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艺术的“过去性”:黑格尔、莎士比亚与现代性

包邮论艺术的“过去性”:黑格尔、莎士比亚与现代性

1星价 ¥59.5 (7.6折)
2星价¥59.5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1830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100218306 ; 978-7-100-21830-6

本书特色

以黑格尔美学为线索,重审艺术的“过去性”本书为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保罗·考特曼教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课程的讲稿。课程依循黑格尔美学的问题线索,探讨艺术的真理地位,在当代文化语境中重审艺术的“过去性”,尤其强调“思辨”思维在艺术实践的历史认知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考特曼是当代西方著名悲剧理论家、批判理论的后起之秀。他认为,“我们需要……对我们的认知、信仰和习俗进行辩护或理性批判……这种能力就是我所说的黑格尔意义上的思辨能力”。他称,黑格尔“创建了独一无二的现代人文学科研究规划”。本书正是站在黑格尔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和立场上,对黑格尔意义上的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艺术的演进做出考察,使我们与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雕塑、基督教绘画与莎士比亚戏剧等不同历史环节的艺术形式依次重逢。

内容简介

本书编译自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保罗?A.考特曼教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开设课程的讲稿。课程依循黑格尔美学的问题线索,探讨艺术的真理地位,在当代文化语境下重新审视艺术的“过去性”,尤其强调“思辨”思维在艺术实践的历史认知活动中的关键作用。在对于象征型、古典型与浪漫型艺术演进的考察中,我们与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雕塑、基督教绘画与莎士比亚戏剧等不同历史环节的艺术形式依次重逢。在这里,艺术的过去性与当代文化境遇相碰撞,对我们提出形而上沉思的吁请,它召唤着未来人文研究的解释学工程。

目录

**讲 人文学科的前世今生
第二讲 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
第三讲 黑格尔论象征型艺术
第四讲 黑格尔论古典型艺术
第五讲 黑格尔论浪漫型艺术
第六讲 论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与现代伦理生活
第七讲 论现代悲剧
第八讲 论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
第九讲 黑格尔与普洛斯彼罗:艺术的过去性
第十讲 艺术失去至高职能
第十一讲 深情地照料死者
第十二讲 大地的命运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美]保罗·A.考特曼(Paul A.Kott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学博士,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文学系主席,比较文学与哲学系教授,曾任东京大学、科隆大学形态学国际学院、意大利维罗纳大学等多所国际院校的客座教授。著有《作为人类自由的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17年)、《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悲剧性状况》(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2009年)、《场景的政治学》(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7年),参与主编《黑格尔美学的艺术:黑格尔哲学与艺术史视角》(芬克出版社,2018年)、《艺术的坚持:美学哲学与早期现代性》(福特汉姆大学出版社,2017年)、《哲学家论莎士比亚》(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9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