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204260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7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52042603 ; 978-7-5520-4260-3
本书特色
名人推荐: 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对传统认知科学提出了挑战,但这个学说本身需要发展。《心智对话身体: 具身认知的内感受研究转向》一书指出,内感受作为个体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感知,在身体信号与主观感受的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验探索,分析具身认知的内感受研究转向,从身体表征、情绪加工、认知加工、社会认知以及具身自我等方面对具身认知的内感受研究进行介绍、阐发和评价。本书既推进了具身认知的探索,又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见解。 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深入了解具身认知领域的*新研究动态,体验到在心智与身体交汇处的思想碰撞。希望本书能成为读者探讨具身认知与内感受之奥秘的有用的参考资料。期待更多年轻学者关注身心问题的研究,投身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为发展认知科学而共同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唐孝威
内容简介
在具身认知的视角下,心智不只是基于符号或逻辑的抽象表征,也是根植于身体和具体经验的。近三十年来,具身认知已然在哲学、心理学乃至整个认知科学中掀起了研究热潮。然而,质疑也广泛存在。我们不仅需要指出心智和身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还需要解释这种联系如何发生,又是以何种形态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身体信号本身并不与认知系统直接相联系,而是先被转换为体验再进入认知系统的。具身效应并不是单纯的身体部分的模拟与重演,内感受作为个体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感知,在身体信号与主观感受的转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立足于具身认知的哲学基础,介绍了大量前沿研究成果,以及作者团队开展的具身认知、多感官整合的研究,从内感受与身体表征、情绪加工、认知加工、社会认知、具身自我的关系等方面梳理了相关的研究脉络,力图对具身认知的内感受研究转向进行介绍、阐发、评价与前瞻。
目录
作者简介
张静,哲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批“杭电钱江学者”杰出青年,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认知科学哲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相关研究。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先后在《心理学报》《自然辩证法通讯》《浙江社会科学》、Psychological Research、Acta Sociologica等国内外期刊以**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自我和自我错觉:基于橡胶手和虚拟手错觉的研究》一书。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