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3919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76039191 ; 978-7-5760-3919-1

本书特色

课程体系建构,小学案例课程是诗性、智性和伦理的统一。 美学取向的课程致力于唤醒师生对自我的发现,致力于发展生命个体的独创性,致力于帮助儿童建构丰富的学习经验,致力于帮助每一个孩子理解生命的意义。美学取向的课程具有课程哲学的灵魂性、课程理念的人文性、课程目标的多维性、课程内容的集成性、课程实施的创生性、课程评价的鉴赏性和课程管理的扎根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七所中小学基于美学取向课程理论,逐步构建了具有美学取向的学校课程,总结提炼出美学取向课程的七个特性。本书中,围绕“课程哲学的灵魂性”“课程理念的人文性”“课程目标的多维性”“课程内容的集成性”“课程实施的创生性”“课程评价的鉴赏性”“课程管理的扎根性”这七个特性,编制成七个章节,选取了区域内七所学校的课程规划进行具体的举例阐述,表达对美学取向课程的理解和实践。

目录

总 论 课程与美学 **章 唤起儿童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教育哲学就是从多样的学校价值观中抽取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目标。它支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学校运行的每一环节、每一层次无不渗透着学校的教育哲学。学校课程是学校教育哲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以美的视角审视课程,课程就不仅限于一本书、一门学科,学校生活中的一切文化、人际交往、校园环境都会成为课程的一部分,都应该向着唤起儿童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努力。
真善美课程:让真善美伴随孩子的一生
**节 追求臻善臻美的至高境界
第二节 温润至真至纯的美好心灵
第三节 熏陶淑质英才的华彩气韵
第四节 聚集探索求真的能量之场 第二章 课程是一次生命的发现之旅
美学取向的课程是一次生命的发现之旅,儿童以旅游者的心态,一路悠然自得,积极与世界对话,发现新知,充实意义。美学取向的课程是生命体验的律动,课程的价值在于成人之美,真正尊重儿童的经验,善待每一个儿童具有差异的个性及经历,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和体验美,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美学取向的课程是诗意的存在,课程把美作为衡量准则,把“求真、向善、尚美”的理念贯穿整个过程,使课程体现审美和立美的统一。
紫荆园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如紫荆花一般绚丽绽放
**节 蕴含有和有美的人文情怀
第二节 感悟清澈绵长的生命情愫
第三节 创造多彩灵动的课程资源
第四节 抵达诗意生趣的教育圣地 第三章 保持积极、诗意、惊奇与探究的态度
美学取向下的课堂目标具有多维性,以实现人的整体发展为本,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学校把以美启真、以美扬善、美美与共作为目标追求。在这里,教师根据儿童的表现来适时调整策略,采取像“艺术家”一样的方式,与儿童一道保持积极、诗意、惊奇与探究的态度,让美的气息弥漫校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纯真童年:书海拾贝、遨游诗海、挥毫泼墨、轻歌曼舞、赛场拼搏……在美学光辉的照耀下,呼唤教师与儿童伴随着期望、惊奇走入一个变化的、浪漫的、诗意的教育世界。
牧歌式课程:让每一个牧童诗意成长
**节 绘制生命自然生长蓝图
第二节 开启师生诗意澄明之境
第三节 点燃儿童智慧鉴赏火炬
第四节 探索孩子诗意生活奥秘 第四章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
课程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因此美学取向的课程体系是广博全面而融合的。课程为儿童打开了一扇又一扇观察世界、体现生活、理解他
人的窗户,让儿童*大限度地感受社会科技的文明成果,通过拓展儿童知识的广度来提升其内在涵养,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集成的课程内容也赋予了儿童文化选择的权利,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程内容,拥有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的机会,发展自我的独创性,做到通才达识。
向日葵课程: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在七彩阳光之中
**节 守望有喜有欢的生命眷注
第二节 播撒温润智慧的阳光雨露
第三节 丰盈交互生辉的课程体系
第四节 浸润富含意义的学习空间 第五章 课程是一个未知而充满探索的路途
美学取向的课程不是静态沉寂的,而是生动鲜活的,是蕴含创造的学习旅程。课程实施中,教师勇于打破一切常规,“悬置”自身已有的“经验”,将课程视为一个未知而充满探索的路途,欣然接受一条非预期的、模糊、复杂、难以理解的未知之路。教师努力寻找课程实施的“道”,不断质疑和反思,对自我进行文化改造,随儿童的情况及情境变化而随机应变。让每个儿童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自主去感知世界、生发意义,努力寻求更完整、更精彩的自己。
鼎立树课程:在这里,与高尚的灵魂对话
**节 引发昂然向上的情思理趣
第二节 渗透有根有味的文化底蕴
第三节 搭建绿意盎然的课程结构
第四节 开启生成创造的学习旅程 第六章 用美学鉴赏的方法看待生命成长
美学取向的课程评价就是用美学鉴赏的态度和方法看待评价问题,给儿童带
来美的享受和愉悦。教师以审美的眼光突破课程的评价边界,以开放的姿态创设多种评价鉴赏环境,以更多的宽容态度去评价儿童,提高儿童鉴赏能力。教师关注儿童、欣赏儿童,精准地记住儿童发展的点滴。在教师关注的目光中,儿童将绽放属于他们的*精彩华章。
*童年课程:在这里,遇见*童年的自己
**节 播撒幸福花瓣温润儿童快乐成长
第二节 点燃个性张扬浸润学生幸福童年
第三节 遨游知识海洋穿梭课堂智慧花田
第四节 打开智慧之窗创造灿烂生命奇迹 第七章激活学校课程深度变革的整体系统
课程从理想与计划到实施,从课程的决策、编制到教师与儿童的体验,经历了好几个层次的转换,如何促进教师更有效地感知与领会理想的课程,如何更好地使儿童体验课程,就成为课程管理的使命所在。因此,课程管理必须激活包括教师和儿童在内的课程实践过程,回归课程的实践旨趣,激活学校课程深度变革的整体系统,使得学校课程变革扎根过程,真正触及每一个儿童真实的自我,帮助他们获得独特个体的成长经历与体验。
4E课程: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卓越发展领域
**节 探寻实现自我的卓越领域
第二节 诱发卓然而立的种子力量
第三节 厚实高才卓识的发展基础
第四节 拓宽成就卓越的课程渠道
第五节 激活实践场域的管理元素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喜红,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区少工委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河南省基础教育专家库专家。先后荣获全国图书馆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