹文轩、徐湘林、戴锦华、秦雪征、 王余光、张帆、穆良柱、林毅夫、朱青生、方博、王诗宬、孟涓涓,是各学科的名师代表。 5、装帧精美高级,值得收藏。精装、书脊包布、标题烫金、彩色印刷。 6、内有132幅图片,专业拍摄,展现了书房实景和名师风采。 7、北大125年华诞的献礼书。这部书献给所有爱书的人。 8、书房是有个性的,带着书房主人的风格和温度,每个角落都是一个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北大各学科具有代表性的15位老师,展示他们的书房、教师风采,讲述他们的阅读和学术人生故事,每位老师还推荐了阅读书单。这些老师分别是董强、韩茂莉、张慧瑜、曹文轩、徐湘林、戴锦华、秦雪征、 王余光、张帆、穆良柱、林毅夫、朱青生、方博、王诗宬、孟涓涓。 “书房里”的这些北大学者们,来自理工、人文社科、医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本书通过摄影镜头与文字讲述,遍访大家大师,围绕“读有字之书”“读无字之书”“读心灵之书”等话题,传递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之乐,彰显北大学者作为文章、其书满家的坚守,展示北大学人对“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感悟,从“书房”这一处特别场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场思想广博、思考精深、思维激荡的阅读盛宴,献给所有爱书的人。

目录


董 强 中法合璧的微缩世界
韩茂莉 万卷间,碧海桑田
张慧瑜 诗意地栖居
曹文轩 悠悠万事,阅读为大
徐湘林 行者的方寸
戴锦华 混沌开天地
秦雪征 理想之境
王余光 守一处书香流溢
张 帆 “ 痴心”常在
穆良柱 掌灯宇宙
林毅夫 寸心万壑
朱青生 时间的吟唱
方 博 登入“ 安全岛屿”
王诗宬 从书房出发,到全世界去
孟涓涓 趟过书山与人海
编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戴锦华 混沌开天地 我生命中*深切的感知,都是在文学阅读中发生的。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中文专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合著)《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十余部;英文专著有 Cinema and Desire (1999), After The Post-Cold War (2018)。 “混沌”中的书房 “我觉得书房不是一种陈设,不是一种情调,我不会在书房里玩。它是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阅读、思考和工作的空间。”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一整面书墙。书架上摆放着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各种书籍,有几层还点缀着几只精致可爱的小摆件。戴锦华老师笑着介绍说:“ 我的书房其实是一个‘ 混沌’。” 因为经历过书籍匮乏的时代,戴锦华曾经逢书必买,每次遇到难得的书展书市,她都会如饥似渴地带书回家。后来开始有人寄赠一些书给她,渐渐地,她的书房变得充盈而“ 拥挤”起来。 “我所有的空间都被书侵占了。*‘ 惨’的是,我几乎无法从中找到想要查阅的书籍,着急用的时候只好再买一本。原来的那本早已‘ 书深不知处’了。”戴锦华笑道。 书架的设计其实只能摆放一层书,但戴锦华的书*终被她安置成两层,所有的缝隙都派上了用场。但仍然有一些实在放不下的书,只能装箱存放在别处。 “把它们装箱存在另一个地方,感觉像割舍了生命的一部分一样。” 刚开始教学生涯的时候,戴锦华的书房就是她的卧室。狭小的空间里,所有靠墙的地方都安置了被书填满的书架,床被可怜地挤在书架底下。当时她梦想着能拥有一间真正的书房,而不是和床共享一个空间。在这个梦想已经达成的今天,她的书房反而又回归了“ 混沌”,但这已经是一种心甘情愿了。 她认为,现在很多家里的书房可能装饰性大于实用性,但她的书房仍然是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可以自由阅读、思考和工作的空间:“ 我觉得书房不是一种陈设,不是一种情调。我不会在书房里玩。” 对阅读保持饥饿感 “正如三餐不可以一日不吃,漏一顿就饿得心慌;书也是不可以一日不读的,不读就浑身难受。” 对于少年时期的戴锦华来说,每一本书都是“天降大礼”,这使她将书籍视为珍宝,既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其吸收,又不希望阅读得太过迅速,来不及好好回味。直到今天,她读小说都舍不得读完*后一页,更不会让任何一次阅读半途而废。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阅读和学习,这使她慢慢积累了速读和组读的能力。 也许在旁人看来,快速、大量地阅读是一种天赋,但对戴锦华来说,比天赋更扎实的,是对书籍的饥饿感所赋予的能力。令她保持阅读习惯的从来不是“应该”和“不得不”,而是她内在的深层需求。 戴锦华在“电影与现实”课程直播中曾表示,自己把书当成食物,需要每天“食用”。正如三餐是不可以一日不吃的,漏一顿都会饿得心慌;书也是不可以一日不读的,否则就浑身难受。阅读已经成为她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戴锦华认为,真正有效的阅读,是先把一本书读厚,而后才是将它读薄。每本有价值的书都有它从属的思想脉络和历史框架,为了获知它究竟在表述什么,我们需要进行更多以它为核心的扩展学习,才能跟随它真正地进入一个世界,再通过它打开更大的空间。 “当终于可以自如地把握作者在书中的原创性表述时,你会发现这书其实很薄。所以为了读懂一本好书,我们更需要多读。”戴锦华如是说。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纵览各类书籍所打下的基础,筑成了戴锦华一路成长的阶梯。她涉猎广泛,除了对理论的研读、对文学的沉浸,还会进行大量通俗、流行文本的阅读—阅读网络小说是她观察当今社会文化的途径,从中,她得以了解社会文化心理的构成,感受人们的热爱与忧虑、梦想和逃避:“我真切地觉察到社会和代际文化的剧变。” 现在,她开始时不时地重温一些名著和旧著。重读经典,在她 看来是进一步感知世界及自身变化的路径,其体验十分耐人寻味: 某些当年深爱的典籍,重读时竟觉索然无味;某些自认为已烂熟 于心的作品,再次翻开时竟迸发出焕然一新的感受。 不同时期的自己,在书中能看到不同角度的世界;同样一段文字,能引人进入不同层次的思绪—书是常读常新的,戴锦华深以为然。 说起印象深刻的书籍,戴锦华表示:“这大概会是无尽的清单吧。” 将热爱变成事业 “我不是结合学术与热爱,而是将热爱变成了学术。我一生的学术工作都有生命经验和现实情感作为驱动,非此,我大约就不会开始。” 见过戴锦华的人都对她印象十分深刻:走路急如风火,语言与手势沉着干练,有强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她是北大*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每次上课都人满为患;她总是求新求变,在学术中擅长以历史来回应现实与未来,成为众多年轻学子的榜样。 近年来,戴锦华每学期都和在读及毕业的研究生们一同在文化研究工作坊中进行主题阅读。她提出书目,学生再补充,大家有讨论、有回应,更有广泛而深刻的沟通。 文化研究工作坊始创于1995年,其主题活动起初是针对文化现象、电影现象的分析和讨论,与专题阅读活动交错展开,近五年则是以读书交流为主。这五年中,戴锦华将大部分对她产生重要影响的书籍都和学生们做了系统性的分享,她还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及新理论风潮,有时候侧重政治经济学,有时候侧重文化学或电影学。 谈到阅读和自己所从事的电影研究,戴锦华认为,阅读和观影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阅读不仅有助于电影的深度鉴赏与分析,它还能助人在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时,尽可能地避免狭隘、丰富思想、打开视野,进而扩展整个生命体验。这对观影感受也是一种扩充。 *后,戴锦华说:“我的个性是惮于守成的。在学术上,我不希望自己陷入某一种理论、某一个流派或学科当中。极广泛的阅读帮我获得参照与反思,让我可以触摸并把握社会的变化,然后不断修正自己思考与行动的方向。这是学术,更是生活。”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是在校党委领导下贯彻和落实新时代的宣传路线、方针和政策,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全校宣传工作的部门。 任羽中,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党委政研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曾出版《完美大学必修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问题研究》等专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