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融合背景下人口“逆城市化”趋势·动因及引导策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包邮城乡融合背景下人口“逆城市化”趋势·动因及引导策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40.6 (5.6折) ?
1星价 ¥40.6
2星价¥40.6 定价¥7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5223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0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22522319 ; 978-7-5225-2231-9

内容简介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资源、资本过度向城市聚集,“城市病”与多村凋敝成为普遍的世界性问题,我国也由”乡土中国“逐步向城市中国”近进。乡镇如何发展?他们的机遇在哪里?本书另辟溪径,“逆城市化”视角出发,分析这一小众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试图为城乡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寻找路径。针对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逆城市化”概念,本书较为系统地回顾了发达国家对“逆城市化”的研究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逆城市化”现象,*终总结形成了系统清晰的中外逆城市化发展脉络,并就现阶段长江经济带人口“逆城市化”的趋势,影响人口逆向迁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后续促进城多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

目录

章 导论 一、“逆城市化”研究何以兴起:背景与意义 二、核心概念解析 三、理论框架预设 章 历史回溯:国内外“逆城市化”研究 一、国内外“逆城市化”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二、人口“逆城市化”趋势的测度 三、人口“逆城市化”迁移的动因 第三章 我国城乡关系历程与“逆城市化”特征 一、城乡二元阶段与计划“逆城市化” 二、城乡关系缓和协调阶段与政策、偶发“逆城市化” 三、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与区域、多样“逆城市化”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人口“逆城市化”趋势研究 一、空间分布 二体特征 三体趋势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口“逆城市化”的外部驱动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因素与“逆城市化” 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逆城市化” 三、制度因素与“逆城市化”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人口“逆城市化”的内部驱动因素分析 一、农业转移人口“逆城市化”的动机分析 二、变量设置与描述统计 三、模型选取与实证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引导策略、结论与展望 一、深化对“逆城市化”与城乡融合发展关系的认知 二、引导策略 三、结论与展望 四、研究结论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梅莹,女,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于2021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江汉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在《江海学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