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22921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3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100229210 ; 978-7-100-22921-0
本书特色
“2021年歌德学院(中国)翻译资助计划”项目,由“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得者韩瑞祥翻译;德国文化记忆理论奠基人阿莱达·阿斯曼*新力作,出版后即登榜《世界报》、西部德国广播电台5频道、《新苏黎世报》、奥地利广播电台1频道图书热榜。
内容简介
《民族的重塑:为什么我们惧怕和需要民族》为“2021年歌德学院(中国)翻译资助计划”项目,由德国文化记忆理论奠基人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撰写。此书2020年11月出版,随即引起热烈反响,登榜《世界报》、西部德国广播电台5频道、《新苏黎世报》、奥地利广播电台1频道2021年2月非虚构类图书榜单,排名第二;同时,作为“德国和中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精选哲学,社会学,法律和文学等方面的精品德国图书”列选“2021年歌德学院(中国)翻译资助计划”,由“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得者韩瑞祥翻译。民族一词在德国的禁忌化导致了启蒙的欠缺和对德国民族的意义及角色的探讨不够深入。作者阿莱达?阿斯曼意图通过她的新作来激发这样的讨论,她主张重塑一种新的德国民族形式,这种民族将自身理解为民主、多元的公民社会,且能够以团结的方式迎接未来的严酷挑战。社会凝聚力不仅仅在德国是个问题,整个欧洲甚至全球都在遭遇因民族概念淡化造成的凝聚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民族在当下其他国家所遭遇的危机,就必然要对社会群体用以定义自己的过往、未来和身份认同的叙事加以研究,这些叙事被证明是解答“什么造成了民族分裂,什么能使其重新凝聚到一起”这一问题的关键。
目录
绪论
1.立论:克服与重塑民族
欧洲神话与废除民族(乌尔丽克·盖罗特,罗贝特·梅纳塞)
“方法论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理论的盲点
民族国家及其去民族化
对症模式:欧盟作为民族国家的保护伞
2.关于身份认同规则
布鲁塞尔欧洲历史之家
身份认同概念的历史回顾
从现代化理论到文化理论
集体身份认同(卡罗琳·埃姆克,卢茨·尼特哈默)
作为补偿的集体身份认同——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
历史对抗记忆(皮埃尔·诺拉)
文化身份认同是不存在的(弗朗索瓦·于连)
“身份认同规则”总结概述
…… 3.关于民族叙事规则 4.和平与好战民族 5.包容与排他 结论:历史事件--共同意识,民族叙事和历史启蒙 人名表
作者简介
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人,德国著名的英美文学专家、埃及学者。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英美文学系荣休教授,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在英语文学和记忆研究领域著述颇丰。近年主要从事德国“二战”后的记忆问题,文学与社会中的代际关系,以及记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2018年与其夫扬·阿斯曼共同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国内已出版作品《回忆空间》,2016年北大出版社出版。 韩瑞祥,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获得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出版《汉德克文集》《卡夫卡小说全集 (校勘本)》等多部文学译作。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