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9688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5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62968849 ; 978-7-5629-6884-9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各类水泥的生产方法、矿物组成、原料配料、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制成等生产工艺过程及主要设备,对水泥水化硬化的基本理论、水泥性能与耐久性和水泥混凝土基本知识,也做了较详细的叙述。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更新了各类标准,反映了国内外水泥工业的*新进展,体现了近年来在水泥工艺、水泥水化研究、水泥品种开发等方面的新成果。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硅酸盐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用书,并可作为水泥厂工艺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科研、设计、厂矿等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1 绪论 1.1 水泥的定义、分类及命名 1.2 水泥的起源与发明 1.2.1 胶凝材料的发展及演变 1.2.2 水泥的发明 1.3 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 1.3.1 世界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 1.3.2 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概况 1.4 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习题 2 硅酸盐水泥原料及破碎和预均化 2.1 原料 2.1.1 钙质原料 2.1.2 硅铝质原料 2.1.3 校正原料 2.1.4 原料中各组分的要求 2.2 燃料 2.2.1 燃料分类 2.2.2 煤的组分及其换算 2.2.3 发热量与标准燃料 2.2.4 煤燃烧特性 2.2.5 水泥工业对煤的要求及对策 2.3 原料的开采与运输 2.3.1 原料开采 2.3.2 原料运输进厂 2.4 破碎 2.4.1 易碎性与易磨性 2.4.2 破碎比 2.4.3 破碎机械分类与适用性 2.4.4 颚式破碎机 2.4.5 圆锥破碎机 2.4.6 锤式破碎机 2.4.7 反击式破碎机 2.4.8 EV型反击-锤式破碎机 2.4.9 齿辊式破碎机 2.5 预均化堆场 2.5.1 矩形预均化堆场 2.5.2 圆形预均化堆场 习题 3 硅酸盐水泥熟料、率值与显微结构 3.1 熟料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 3.1.1 化学成分 3.1.2 矿物组成 3.2 熟料的率值 3.2.1 石灰饱和系数 3.2.2 硅率 3.2.3 铝率 3.3 熟料矿物组成计算与换算 3.3.1 石灰饱和系数法 3.3.2 鲍格法 3.3.3 熟料真实矿物组成与计算矿物组成的差异 3.4 熟料岩相显微结构与分析 3.4.1 熟料岩相分析光片制作 3.4.2 熟料矿物的岩相显微特征 3.4.3 正常熟料的岩相显微结构 3.4.4 原料及生料对熟料岩相显微结构的影响 3.4.5 还原气氛对熟料岩相显微结构的影响 3.4.6 冷却速度对熟料岩相显微结构的影响 3.4.7 烧成温度对熟料岩相显微结构的影响 习题 4 硅酸盐水泥生料与粉磨 4.1 生料易烧性 4.2 熟料配料方案的设计 4.2.1 熟料配料方案设计的目的 4.2.2 熟料配料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4.2.3 熟料配料方案的发展历程 4.2.4 熟料配料方案的确定与优化 4.3 生料配比计算 4.3.1 累加试凑法 4.3.2 代数法 4.3.3 生料配比反馈校正计算方法 …… 5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 6 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混合材料与制成 7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与硬化 8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9 特种水泥 10 混凝土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宗寿,福建福鼎人,1957年生,1981年12月毕业于同济大学,1985年6月武汉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90年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进修回国。 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亿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主要从事水泥化学及工艺过程研究。共获专利权32项;计算机软件版权5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水泥工艺学》《胶凝材料学》等教材;编著《水泥十万个为什么》一套十卷及《过硫磷石膏矿渣水泥与混凝土》等著作;创建武汉亿胜科技有限公司;主持国家“863”等课题多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一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及国家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