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46848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19468484 ; 978-7-5194-6848-4
内容简介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社会化应用场景*多、使用频率*广的产品之- ,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 -方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使人们面临技术侵权的风险。本书主要研究在全球科技竞争加速和创新科技立法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应如何针对人脸识别技术的侵权致因和危害,回应社会需求,探索构建有效的立法治理方案,提高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全球人脸识别侵权治理贡献立法智慧和制度借鉴。同时,本书从技术本身的逻辑出发,从技术角度进行侵权防范研究,探讨构建人脸识别技术侵权防范的技术标准体系问题,以期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制度防范+技术控制的一元制系统整合方案,达到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各主体权利保护的平衡,实现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对丰富和完善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到积极作用。
目录
**章绪论
**节问题背景:科技发展及规制困境
第二节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本书研究体例 第二章问题的缘起: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衍生出的权利保护需求
**节人脸识别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人脸识别的特征
第三节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第三章人脸识别技术的侵权风险
**节人脸识别技术侵权的显性和隐性
第二节人脸识别直接侵犯的权利
第三节人脸识别间接侵犯的权利
第四节人脸识别技术侵权的危害 第四章权利及其公共性
**节人脸识别研发及应用的技术思路
第二节人脸识别技术及应用的价值共识
第三节立法对人脸识别侵权的回应 第五章人脸识别技术侵权风险治理的系统方案
**节可能的法律方案
第二节探索有效的技术方案
第三节构建综合方案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陈瑞英,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教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法律系,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长期从事宪法学和法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家治理、立法和铁路法治领域有深入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河北省社科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北省法学会重点项目和河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等科研项目10多项;在《光明日报》《铁路运输与经济》和《河北法学》等报纸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积极参与国家立法实践,参与起草铁路立法和地方立法多项。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