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

- ISBN:978751335255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3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13352550 ; 978-7-5133-5255-0
本书特色
如果你和伴侣还没看过这本书,请先不要同居。
情绪的付出也是一种劳动
打破传统性别分工,揭开失衡的情绪劳动真相
“相比倒垃圾,注意到何时该倒垃圾才更重要”
“这是我**次能跟丈夫说清,为什么家务如此让人疲累,也明白了为什么当他帮不上忙时,我会如此生气。”——读者Elizabeth
赠送精美异形卡片、承压自测题!!
明明已经“帮”了这么多忙,她怎么还是不满意?成天忙忙叨叨的,她到底在干啥?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给有苦难言、百口莫辩的你
★打破传统性别分工,系统阐释情绪劳动的力作
★从零开始的情绪劳动学习手册,走出当前困境的法宝
★千万女性的嘴替!一封女性自白书,一部当代关系启示录
★也让无数男性看到,为何妻子如此疲累,更好理解另一半
☆以情绪劳动为视点,揭露家庭、职场与社会中性别歧视的内在根源。传统性别分工下,同一件事,男性做一次就被连连称赞,女性做一百次都没人注意,女性“天生”就擅长这些的观念早该淘汰了
☆拒绝包揽一切,学会放手,操心不只是女人的事,因为分派任务往往更令人精疲力竭
如果你和伴侣还没看过这本书,请先不要同居。
情绪的付出也是一种劳动
打破传统性别分工,揭开失衡的情绪劳动真相
“相比倒垃圾,注意到何时该倒垃圾才更重要”
“这是我**次能跟丈夫说清,为什么家务如此让人疲累,也明白了为什么当他帮不上忙时,我会如此生气。”——读者Elizabeth
赠送精美异形卡片、承压自测题!!明明已经“帮”了这么多忙,她怎么还是不满意?成天忙忙叨叨的,她到底在干啥?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给有苦难言、百口莫辩的你
★打破传统性别分工,系统阐释情绪劳动的力作
★从零开始的情绪劳动学习手册,走出当前困境的法宝
★千万女性的嘴替!一封女性自白书,一部当代关系启示录
★也让无数男性看到,为何妻子如此疲累,更好理解另一半
☆以情绪劳动为视点,揭露家庭、职场与社会中性别歧视的内在根源。传统性别分工下,同一件事,男性做一次就被连连称赞,女性做一百次都没人注意,女性“天生”就擅长这些的观念早该淘汰了
☆拒绝包揽一切,学会放手,操心不只是女人的事,因为分派任务往往更令人精疲力竭
☆增进男女彼此理解,直面问题根本。别再觉得她的抱怨是在进行人身攻击了,女性要肯定情绪劳动的价值,男性也要学会主动承担,迈向真正的平衡
☆看得见的家务,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我们想要的是积极主动的伴侣,而不是被动接受交派任务的伴侣
内容简介
“如果你想知道这个社会多么不重视情绪劳动,只要看妈妈不在时家里有多乱,人们对服务行业有多苛责,就明白了。”
家里牙膏、卫生纸快用完了,阳台的衣服早就干了,只有你注意到;
开会时负责倒水,洽谈时微笑迎合,是你的责任;
当你终于忍无可忍,发火时还要纠结会不会惹人不快……
这些天生就是女性的事吗?为什么女性做这些就是“应该”,男性做却是“帮忙”?为什么女性要一遍又一遍提醒,家里冰箱冷冻室的霜还是厚厚一层,职场上仍旧得轻声细语保持耐心,还有人嫌我们唠叨?这些劳心费神的情绪劳动不但无处不在、没完没了,而且不被看见、无法转移。《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揭示了传统社会规训下失衡的情绪劳动真相,并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把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面临的不可言说的困境剖析得鞭辟入里,是霍克希尔德之后,为情绪劳动正名的*新力作。
目录
**部分 家中无所不在的情绪劳动
**章 我们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 27
第二章 母职让情绪劳动升级 / 52
第三章 谁在乎? / 68
第四章 你可以想要更多 / 86
第五章 我们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而做 / 99
第二部分 社会与职场中的情绪劳动
第六章 到底是谁的工作? / 117
第七章 温暖微笑背后的冷酷现实 / 137
第八章 太情绪化而无法领导? / 153
第九章 沉默的代价 / 165
第十章 你有必要包揽一切吗? / 179
第三部分 往更平衡的男女之路迈进
第十一章 先天vs 后天:女性真的更擅长这些吗? / 195
第十二章 开启与伴侣的对话 / 211
第十三章 打造一种意识文化 / 225
第十四章 拥有自己的价值 / 237
第十五章 持续寻找平衡 / 248
致 谢 / 261
相关资料
大胆直白地点出女性“情绪管理和生活管理相结合”意味着什么和代价所在……对于和作者一样忍无可忍的女性来说,书中很多内容令人感同身受、获得慰藉,也有所助益。——《出版人周刊》
女性读者完全可以体会书中许多**人称讲述的故事,那些琐事描述着女性默默或怨恨地从事着令人精疲力竭的情绪劳动。但这本书也是写给男人看的,因为要打破那种鬼打墙式的怪圈,男性需要挺身而出,主动扛起家务。——《书单》杂志
这本书点明了情绪劳动的存在:它无处不在,但又长久被人忽视。——Jezebel杂志
……独一无二。借助讨论情绪劳动,杰玛·哈特莉呼吁家庭内部的性别平等。——《泰晤士报》
这本书正应和了当下有关“女性愤怒”的讨论……男性不能再忽视情绪劳动了。——Fast Company
这不是写给妈妈们的冗长说教,而是写给平白无故承担了他人差事的所有女性。这本书道出了家庭生活的真相:即使是看似简单的家务事,也可以如此沉重。——《沙龙》
对长期以来那些被误解为“爱唠叨”的女性而言,这本书是一封道歉信,也是一次真诚告白。——《半身像》杂志
书中蕴含着一场迷你的革命性风暴……如果加以建设性的引导,女性的愤怒可以成为改变现实的潜在武器。——《时代周刊》
情绪劳动或许被忽视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澳大利亚特别节目广播事业局(SBS)
富有远见,令人惊叹。书中的许多场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引起了女性的强烈共鸣。所有“受够了”的女性都应该读一读这本激情与智慧并存的小书。——哈珀柯林斯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杰玛·哈特莉(Gemma Hartley),记者,作家。
长期关注女性的情绪劳动话题,并在世界各地就情绪劳动的话题发表演讲。2017年因《女人不是唠叨——我们只是受够了》一文引爆网络,以惊人速度被疯狂转发百万余次。著有《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一书。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使不被看见的劳动得到身边伙伴和公共政策的重视和支持。目前与家人住在内华达州。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性心理学
¥26.7¥5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