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7661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66页
- 出版时间:2023-06-01
- 条形码:9787507766189 ; 978-7-5077-6618-9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讲述老北大自建校(京师大学堂)的校园空间拓建历史。在近60年的校园空间变迁历程中,北大师生的校园生活、空间认知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人与校园的互动呈现出丰富的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记忆。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校园空间发展过程”“”两篇,内容包括:校园雏形——京师大学堂;格局初显——红楼与老北大;校园拓建——30年代主校区的发展;战时及战后的校园变化;校园记忆;校园周边等。
目录
上 篇 校园空间发展过程**章 校园雏形——京师大学堂 002**节 校园空间的获取 004第二节 新式校园的初步改造 014第三节 大学堂的城外地产 044第二章 格局初显——红楼与老北大 053**节 校园空间的继承与改造 054第二节 校园改造与校园格局 075第三节 西山新校园设计 089第三章 校园拓建 092**节 三大建筑的建设及影响 093第二节 主校区的调整 134第三节 蒋梦麟的未竟之志 149第四章 战时及战后的校园变化 151**节 战时新建设 152第二节 战后的拓展与传承 164第三节 胡适校长任上的建设计划 179尾 声 191下 篇 校园生活与文化空间**章 校园记忆 196**节 校园风貌 196第二节 校园生活 211第三节 北大师生对校园的评价 244第二章 广义校园 255**节 接收景山与蒋校长的危机 255第二节 大学周边的文化空间 279第三节 校园及周边胡同作为革命空间 301结 语 308附 录 老北大校友访谈殷洪元老师访谈纪要 314李仰松老师访谈记录 324邓可因老师口述记录 332周清澍:沙滩北大二年(节选) 348致 谢 37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鲍宁,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辑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城市历史地理。 李丰耀,辽宁鞍山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大学史与文化史,北京城市历史地理。 李辰,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