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1712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5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522717128 ; 978-7-5227-1712-8
内容简介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需要真正回归教育的主体。目前,从国际上教学评价改革的动向看,其评价的重心将由“对学习的评价”转向“作为学习的评价”,以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本书从教师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融入学习性评价的先进理念,从学生参与评价的意义阐述、历史回溯、现状调查、问题剖析到模型重构和应用探索,形成完整的“教-学-评一体化”理论架构和实践依据,为教师开展教学评价应用提供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一 学习变革背景下评价的学习性功能得以彰显
二 教育改革背景下评价的方法趋于融合
三 形成性评价发展背景下评价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四 当前中国教育评价领域存在的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节 评价相关概念的演绎
第二节 形成性评价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不同取向评价模式的演变
第三章 现状分析
节 中小学教师的课堂评价目的取向研究
第二节 基于视频分析的课堂提问分析
第三节 中小学教师的评价素养研究
第四节 从AaL视角审视一些评价实践问题
第四章 模型重构(一)
节 学生参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AaL评价:学生评价实践的目的指向
第三节 学生参与评价模型的生成
第五章 模型重建(二)
节 学生参与评价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学生参与评价构成要素作用关系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学生参与评价实践模型分析
第六章 实践应用(一)
节 评价任务中目标确立的方法
第二节 评价任务中信息反馈的方法
第三节 评价任务中自我调节的方法
第七章 实践应用(二)
节 实践应用的准备和条件保证
第二节 “解释—前馈—学习”功能的实现
第三节 “观察—证据—后馈”功能的实现
第八章 反思建议
节 问题探讨
第二节 关于学生评价实施的建议
第三节 评价任务设定需注意的事项
附录一 评价素养的定义和基本构成
附录二 国际教师的评估专业标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蔡旻君,男,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测量与评价》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计算机辅助教育测量与评价》和《Rasch模型教育测量应用基础》等多部著作。近年来,重点关注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评价问题,着力推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使有效教学、学会学习和学业发展的目标相融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智能时代的教与学。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3¥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