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9089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509690895 ; 978-7-5096-9089-5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总结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判断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深刻剖析了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和内涵,比较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和基本特征,总结了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为本书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本书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障碍并提出应对措施,其中包括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以“三权分置”为中心的乡村发展、小城镇城市化功能建设等,为欠发达地区以新型城镇化为驱动力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基本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思路及创新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
二、习近平的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
三、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文献评述
一、国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城镇化的研究
三、关于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的评论
第二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节 改革开放前城市化与农业人口流动限制
一、工业和城市发展与农业人口的流动
二、限制人口流动的原因
第二节 富起来时代的城镇化和农业人口的转移
一、离土不离乡阶段
二、离土又离乡阶段
第三节 新时代的新型城镇化
一、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范畴
二、新时代新型城镇化与以往城镇化的区别
三、新型城镇化与市民化的关系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的地区发展差异
**节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比较
一、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比较
二、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城镇建设比较
三、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城乡居民生活比较
第二节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阶段
一、发达地区城镇化进入市民化阶段
二、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
第三节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相互影响
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总结
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烈需求
**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实现城镇化和市民化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动因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转的影响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一、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欠发达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
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返乡创业
一、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要求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鼓励欠发达地区农民工返乡的条件
第五章 在新型城镇化中推进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节 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
一、农民市民化要求
二、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城市承载力制约
一、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的流入
二、城市现代产业与传统农业的生产函数
三、承载力对人口流动的制约机制
四、承载力制约的假设
五、承载力制约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制约
一、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市民化私人成本的差异
二、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市民化公共成本的差异
三、市民化公共成本的分担机制
第六章 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
**节 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一、后发优势及发挥
二、政策优势及利用
三、区位优势与发挥
四、资源优势及利用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增加城市供给提高城市承载力
一、城市的功能
二、欠发达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建设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以现代农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一、欠发达地区需要加快土地集中连片
二、现代农业需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第七章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
**节 欠发达地区土地城镇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驱动力
二、欠发达地区土地城镇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以农民市民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一、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二、欠发达地区以农民市民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城镇城市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一、欠发达地区村庄向城镇周围集中
二、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城市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
**节 欠发达地区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欠发达地区推动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二、欠发达地区推动企业发展的条件
三、欠发达地区推动企业发展的途径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三、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节 研究背景、思路及创新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的共同富裕思想和城乡关系理论
二、习近平的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
三、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文献评述
一、国外关于城镇化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城镇化的研究
三、关于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的评论
第二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节 改革开放前城市化与农业人口流动限制
一、工业和城市发展与农业人口的流动
二、限制人口流动的原因
第二节 富起来时代的城镇化和农业人口的转移
一、离土不离乡阶段
二、离土又离乡阶段
第三节 新时代的新型城镇化
一、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范畴
二、新时代新型城镇化与以往城镇化的区别
三、新型城镇化与市民化的关系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的地区发展差异
**节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比较
一、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比较
二、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城镇建设比较
三、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城乡居民生活比较
第二节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阶段
一、发达地区城镇化进入市民化阶段
二、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
第三节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相互影响
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总结
三、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烈需求
**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实现城镇化和市民化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动因
二、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转的影响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一、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欠发达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
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返乡创业
一、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要求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鼓励欠发达地区农民工返乡的条件
第五章 在新型城镇化中推进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节 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
一、农民市民化要求
二、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城市承载力制约
一、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的流入
二、城市现代产业与传统农业的生产函数
三、承载力对人口流动的制约机制
四、承载力制约的假设
五、承载力制约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制约
一、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市民化私人成本的差异
二、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市民化公共成本的差异
三、市民化公共成本的分担机制
第六章 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
**节 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一、后发优势及发挥
二、政策优势及利用
三、区位优势与发挥
四、资源优势及利用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增加城市供给提高城市承载力
一、城市的功能
二、欠发达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建设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以现代农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一、欠发达地区需要加快土地集中连片
二、现代农业需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第七章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
**节 欠发达地区土地城镇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驱动力
二、欠发达地区土地城镇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以农民市民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一、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二、欠发达地区以农民市民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城镇城市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一、欠发达地区村庄向城镇周围集中
二、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城市化驱动新型城镇化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推进新型城镇化
**节 欠发达地区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欠发达地区推动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二、欠发达地区推动企业发展的条件
三、欠发达地区推动企业发展的途径
第二节 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
三、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荣,男,1981年2月生,江西财经大学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城镇化与乡村发展。主讲课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主持并结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厅级项目多项;在CSSCI发表论文多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25.3¥45.8 -
故事力法则
¥15.4¥48.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5¥42.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9.4¥68.0 -
金字塔原理
¥44.1¥88.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8.3¥27.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0.7¥69.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79.7¥139.9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29.0¥65.0 -
图解博弈论
¥12.4¥38.0 -
影响力3
¥36.4¥68.0 -
逆势突围
¥25.5¥68.0 -
行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18.4¥58.0 -
设计的力量
¥15.7¥42.0 -
情境销售
¥14.5¥45.0 -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36.3¥98.0 -
她们-女性的镜像与觉知
¥13.9¥38.0 -
绝不雷同-小米雷军和他的移动互联时代
¥16.7¥58.0 -
促销
¥19.8¥69.8 -
极简博弈论
¥18.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