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8076960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89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108076960 ; 978-7-108-07696-0
本书特色
一个可持续的哲学之城以未来问题为对象,也总以未来问题来重新解释传统,而这是传统得以存活的唯一方式。在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里,传统先于未来,但在问题的时间顺序里,未来先于传统。不能被未来激活的传统终将死去。 未来世界将为科学和技术所定义,当代科学和技术倾向于以普遍相关性去理解万物并且系统化地控制万物,因此,未来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万物的智能互联,存在论的基本问题将是关系和共在。 无论我们是否喜欢这种未来,思想只能接受未来,因此思想迫切需要视域革命和方法论革命,新的哲学问题将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共同性或跨文化性。 ——赵汀阳
内容简介
主体性是拥有现代性的一个概念,几乎就是现代性本身。由笛卡尔发起端,康德总其成。其存在论单位是个人,还有若干的衍生形式,如国家、文化或文明,甚至异质于人类的新主体。 赵汀阳这本新著即是检讨现代世界以来,因为主体性的分立、扩张与争竞,而导致的个人主义、地缘政治及文化与文明冲突的诸多问题。他曾从政治哲学角度提出“天下体系”理论,以解决全球政治体系缺乏共识与合作的问题;本书则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提出“跨主体性”概念,即通过创造思想聚点和文化聚点,超越文明或文化冲突的边界,不仅在不同主体间形成“相互主体性”,而且要同时超越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局限性,从而建构一种能够超越主体性的独白话语并化解主体间无法协调一致的关系。 全书不仅从概念角度厘清何谓“跨主体性”,提出“文化边界”“新百科全书”与“综合文本”等新观念,而且对近期的热点话题,如外星文明、元宇宙、人工智能(GPT4)等高科技和未来世界是否会诞生异于人类并凌驾于其上的新主体做出了深入的分析与预判;与欧洲多位哲学同行就“天下体系” 的论辩,则是一个“跨主体性”的实践现场,理解与辩难纷呈,揭示了跨越文化边界的诸多困境与可能。
目录
作者简介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一级教授。主要代表作有《论可能生活》(1994)、《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坏世界研究:作为**哲学的政治哲学》(2009)、《**哲学的支点》(2013)、《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2016)、《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2016)、《四种分叉》(2017)、《历史·山水·渔樵》(2019)等。2023年三联书店将陆续出版“赵汀阳集”。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老子》注评
¥4.8¥11.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5.6¥18.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5.7¥49.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0.9¥33.0 -
小窗幽记
¥7.6¥19.0 -
中华圣贤讲什么
¥18.2¥26.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7.2¥68.0 -
生育对话录
¥14.3¥39.0 -
谈修养
¥7.0¥20.0 -
我的生命哲学(九品)
¥25.9¥58.0 -
论好运(八品)
¥19.7¥48.0 -
西南联大哲学课
¥16.7¥58.0 -
艺术美学讲演录
¥12.8¥32.0 -
心灵的平和之美
¥15.4¥45.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5¥36.0 -
哲学的边界:关于我在生活世界的讨论
¥16.9¥49.8 -
道教史
¥9.3¥26.0 -
新事论
¥9.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