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986225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59862259 ; 978-7-5598-6225-9
本书特色
本书以宏阔的海洋史视角,深入考察古代中国与印度洋世界交往的重要细节。在一艘艘浮出水面的沉船、一件件跨越海洋的物品中,在一幕幕海上往事、一段段海上流言里,探索属于中国的大航海时代,讲述古代中国失去印度洋的因缘与真相。
在构建“海洋中国”的时代氛围中,本书跨越备受瞩目的东海、南海,将叙述重心放到印度洋上,探寻从两汉至明清两千余年,中国与印度洋世界密切交往的传奇历史。
本书汇集真实不虚的海洋事物、变幻莫测的海上传奇,透过历史的维度,重述“海洋中国”叙事。
内容简介
"在2000年中国海洋史的往事与传奇里,重新发现海洋中国。
从曾经往返于中国与印度洋的沉船处起笔,探寻2000年悠远虚渺的中国海洋史;透过古人远涉重洋的行迹、互通有无的货物、海浪冲刷的故事,追溯海洋中国的航程。
海上有仙山,海中有宝物。皇帝垂涎的龙涎香、浑身是宝的椰子树,又有“全球货币”海贝、“海底宝树”珊瑚,都是连接起海洋中国与海洋世界的七彩珠串。
在中国人视野中“淡入淡出”的马尔代夫、让欧洲人惊艳的鸬鹚捕鱼、郑和下西洋的兴利止弊,以及张爱玲未曾动笔的西洋传说,一同构筑起真实不虚的海上往事;保佑海洋世界的南海观世音、《西洋记》中绮丽多情的海上女儿国、“致命诱惑”美人鱼,乃至“长生不老”人参果,一并创造了虚实变幻的海上流言。
从*早到达印度洋的“黄门”,到浮海西归的法显;从看见地中海的杜环,到率先往返印度洋的义净;从“兼通番汉书”的王元懋,到登临马尔代夫的汪大渊;从十九岁泛舟远行的杨枢,到七下西洋的郑和,这些扬帆深海的古代先驱,用生命缔造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海洋世界。"
目录
**部分 船
**章 往返印度洋:宋代海船泉州一号的前生后世
第二章 无钉之船:横穿印度洋和南海的黑石号
第三章 南海Ⅰ号:南宋海洋贸易的时空胶囊
第二部分 物
第四章 皇帝也难求:嘉靖宫中的龙涎香
第五章 为什么只有印度洋出产龙涎香?
第六章 海贝:从商品、货币到文字
第七章 海岛奇珍:椰子的妙用
第八章 仙人海上来,遗我珊瑚钩
第三部分 事
第九章 从北溜到马儿地袜:海洋中国中的马尔代夫
第十章 中国来的鱼鹰
第十一章 “一心念观世音”:海洋世界的信仰之争
第十二章 海中的女儿国
第十三章 美人鱼与人参果:海洋亚洲的虚幻与真实
第十四章 港口的爱情
第十五章 郑和*后一次下西洋
第十六章 郑和下西洋:张爱玲未曾完成的小说
第四部分 人
第十七章 *早到达印度洋的中国人
第十八章 人生六十始开始:浮海西归的法显
第十九章 率先往返印度洋:义净与他的同行者
第二十章 穿越印度洋:唐宋时期的中国人
第二十一章 奉使下西洋:元明时期穿越印度洋的中国使节
后记 渐行渐远的印度洋
节选
**章
往返印度洋:宋代海船泉州一号的前生后世
海底七百年:沉没与发现
南宋景炎二年(1277)夏秋之际,一艘长达34米、宽达11米的中国远洋帆船,经过数月的海上航行,在东南季风的护送下,缓缓地驶回泉州湾。船上将近二百人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引得本来在舱房下象棋的同伴也抛弃楚河汉界跑到甲板上。纲首(船长或船主)、舟师(负责罗盘的航海员)、杂事(各类管理人员)、巨商(大商人)、客位(普通商人)以及水手个个喜笑颜开。这次远航,他们带回了两三百吨的货物,其中主要是广受中国市场欢迎的各种香药,尤其是官家千金难求的龙涎香,这必定让他们大发其财。更何况,从前年冬天出发,他们离家至今已超过一年,近乡情更怯,想见亲人的心情,愈加按捺不住。
海船缓缓地驶进泉州湾,泉州城的轮廓逐渐显现,港口高耸入云的望云楼也扑面而来。但船上的欢呼声却顿时转成叽叽喳喳的议论,只见码头上冷冷清清,停泊港湾的船只东倒西歪,一些士兵正忙于掳掠货物;而远处的泉州城烽烟缭绕,大火正在燃烧。狂风吹来,一阵乌云顷刻笼罩了港湾,人们的心情顿时如坠冰窟。
海船尚未停稳,一群执枪抡剑的士兵乱哄哄地冲了上来,大声呵斥船员即刻下船,随身不许携带任何物品。在明晃晃的刀剑威逼下,人们被押送下船。大家尚未离开之际,船上的士兵便开始抢劫。几天之内,海船甲板上下的三四层舱房被打砸损坏,货物几被掳掠一空。在随后的岁月里,因海涛拍打风雨侵蚀,无人照看的海船逐渐沉人海中,层层淤泥覆盖其上,不见天日。
696年之后,1973年7月1日,泉州人、厦门大学历史系老师庄为玑和另外两位同事,应邀协助泉州海外交通史馆撰写陈列提纲。8月上旬任务即将完成之际,庄为玑向晋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文管会主任张立提议去考察一下泉州后渚的五座元代小石塔。8月13日下午,在考察途中他们得知,海水退潮时可以看到后渚海滩下有一条沉船。庄为玑敏感地意识到这艘沉船可能有文物价值,张立遂问当地的民兵队长,雇人挖出这艘船要花多少钱,民兵队长表示,“两百元就够了”。
这两百元就挖出了一条宋代沉船。1974年6月9日,相关单位开始发掘,至8月下旬结束。8月20日,庄为玑亲自登上海船。他发现沉船的船舷侧板是由三重木板叠合而成;他还伸手从淤泥中捞出好几捆用细绳扎成的“树枝”,长约40厘米,头尾都用刀切得很整齐,这些树枝后来被确认都是珍贵的香药。同行的林祖良又摸出三块青瓷片,说这些是宋代的瓷片,因此这可能是一艘宋代海船(图1.1)。
以上便是泉州湾宋代海船发现的经过,而本文开头的描述,不过是笔者根据诸多学者之研究重构的场景而已。这艘南宋末年中国制造的海船,由于发现太早,一直没有命名,笔者在此不妨称之为“泉州一号”(图1.2)。泉州一号的发现,对于中国海洋史、经济史、科技史等领域的研究意义极其重大。1979年3月26日至4月4日,“泉州湾宋代海船科学讨论会”在泉州召开,中国学者对泉州一号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这是改革开放时代伊始的一次学术盛会,不但学术界在屡遭摧残的情形下以对一艘沉船的研究为契机和开端而逐步恢复发展,而且参会的学者们在没有所谓跨学科的概念下就展开了人文、社科与科学的交叉研究,意义重大。正是在对泉州一号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学者们组织成立了“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创设了《海交史研究》这一研究古代海外交通史的权威刊物。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泉州一号大致完工于南宋末咸淳七年(1271)之前,是一艘远洋帆船,曾经几次选航。1275年(或1276年)的年底或年初,泉州一号满载中国的货物,如瓷器和铁器等,离开泉州,驶向南海。就在此时,南宋镇守泉州的阿拉伯后裔、大商人蒲寿庚见南宋天命已微,投降元朝。泉州是东南大港,对南宋的生存至关重要。1277年7月,南宋将领张世杰率兵进攻,随后便包围泉州,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此时正是泉州一号返航的季节。这个翻天覆地的变革,岂是泉州一号的商人和水手所能逆料?战火就这样改变了他们和泉州一号的命运。
P3-6
相关资料
凭借二十多年在海洋史、全球史研究中积累的坚实底蕴,杨斌教授书写了中国和亚洲海洋史上*有意思而且也*重要的一些话题,让我们从中了解这个领域中的*新研究成果,发现一个先前可能不知道的世界。
——李伯重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一本好书就是要带着读者进入未知的领域,一位好的作者就是要能够让读者穿越时空隧道,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有趣的案例,把读者带入历史上的海洋亚洲,来讲述中国与世界交往中的船、物、人、事。
——荣新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
杨斌,香港城市大学中文暨历史学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员,对中国史、世界史、科技医疗史以及海洋史均有相当的兴趣。所撰文章见于、Modern Asian Studies、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Journal of World History、Journal of Women's History以及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等国际著名期刊。专著《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获第17届文津图书奖推荐、《新京报》2021年年度图书推荐。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5.6¥38.0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4.0¥16.0 -
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8.4¥28.0 -
昆虫采集制作及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手册
¥17.5¥50.0 -
物理学之美-插图珍藏版
¥20.7¥69.0 -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21.8¥68.0 -
星空探奇
¥12.5¥39.0 -
为了人人晓得相对论
¥3.9¥13.5 -
数学的魅力;初等数学概念演绎
¥9.5¥22.0 -
天演论
¥17.6¥32.0 -
布尔巴基-数学家的秘密社团
¥15.6¥38.0 -
声音简史
¥18.7¥52.0 -
图说相对论(32开平装)
¥16.1¥46.0 -
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修订版)
¥57.4¥99.0 -
技术史入门
¥16.8¥48.0 -
考研数学高频考点精选题
¥1.2¥3.2 -
数学 基础模块 下册 随堂练习与测评
¥13.5¥24.6 -
壳寡糖生物功能及应用
¥20.9¥38.0 -
南极100天
¥7.4¥13.5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
¥14.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