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390886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73908865 ; 978-7-5739-0886-5

本书特色

全球畅销育儿经典,知名在线育儿杂志Babbletop5图书。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力作。融合脑科学、心理学与网络科学的先锋人物西格尔,与儿童发展专家哈策尔联手打造,为天下父母揭秘前所未闻的脑科学知识,破解种种育儿难题。 由内而外的教养。经历塑造大脑,同样,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经历塑造了他们的大脑。养育健康、乐观的孩子,首先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童年,为孩子创造更幸福的童年环境。 章后专栏,科学聚焦。每章文后精选脑科学知识与正文内容互为补充,为寻求专业知识的读者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书中的教养方式提供科学支撑。 国际知名教育家、心理学大师丹尼尔西格尔全脑教养系列。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真是难以置信,我的父母曾经犯过的那些让我小时候深恶痛绝的错误,我居然原封不动地转嫁到了我的孩子身上,注定要重蹈覆辙吗?”这一切听起来很耳熟对不对?不知有多少父母这样责问过自己,但可悲的是,他们在深深的懊悔之后往往还要继续犯错,然后陷于“犯错—懊悔—犯错”的循环中。那么,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循环呢? 《由内而外的教养》不仅为你解答问题,并且提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你解决问题。人际神经生物学和依恋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因此,正是我们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的思维,影响着我们养育孩子的方式。只有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经历,解决早年未妥善处理的精神创伤,才能以健康的心理创造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经典畅销读物《由内而外的教养》中,丹尼尔?西格尔和学前教育专家玛丽·哈策尔深入探讨了童年经历对我们教养方式的影响。他们梳理了人际神经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阐释了亲子关系如何直接作用于儿童大脑的发展,并为家长们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步骤,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教养出坚韧不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目录

作者寄语 中文版序 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 引言 认识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01 如何塑造自我:记忆方式 001 记忆是大脑对过去的经历产生反应并创建的新的脑内联结。那些悬而未决的往事和未经妥善处理的旧伤,都会影响我们对待子女的方式,在彼此之间引起不必要的烦扰和矛盾。善于自我反省,妥善处理不良记忆对现在的影响,我们就能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待孩子,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科学聚焦 02 如何教孩子感知现实:故事力 02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的故事可以加深自我认知,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连贯的、具有丰富情感的生活故事能帮助孩子明白当下的处境,加强他们对世界的理解。那些触动内在心理感受的经历,能够加深孩子对自我的认识,让他们成为善于反思、富有洞察力的人。 科学聚焦 03 如何体会:情绪的力量 041 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父母的情绪沟通能力能使孩子在生活中充满活力、善解人意。这些品质对孩子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非常重要。培养关系需要分享和渲染积极情绪,抚慰和减少消极情绪。在父母和孩子的早期生活中,情绪既是亲子关系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也是重要的内容。 科学聚焦 04 如何沟通:建立联结 065 也许我们每天都会错失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的机会,这是因为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倾听和回应孩子,没能和孩子的内心建立起联结。当孩子告诉父母他们的想法或感受时,不管父母是否有同样的感受,都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父母应该倾听和理解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或者一味地说孩子不对。 科学聚焦 05 如何获得安全感:孩子的依恋模式 087 父母能够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作出积极回应,孩子便可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培养心智健康的孩子,进而提升父母和孩子的幸福感,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外部世界。而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将导致孩子难以调节自身情绪,出现社交障碍,甚至有暴力和精神分裂的倾向。 科学聚焦 06 如何解读生活:成人的依恋模式 107 思考童年经历能够帮我们理解生活。但是童年已经不能更改,这种思考还有用吗?深层的自我思考能够改变自己。这种思考不仅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人,并且提供了一种可能性——重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这直接影响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及沟通方式,*终将促成孩子的安全依恋。 科学聚焦 07 如何控制情绪:可控状态和失控状态 131 很多父母常常感到困扰:“我并不想对孩子大吼大叫,但他们就是惹到我了,我很生气,完全没办法控制自己。”确实,这不是我们的本意,情绪有时候会利用我们。用新的方式思考,开启大脑的自省功能,通过思考和观察,我们能够选择全新的、灵活的方式,*大程度地限制低通道状态的消极影响。 科学聚焦 08 如何破裂,又如何修复:亲子关系 155 父母和孩子有不同的渴求、目标和计划,因而容易产生矛盾,导致关系破裂。关系的修复是互动的过程,但启动修复是父母的责任。为了修复关系,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以及它们是如何造成破裂的。没有得到修复的破裂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破裂,因此,当破裂发生后,父母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及时重建与孩子的联结。 科学聚焦 09 如何发展思维:第七感 183 第七感指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并通过行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关心的能力。第七感使孩子能够“看到”他人的想法,一旦看到他人的思维,就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并作出体谅的反应。第七感还可以让我们进行共情想象,从而将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事件纳入考虑范围。共情想象不仅能够使我们理解他人,也能够深化我们对自身思维的理解。 科学聚焦 后记:别让儿时经历妨碍你做好父母 致谢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这本书很有启发性,书中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父母与孩子进行有益的情感交流。我们不应止步于教育子女不单单是我们的工作,也要努力完善自己。作为七个孩子的家长,这本书一直都是我们的睡前读书。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好莱坞导演 对那些致力于成为好父母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好书。《由内而外的教养》感人至深,引导所有探寻心灵的人超越表象,去理解人际关系中zui特别、zui珍贵的一种——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米歇尔•菲佛 好莱坞演员、纸片人 我十分欣赏这本书,尤其认可书中强调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交流以及完善自我认知对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父母们肯定会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受益。 阿兰•斯若夫 公共卫生学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儿童成长研究中/心教授 《情绪发展:早起情绪生活组织》作者 西格尔和哈策尔将复杂深奥的脑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转化为简单有效的养育方法。对所有父母以及渴望成为父母的人来说,这是一本真/正的读书。 玛丽莲•伯努瓦 医学博士、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会前会长 《由内而外的教养》告诉父母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自己儿时的经历,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简历起一种健康交流、紧密联系、互相信任的关系。 萨尔•赛维尔 公共卫生学博士 《言传身教》作者 所有父母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养育子女是世界上zui重要的工作。这本书可以让这项工作变得更轻松。 哈罗德•考泼维茨 医学博士、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主任 《并非喜怒无常而已:青少年抑郁症的识别和治疗》作者 本书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方式。 埃伦•加林斯基 家庭与工作研究所主席、《问问孩子》作者 每个家长都应该读一读《从自我省思中教养子女》。这本书里介绍了大量其他教育类书籍中不常见的大脑发育方面的知识。这本书会让你在看着孩子学习和成长时,体会到更多乐趣。” 贝蒂•爱德华 《画出大脑右半球》作者 如果有谁觉得自己注定会重复父母的错误,他真该看看这本书。读者们通过此书可以学着发现和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放自己的内心,更好地投入到当下生活里去。 杰西卡•泰奇 《复杂世界里教育子女的简单方式》 作者 《由内而外的教养》对育儿来说太有用了。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温和地提醒我们要为孩子倾注更多的感情,同时也不要忽略我们自身。这本书告诉我们,抚平过去的创伤和自我成长永远都不嫌迟。遵循书里介绍的方式,你就可以更轻松愉悦地融入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子女之间也会有更深的感情。” 杰西•尼尔森 导演、制片人、编剧 这本书的独特结构给了我们一次回忆自己幼年时如何受父母教育的机会,也让我们学会沿用有益的教育方法并重新思考我们对子女的养育方式。这些新颖有趣的观点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过去的方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 理查德•波尔比 依恋研究中/心主任 这本书独特地融合了以为精神病学家的临床经验和一位保育学校老师多年来处理孩子们各种情绪问题(包括沮丧、愉悦、苦恼、兴奋等)的丰富经历。西格尔和哈策尔一同拨开教育子女这件事情的表层,还原它zui本质的特征。 尼尔•哈尔丰 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儿科专家

作者简介

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J. Siegel) 国际知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临床教授。正念觉知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第七感研究所创始人。 备受谷歌、微软推崇的人际神经生物学创立者 西格尔历时25年,通过对数千个案例的研究创立了新的学科——人际神经生物学,这门学科的研究重/点是人际关系与大脑的密切关系。研究成果被美国司法部、微软和谷歌等世界各地的机构和企业所采用。 “情/商之父”给予盛赞的脑科学家 西格尔开创性提出的里程碑式概念“第七感”备受“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推崇。戈尔曼将第七感理论誉为“情/商与社交商的基础”,盛赞“第七感堪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齐名;在身、心与大脑整合方面,西格尔成果杰出,无人能出其右。” 帮助父母实现圆满自我的“全脑教养专家” 西格尔认为,想做好父母,要先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深入了解自己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才能让孩子产生安全的依恋关系,这就是“由内而外的教养”,这个观点也贯穿于他所写的每一本与教养有关的书中。西格尔基于对大脑结构及其运作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实用性颇强的“全脑教养法”——针对各年龄段孩子提出全脑教养实践指南,以帮助父母破解种种育儿难题。玛丽•哈策尔(Mary Hartzell)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儿童早期教育及心理学硕士,儿童发展专家,致力于家长及教师培训和教育工作三十余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