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9475756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559475756 ; 978-7-5594-7575-6
本书特色
一城之中,建筑树木,道路酒肆,皆有生命;
城中风景无边无际,幻化无穷。
我们是谁?又将走向哪里?
著名学者丁帆以私人名义向万物发出哲思
童家巷、鸡鸣寺、新街口、夫子庙……
茶楼、澡堂、大戏院、中山装……像看电影一样看《消逝的风景》
一本隽永好读的社会学、文学和美学书!
在散步般轻松的阅读中汲取东西方知识,重新打量你的生活、你的时代、你所处的世界!
☆著名学者丁帆以私人名义向万物发出的哲思
丁帆教授在学界的地位与影响力,和他本人的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要了解这位学者日常的所思、所想,汲取这位学者的人生智慧,唯有从他的随笔之中。
☆如一部电影,观察并勾勒时代与社会
民国文人陈西滢说他就爱南京的“半城半乡”,如今南京已是现代化都市。哪一个发展到今天的城市不是如此呢?自然文明景观 农耕文明景观 工业文明景观 现代商业景观——这样的“四叠纪”风景在哪一座城市里不是同时存在的呢?一城之中,建筑树木,道路酒肆,皆有生命;
城中风景无边无际,幻化无穷。
我们是谁?又将走向哪里?
著名学者丁帆以私人名义向万物发出哲思
& 童家巷、鸡鸣寺、新街口、夫子庙……
茶楼、澡堂、大戏院、中山装……像看电影一样看《消逝的风景》
& 一本隽永好读的社会学、文学和美学书!
& 在散步般轻松的阅读中汲取东西方知识,重新打量你的生活、你的时代、你所处的世界!
☆著名学者丁帆以私人名义向万物发出的哲思
丁帆教授在学界的地位与影响力,和他本人的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要了解这位学者日常的所思、所想,汲取这位学者的人生智慧,唯有从他的随笔之中。
☆如一部电影,观察并勾勒时代与社会
民国文人陈西滢说他就爱南京的“半城半乡”,如今南京已是现代化都市。哪一个发展到今天的城市不是如此呢?自然文明景观 农耕文明景观 工业文明景观 现代商业景观——这样的“四叠纪”风景在哪一座城市里不是同时存在的呢?
高度发展、繁荣的都市令人兴奋,也让人迷惘。要解开谜题,不如随着本书慢慢走,慢慢看。
☆丰沛的知识获取
地理、人文、历史;
东方文明、西方文明;
美术、文学、社会……
事实上,上述这些本就相互交织、相互缠绕、相互关联。打开本书,你能触摸到这些脉络。
☆丁帆的散文到底多好看
为写作者的丁帆,不同于一些散文、随笔的庸常无味,他的写作态度鲜明,文字赤诚坦荡。
他获中国散文*高奖——第五届 “朱自清散文奖”,颁奖词说:“作为学者的丁帆始终澎湃着思辨的激情和启蒙的热诚,丁帆的散文并非学术研究的余墨花絮,而是人生际遇的感悟、朝花夕拾的追念、沧海桑田的重整,底里是宽广的人文情怀和独有的知识结构。”
内容简介
《消逝的风景》以南京这一极具符号特征的城市出发,写南京今时、旧日人文风貌,又有作者亲历的南京变迁历史,全书将记载里的、高阁中的南京,放在生活中予以端详。 书分四辑,作者笔力触及文化史,将诸多文化、历史、艺术典故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地融入生活,又打通同一时代下的东西方文明,让读者在散步般轻松的阅读中汲取大量知识,对生活的新与旧、时代的纷繁发展、地理意义上令人迷惑又新鲜的多样色彩有新的感触。
目录
作者简介
丁帆,1952年生于苏州,当代著名学者。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会中文学科组第五、六届评审委员,国家社科项目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组成员。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