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17708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09-10-01
- 条形码:9787561770849 ; 978-7-5617-7084-9
本书特色
作者灵心慧眼所观察到的课堂种种,让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风景。 《中国教育报》优秀教育图书推荐;“教师读书工程”热门推荐书目
内容简介
余文森教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推手之一,其负责的"自主-指导学习"课题实施十多年来,受到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欢迎。本书系余教授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系列演讲内容的结集。本书可作为教师培训读本,也是教师提高专业素养的参考书。
目录
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第二讲 教学的生成性
新课程为什么凸显教学的生成性
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
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第三讲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吗
强调三维目标是否意味着否定“双基”
怎么处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怎样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四讲 教学情境
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有什么意义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哪些误区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第五讲 教学关系
学生究竟具有哪些特性
教师的态度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
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为什么要提倡和强调对话
第六讲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条铁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第二条铁律:“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第三条铁律:“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第七讲 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
**方面: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
第二方面: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第三方面: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与教师使命的缺失
第四方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过程的形式化
第八讲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主动性
独立性
独特性
意义性
交往性
体验性
问题性
创新性
第九讲 校本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第十讲 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
**种类型:教学型教研
第二种类型:研究型教研
第三种类型:学习型教研
后记
节选
**讲 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我想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开始讲起,它是这样的: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 **,比谁穿得快。比从玉米地的这一端穿到另一端谁用的时间*短,谁**个到达目的地。这比的是速度。 第二,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当中,谁掰的玉米多。你**个跑到目的地,可是却两手空空,那也不行。你**个学完可是你没有什么收获怎么可以呢?所以我们还要比谁掰的玉米多。这实际上是效益——我们讲的有效性的一个*核心的指标。从传统的眼光来看,有效性一般就是指这两个指标了——谁跑得*快、谁掰的玉米*多——这就是有效了。但是,现在企业不这样认为了。现在衡量企业的有效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和指标,是什么呢? 安全! 这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掰玉米的过程当中,玉米的叶子可能会刮破你的皮肤,所以我们还要考察你受伤的情况。这三个指标:速度、收益、安全,就是现代企业有效性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必须综合考虑。对一个企业来说,单纯追求一个指标是容易的。难的是什么?是综合。大家可以看一看,你跑得*快,可是你伤痕累累,没什么收获;你收获很多,可是你速度非常慢,皮肤被划破的伤口非常多,也不行;你速度非常慢,一个玉米也没掰到,你当然安全、悠闲了,但是没有收获,也不行。所以这三个指标要综合考量。这就是现代企业的有效性,要同时比这三个方面。 我刚才讲的这个隐喻与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关系呢?教学的有效性*终要落到哪里?要落到学生的学习上。我们通过刚才这个隐喻,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对应考量学习的有效性,同样有这三个方面的指标:**个指标是什么呢?学习速度。第二个指标是学习结果。第三个呢?就是学习体验。 **个指标就是速度了。学习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速度实际上就是指学习效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说明你学习效率越高。学习特定内容所花时间的多少是我们考量的一个指标。同样学习一门课、一个单元,我花的时间比你少,如果效果是一样的话,当然我的有效性就比你高了。这是**个指标。 第二个指标就是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我们主要把学习结果定位或局限在认知这个层面,希望每节课,或者说每次学习之后学生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主要表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等等。这个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性,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的指标。 第三个指标就是学习体验。我们用两个词描述学生的学习体验,一个词是伴随。这个“伴随”讲的就是一种状态,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进行学习,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另外一个词叫“生发”。学生可能觉得学习过程没那么有趣,但是学完以后觉得蛮有价值,心理学把前面叫作“过程兴趣”,这叫做“结果兴趣”。他可能对过程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对学习结果感兴趣,这个就是生发出来的兴趣。伴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来越多,那么你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大家知道新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那么我们考量学生学习也应由过去的一个维度变成现在的三个维度,从三个维度来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这里我想从一个更高、更宽阔的视野来分析这三个指标。 **,我们再来考量一下学习速度。 学习时间控制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为重要的。首先是确定“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意识。学习时间不是无限的。这意味着什么?就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我的班级跟你的班级比成绩,我首先要追问的是我们两个班学生学习的时问是多少。我在这里对学习时间做了一个梳理。学习时间包括这么几块:**,指向学校课程的学习时间。它包括学校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又包括两块:一个是课时,比如现在高中开始实行学分制了,你一门课程周课时是多少;另一个是围绕这门课学生在课外所花的时间,比如学生学完课程以后要做作业、预习,甚至要做相关的练习或者相关的准备等等,我们都统称为一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所有课程的学习时间加起来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学校学习时间也不是学习时间的全部,因为除了学校的学习时间——指向课程的学习,还应该给学生留有自由——就是指向个人的学习时间,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在课外校外自由学习,这就是指向个人的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是由这两块组成的。学生应该以学习为主,但是我们同时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就是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告诫我们:儿童的学习不是他的全部。苏霍姆林斯基是很重视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他强调学习不是儿童的全部,儿童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学习——包括学校课程的学习和指向个人兴趣、爱好、专长的学习,还应该有非学习时间。这个非学习时间包括必要的游戏、休闲、玩耍、劳动、制作、审美,还有交友等等相关的精神生活,他的生活应该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这个是儿童的生活时间。总之,我们把学生时间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习时间,二是非学习时间。 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分析呢?我的目的是强调这样一个观念:儿童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甚至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来看,他的学校有一个非常显著的跟其他学校不一样的一个变革。叫什么?叫“解放下半日”。每天的下半日是自由的。在他的学校里面,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这样的——下午是属于儿童的时间。这个时间,既可用来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也可用来运动、活动、游戏、玩耍、休闲等等。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都来自于教师、来自于学校的话,这个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大出息的。相反,如果在一个孩子的脑子里面,学校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只占他所有知识的一小部分,这个比例越小,那么这孩子将来肯定越了不起。也就是说他自己学到的知识要比学校老师教给他的要多得多,这孩子将来肯定更有出息。我们可以想一想,几乎所有科学家、伟人的成长,都说明了这样一条颠覆不了的真理——没有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说:“我以前只学老师教的,只学学校教的。”所以,我想,一个高明的校领导、一个了不起的老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你不能占据学生学习的全部时间,一定要“解放儿童”!教育家陶行知就一直强调“解放儿童”。 现在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我们把学校的学习时间、学校课程——我们也称为课业的学习时间无限膨胀了,挤占了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时间。比如孩子在小学还好,一到初中钢琴也不能弹了,歌也不能唱了,舞也不能跳了,什么活动都不能参加了。我们用学校课程学习的时间挤占了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学生几乎没有个性化的学习。如果所有的孩子掌握的知识都是一模一样的,这绝对是国家的灾难! 那怎么让每个孩子拥有不同的知识、个性化的知识、个人知识呢?就是给他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让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来学习。学校和老师要保证这块时间和空间!我们现在的问题就在这里,因为学校的课业负担太重了,挤占了儿童的个人学习时间。这里我们讲的学习,主要是针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是这个课程学习时间无限膨胀,挤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非学习时间没有了,甚至生存时间都成问题了。我们曾经对高中学生的作息时间做过调查,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的占很高比例。大家想想看,在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还讲什么有效性?你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高中学校的校长,你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到6个小时,纵然有很多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你又有什么好自豪的!这是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为代价的。所以我有一句话:我们追求学业成绩,在这种体制下,我们也不得不追求考试分数,但是,所有的这些追求都不能以牺牲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否则,我们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任何时候都要确立这样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健康,更不能以牺牲儿童的天性和品性来获得所谓的有效性、获得学业成绩,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作者简介
余文森,教育学教授,1963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专家工作组核心成员,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实验研究分课题负责人,教育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字海探源
¥25.0¥78.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理解生命
¥10.5¥32.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1.9¥39.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