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新闻学教程:跨文化视角(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比较新闻学教程:跨文化视角(新编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1星价 ¥42.3 (8.5折)
2星价¥42.3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2493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300324937 ; 978-7-300-32493-7

内容简介

《比较新闻学教程》以多学科的比较理论与方法搭建知识平台,建构“新闻文本-新闻记者-新闻生产-新闻消费-媒介体系-全球新闻流与新闻关系”的比较新闻学知识框架,将学习者引向探索立于多元交往世界的全球新闻发展道路。
作者在讲解中穿插有大量典型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学习者可直面全球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新闻传播关系事实,消解西方中心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的比较观,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指导下,重建全球新闻多样性互通的世界普遍主义,从而回归人类比较实践的跨文化视角。
本教材可供修习比较新闻学、跨文化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等课程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

目录

导论 比较新闻学:意义、问题与多学科路径 一、作为方法的比较 二、比较的多元意义 三、比较的精神表现 四、比较新闻学的基本问题 五、比较新闻学的多学科路径 **章 比较新闻学的发生与发展 **节 中西方的相遇与新闻比较的发生 一、西方传教士的新闻比较 二、晚清士人的新闻比较 三、民国时期的新闻比较 四、新闻业的中西比较与欧美比较 第二节 冷战时期的新闻比较 一、“冷战他者”的新闻比较建构及其修正 二、“现代-传统”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 三、比较新闻学的依附理论转向 第三节 全球本土化视野的新闻比较 一、去西方化的新闻比较 二、再西方化的新闻比较 三、情境化的新闻比较 第二章 比较新闻学的方法 **节 比较研究的两种视野: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比较新闻学的研究设计 一、关注焦点:变量或案例 二、研究设计 三、取样原则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国家之间的新闻比较 二、国家内部的新闻比较 三、同一新闻组织内部的比较 第三章 新闻文本 **节 新闻文本比较概述 一、新闻文本比较的内容分析 二、新闻文本的结构和图式比较 第二节 移民与种族报道比较的语言与话语机制 一、群体间语言偏见 二、新闻话语与权力 三、新闻话语的隐喻 第四章 新闻记者 **节 记者比较概述 一、西方记者角色的内部多样性 二、非西方记者角色的差异化与地方化 三、全球化记者比较与地方性的消解 四、记者比较的跨文化理解范式 第二节 记者比较的新闻文化路径 一、新闻文化的概念化 二、新闻文化:世界图景与地方图景的拼贴 三、日常生活与记者角色 四、原住民新闻文化 五、交往情境中的新闻文化比较 第三节 社会情境转变中的记者实践比较 一、数字化情境 二、社会关系情境 第五章 新闻生产 **节 新闻价值与新闻生产比较概述 一、新闻价值的欧美传统 二、新闻价值的影响因素 三、新闻价值的算法化 第二节 媒介融合比较的几种路径 一、新闻编辑室融合 二、媒体所有权融合 三、新闻编辑室的媒介融合模式 四、新闻编辑室的交互性新闻生产 第三节 新闻生产中的少数族群 一、作为新闻被生产者的少数族群:报道偏差分析 二、作为新闻生产者的少数族群 第四节 事实核查的全球共识与实践偏向 一、事实核查的制度化与公共性 二、事实核查的全球分布及其共识 三、事实核查的偏向 第六章 新闻消费 **节 新闻消费比较概述 一、新闻价值判断的不一致性 二、新闻消费者的新闻偏好与消费习惯 三、多元新闻消费者的多元意义生产 第二节 媒介信息环境与公民的新闻消费 一、附带新闻接触与新闻回避 二、选择性接触与用户分化、极化 三、民粹主义的新闻消费与虚假新闻感知 第三节 新闻消费与性别 一、社会性别化与信息偏好 二、性别平等对新闻消费的影响 三、性别的角色社会化与新闻消费差异 四、新闻消费与女性化叙事 第七章 媒介体系 **节 比较媒介体系概述 一、媒介体系研究及其社会理论背景 二、报刊的四种体系比较 三、三种媒介体制比较 四、网络时代的媒介体制比较 第二节 政治平行性:媒体与政治的关系比较 一、政治平行性及其测量 二、超越政治平行性:相似与变异 三、数字媒体的政治平行性 第八章 全球新闻流与新闻关系 **节 全球新闻流概述 一、国际新闻价值 二、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 三、新闻信息反向流动 四、基于对话的新闻互动 第二节 影响与接受:西方与非西方的新闻关系建构 一、巴西情境中被调适的美国模式 二、西方观念的导入与中国新闻的变迁 三、非洲新闻的多元互动与混杂关系 四、印度新闻业的本土多样性 第三节 全球媒介伦理建构的融合路径 一、全球媒介伦理比较的思维路径 二、全球媒介与多元责任诉求 三、全球媒介伦理建构的反思性 四、全球媒介伦理的跨文化路径 第九章 中国新闻话语实践的中国性与世界性 一、调适与抗衡 二、参照与接轨 三、沟通世界 四、重构中国性与世界性关系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单波,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比较新闻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代表作主要包括《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The Eth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eter Lang Press,2015)等。 曹皓,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传媒研究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新媒体技术、国际传播、比较新闻学、身份政治等领域的研究,曾在以下多家期刊发表学术论文:Big Data and Society;Convergence;Feminist Media Studies;Media,Culture and Society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