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国劳动法: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保护

包邮跨国劳动法: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保护

¥38.7 (7.9折) ?
1星价 ¥38.7
2星价¥38.7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396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301339602 ; 978-7-301-33960-2

本书特色

劳工保护在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突出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现有的劳动法制度在如何应对全球化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面对全球化条件,国内劳动法和国际劳动法在劳工保护方面都面临着鞭长莫及、力不从心的困境。《跨国劳动法: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保护》结合国际前沿学术研究,以跨国劳动法作为切入点,关注在跨国空间有关劳工保护的规范、制度、机构和程序。跨国劳动法试图突破传统劳动法的国家中心主义、法律一元主义和唯劳动法主义。跨国劳动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路径和视角,而不是对传统方法的否定或者替代。

内容简介

劳工保护在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突出的社会和政治问题。面对全球化条件,国内劳动法和国际劳动法在劳工保护方面都面临着鞭长莫及、力不从心的困境。《跨国劳动法:全球化条件下的的劳工保护》结合国际前沿研究,以跨国劳动法作为切入点,关注在跨国空间有关劳工保护的规范、制度、机构和程序。跨国劳动法试图突破传统劳动法的国家中心主义、法律一元主义和唯劳动法主义。 跨国劳动法关注在跨国空间中的劳工保护实体规则、程序规则和机构制度。跨国劳动法的生成,恰恰是在主权国家管辖之外,或在传统的劳动法领域之外,亦或在传统的劳工保护体制之外。跨国劳动法的要义在于,它并非是对主权的延伸,而是对主权的重构;并非对国内劳动法或者国际劳动法的再述,而是对劳工保护实体规范的再定义和执行机制的重新构建。跨国劳动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路径和视角,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再造。 在中国开展跨国劳动法研究正当其时,不仅有利于改善中国国内的劳动法治,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劳工保护方面的话语权。在中国成长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过程中,跨国劳动法的研究具有战略意义。

目录

**章 跨国劳动法的兴起:概念与方法

一、引言: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保护

二、国内劳动法的困境

三、国际劳动法的局限性

四、 跨国劳动法概念的提出

五、 跨国劳动法的若干特点

六、跨国劳动法的研究内容

七、加强劳动法学科的国际面向

第二章 国际劳动组织与核心劳工权利

一、基本劳工权利的机构归属之争:从贸易体制回归国际劳工组织

二、《宣言》下“义务”的性质与内容

三、基本劳工权利的标准和内容

四、劳工保护与贸易机制

五、劳工保护与霸权

第三章 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条款

一、国际劳工标准与多边贸易机制

二、通过自贸协定纳入劳工条款

三、欧盟模式与美国模式

四、贸易协定中的劳工义务

五、实施机制与争端解决机制

六、评估与展望

第四章 世界银行《环境与社会政策》下的劳工保护

一、从新自由主义转向劳工保护

二、世界银行劳工标准的起草过程

三、世界银行劳工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基本劳工权利的承认与实施问题

五、世界银行劳工标准的适用范围

六、世界银行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公约

七、世界银行与跨国劳动法

第五章 国际金融机构与劳工保护

一、国际金融机构的劳工问题态度转变:从消极走向积极

二、国际金融机构对劳工标准的吸收

三、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劳工标准的内容

四、国际金融机构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互补抑或竞争

五、纳入劳工标准的问题和挑战

六、全球公共机构的兴起

第六章 跨国外派劳工权利保护

一、劳工的跨国派遣

二、赤道几内亚劳工冲突事件

三、事件涉及的劳工权利

四、作为法律真空的域外飞地

五、通过中国法进行单方面监管的尝试

六、冲突法的方法?

七、反思跨国劳工的权利保护问题

第七章 跨国劳动法的未来

一、跨国法律进程下的劳工保护

二、跨国劳动法律进程的限度

三、加强公共性:国际劳工组织与跨国劳动法

四、回应南北问题:中国与跨国劳动法

五、为跨国劳动法注入政治议程:关注全球价值链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一峰,男,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亚洲国际法学会执委会理事、《马克斯普朗克国际公法百科全书》顾问委员会委员、《亚洲国际法杂志》等多个英文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法、国际组织法、全球治理、国际劳工保护等。出版专著1部,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法的理论重塑研究”(2022—2025)和“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及其劳动立法与中国劳动法治的完善研究”(2016—2021)。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