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81896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9
- 出版时间:2023-12-01
- 条形码:9787516818961 ; 978-7-5168-1896-1
本书特色
故事,让你大跌眼镜
选取20个轰动世界的惊天大案,带你一起跟随跌宕起伏的案情发展,探寻人类内心的悲剧罪恶!
分析,让你直呼过瘾
结合扎实专业的心理、法律理论,带你抽丝剥茧,从表象中挖掘线索,还原真实的案件真相。
起因,让你潸然泪下
恋童癖杀手、10岁小恶魔、杀妻灭子者……每个凶残的“野兽”都是被深深伤害过的人,每种令人发指的罪行都源自心底镌刻的伤痕。
反思,让你洞悉人性
从变态心理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文化信仰犯罪、侵犯财产犯罪和群体性犯罪5大方面,起底被欲望控制的人性,让你直冒冷汗之余,敢于挣脱欲望的枷锁。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变态心理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文化信仰犯罪、侵犯财产犯罪和群体性犯罪5个方面着手,以20个轰动世界的惊天大案为例,以扎实专业的心理、法律理论做支撑,以跌宕起伏的案情发展为主线,为我们推开了犯罪心理的隐秘之门,这里有恐怖分子,有,更有杀妻灭子者、灭门案制造者和种族大屠杀……
本书适用读者:对犯罪和犯罪心理感兴趣的读者;警察、法官、检察官、狱警、律师等职业群体。
目录
引子:心理变态与犯罪 /002
卡钦斯基:从天才到恐怖分子 /004
泰德·邦迪:女大学生杀手 /012
加里·里奇韦:“绿河杀手” /022
乔伊·考特尼:性侵与杀戮 /029
辛德拉·布鲁克案:恋童癖杀手 /038
第二章迷失的少年—未成年人犯罪 /047
引子:未成年人与犯罪 /048
骗了整个国家的15岁少年 /051
被判终身监禁的12岁少年 /059
小小年纪的恶魔如何诞生 /069
福田孝行:奸母杀女的冷酷杀手 /080
第三章 文明的冲突—文化信仰犯罪 /091
引子:文化信仰与犯罪 /092
乔治·雷诺德重婚案:对法律的挑战 /094
卓别林驱逐案:联邦调查局的污点 /100
赵承熙:冷酷的校园杀手 /108
陈明东:华裔灭门案 /119
凯西·安东尼:她是杀害女儿的凶手吗 /124
黑人马丁被枪杀案:法律与民意的较量 /134
第四章 膨胀的欲望— 侵犯财产犯罪 /143
引子:物欲膨胀与犯罪 /144
康拉德·兹德兹拉克:变装抢劫案 /147
罗伯特·麦克唐纳:陨落的政坛新星 /153
维克多·拉斯体格:卖掉埃菲尔铁塔 /160
第五章 群魔乱舞—群体性犯罪 /169
引子:群众与犯罪 /170
“路西法效应”:种族大屠杀 /172
“九月惨案”:“无套裤汉”的狂欢 /184
相关资料
小小年纪的恶魔如何诞生
人们为什么会害怕暴力和死亡呢?大概是因为从小就有人告诉我们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那么,假如从来没有人教导过孩子暴力甚至暴力致死是错误的,是恐怖的,孩子在心中又会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呢?
在伦敦以北大约275 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非常贫穷的小镇,名叫纽卡斯尔。1968 年5 月25 日,镇上的一个男孩被发现死在了一栋房子的地板上。死去的男孩名叫马丁·布朗,年仅4 岁。大人们一边等待着警察的到来,一边议论纷纷地猜测着马丁是如何死亡的,他们猜马丁大概是不小心吃了大人没藏好的老鼠药吧,显然家长应当为马丁的死负责。
这时候,年仅10 岁的玛丽·贝尔带着她的好朋友罗拉向这座房子走过来。大人们当然不想让小孩子见到这样的场景,于是不约而同地把她们挡在了外面。“我只是想带罗拉来看看马丁的尸体。”长着一头黑发、有着一双锐利的蓝眼睛的玛丽·贝尔笑嘻嘻地告诉大人们自己来的目的。果然是惹人生厌的年纪,大人们一边责备玛丽不懂事,一边将她们哄了出去,同时也在惊讶这两个小女孩的胆子怎么这么大。
房间是进不去了,于是玛丽和罗拉试图去别的地方继续自己的“游戏”,或许在她们心里确实认为这只是一个游戏。**站是马丁阿姨的家,她们要去报告自己的发现。“马丁死了。”这是两个小女孩敲开门之后的**句话,马丁的阿姨瞬间惊呆了。不过玛丽丝毫不做理会,而是继续用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词汇描述着马丁死时恐怖的样子。
马丁的阿姨开始还祈祷这只是个恶作剧,不过随后这一消息就被证实了,马丁的阿姨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她并没有把玛丽的表现放在心上,毕竟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那么令人讨厌,行为举止也总是不合时宜。但玛丽一直在旁边喋喋不休,夸张的描述和幸灾乐祸的态度终于让马丁的阿姨感到忍无可忍,于是两个小女孩再次被轰了出去。
事发第二天就是玛丽的生日,不过大概也没有人会记得。玛丽的母亲是个妓女,在16 岁的时候生下了她,至于玛丽的父亲到底是谁至今还是一个谜。虽然不确定,但玛丽的母亲贝蒂坚持认为应该是经常和她约会的比利·贝尔,所以玛丽才会被人们叫成玛丽·贝尔。生日当天的玛丽依旧无所事事,于是她又带着罗拉来到了马丁家里。她们很乖巧地敲开门,礼貌地询问马丁是否在家。
马丁的母亲显得非常憔悴,很明显,儿子的意外身亡简直令她痛不欲生。不过,她还是很客气地告诉两个小女孩马丁已经死了,不能再和她们一起玩耍了。谁料玛丽听后不仅没有转身离开或者表示难过,反而露出了有些邪恶的笑容:“我们知道,我们就想来看看棺材中的马丁。” 悲痛的母亲被两个小孩气得七窍生烟,就算是童言无忌,也不能这么过分吧!于是她转身回屋,只留下震天响的摔门声。
警察开始例行调查周围的住户,询问他们当中是否有人目睹了马丁·布朗出事的经过,但是毫无收获。唯一与案情有关的只有一张来自玛丽的纸条,上面清楚地写着:“我杀了人,我们杀了马丁·布朗这个小杂种。杀人似乎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如果可以杀死一个人,然后到处宣扬,似乎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如果写下这番话的是一个成年人,那么警方大概会立即将其控制起来并进行审讯。但对方毕竟只是一个年仅10 岁的小女孩,所以警察们虽然觉得奇怪,却也没有太过认真地对待。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仔细询问了玛丽为什么会写下这样的话。玛丽的解释让所有人放下疑虑,她说自己只是写着好玩的。之后,再也没有谁生出过哪怕一丝“这个小女孩杀人了”的念头。
多年以后,FBI 中专门从事变态心理犯罪研究的专家们在借阅当年的案件卷宗时,被其中的一幅画吸引了注意力,那是马丁·布朗死亡当天玛丽交给老师的绘画作业。作业本上画了一个趴在地上的小孩子,他的姿势和马丁被发现死亡的时候一模一样,旁边还画了一个瓶子,上面写着一个单词,“药片”。图画旁的文字则是这么写的:“星期天,我和罗拉在小路上玩耍。我们发现有很多人围在一栋白色的房子外面,于是走上前去询问发生了什么。原来房子里面躺着一个死去的男孩。”
这幅画和上面的文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因为玛丽和罗拉刚刚靠近就被大人们赶了出去,所以当时她们根本没能看见房间里面的情况, 因此那幅画至少可以证明,玛丽发现马丁的时间要比围观的大人们更早。也就是说,玛丽和罗拉在走过去之前是知道马丁死在里面的,所以她在作业里撒了谎。可惜,没有谁会在意一个10 岁小女孩的异常举动, 例行公事地调查之后,警方就对显而易见的线索置之不理了。
同年7 月31 日,悲剧再次发生了。拜恩,一个年仅3 岁,长着一头漂亮金发的小男孩失踪了。他的姐姐柏特焦急地四处寻找。闻讯而来的玛丽和罗拉异常热情地一起帮着寻找。后来,玛丽径直带着柏特来到小孩子们经常聚在一起玩耍的铁路旁边,然后指着一堆瓦砾说拜恩很可能就在那里。眼见天色已晚,柏特因为害怕并没有走过去,而是转身回家告诉了家里的大人。
……
作者简介
曲楠
知名心理学畅销书作家,致力于研究犯罪心理学、通俗心理学,策划出版多部心理科普图书,代表性作品有《犯罪心理揭秘》《自控力》等,长期占据心理学图书畅销榜,深受读者喜爱。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性心理学
¥24.3¥5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2.9¥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21.5¥39.8 -
文言浅说
¥9.8¥24.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